李華
摘 要:2013年習總書記來天津調研時講了“三個著力”,其中提到要著力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本文回顧了天津濱海新區作為先行先試的國家發展戰略試驗區,近年來在黨建工作中的創新點,并歸納了發展優勢背后的機制體制創新經驗。
關鍵詞:天津市;濱海新區;黨建;創新;經驗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天津市濱海新區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切實扛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在加強黨的建設中提高領導水平、推動事業發展。總結近年來,濱海新區黨建工作的創新和經驗主要有:
1 創新教育方式,讓黨員學習“全覆蓋”
1.1 全方位、多領域地開展干部培訓
天津市濱海新區組織全區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2015-2016年,濱海新區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先后舉辦42次區委中心組學習、8期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加深了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理解和把握。濱海新區在全市率先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依法預防和化解基層社會矛盾、創新型城區建設、社會管理創新、領導力提升、自貿區試驗區建設、濱海新區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培訓班。
為做強做大新區干部教育培訓品牌,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和效果,濱海新區區委黨校會同區委組織部、北京大學,在黨校舉辦了多輪新區干部大講堂、新區干部實訓講堂、北大—濱海名師大講堂等干部講堂活動,邀請學者、專家和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為新區各級干部開展多領域全方位培訓,受到了廣大干部的普遍歡迎。
1.2 形式活、重體驗的修身課堂
2014年9月,濱海新區開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中心(修身課堂),利用動漫、視頻、案例、情景再現,系統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的文化淵源、時代內涵,采用微話劇、圖表、展板、模型,引導體驗者明確學習的路徑與方法。修身堂主要由三個學習廳和一個省察室組成,三個廳分別關注個人、社會和國家價值觀培育,對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每個廳通過知、思、行三個遞進步驟,引導干部養成‘知思行統一的思想方法和行為習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三個廳中還設有方鼎、憲法讀本等,需要學習者分別通過行“注目禮、誠信禮、尊法禮、筑夢禮、明德禮”五個嚴肅的儀式,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知與認同。
修身課堂開辦以來社會反響很好,人民日報等黨報黨刊都對修身堂進行了相關的報道。
2 創新干部管理制度,讓干部隊伍“迸活力”
為激勵黨員干部擔當負責、大膽履職,激發干部隊伍活力,濱海新區出臺了《濱海新區激勵干部改革開放創新勇于擔當容錯免責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容錯免責辦法”)和《濱海新區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能上能下辦法”)兩個文件,在干部“容錯免責”、“能上能下”上進行了先行先試。
“容錯免責”是指區委、區政府在法律法規框架下和職權范圍內, 對探索先行先試改革創新舉措未能實現預期目標,或為搶抓重大發展機遇而作出臨時性決策推進工作,或因歷史原因、突發事件、特殊情況等不可抗力因素而采取應急性舉措,未造成重大損失和負面影響且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的單位和個人,不作負面評價,在各類考核、評先評優、表彰獎勵、選拔任用時不受影響,不追究相關責任。為保證公平客觀,新區成立了濱海新區容錯免責評審委員會,負責受理、評審容錯免責事項;建立了重大改革創新政策措施評估制度,通過專家論證、公眾聽證、人大審議、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及時發現、糾正決策和工作失誤,必要時停止實施改革創新方案。對容錯免責的干部,不求全責備,主動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讓干部放手放膽干事創業。
“能上能下”,重點解決干部“能下”的問題。對“批評教育不管用、紀律處分夠不上、不貪不腐但不為”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進行“下”的組織調整?!跋隆钡姆绞街饕校壕窘逃?、誡勉談話、離崗培訓、轉任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降職、辭退。濱海新區新區建立了干部狀態指數體系,每季度對各級干部進行量化評價,組織人事部門匯總分析,經過考核評價認定、民意調查認定、部門聯合認定等,據此提出“下”的干部初步名單。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組織人事部門對列入“下”的初步名單的干部,通過聽取上級主管部門、單位領導、干部群眾、工作對象意見等方式,有針對性地調查核實,提出建議宣布組織決定。
3 創新政策支持體系,讓基層組織“堅如磐”
濱海新區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式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濱海新區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考核標準(試行)》《濱海新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經費、兼職黨務干部崗位津貼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對社會組織從機構設置到運行機制、再到人員管理、發展目標及資金保障等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和謀劃,使濱海新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形成較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
區委常委會定期研究黨建工作、年終聽取黨建述職,推動下級向上級述職、上級向下級報告“雙向互評”,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建立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功能區、街鎮普遍建立綜合黨委,街道社區全部實行大工委、大黨委制,調整理順各級各類黨組織隸屬關系,形成了層級清晰、權責明確的黨的組織體系。近年來,建立區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26個、各級直接聯系服務對象661個,培育各領域黨建示范點100個,基層黨建基礎保障水平全市領先。落實中央七項重點任務、市委六項專項整治和“五好黨支部”創建要求,突出問題導向,強化精準督導,實施清單管理,全區6300多個黨組織全部按期換屆、3100多名失聯黨員納入黨組織管理、8.5萬余名黨員補交黨費、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的工作實現全面覆蓋,基層黨建從“寬松軟”到“嚴實硬”的態勢正在形成。
4 創新反腐倡廉機制,讓風清氣正“無死角”
濱海新區建立完善了反腐倡廉的體制機制,先后制定下發《關于深化拓展“筑堤行動”,推進濱海新區反腐倡廉建設的實施辦法》等,創新土地交易管理機制、財政資金監管機制、“土管會”決策制度、“人員經費集中劃撥、公用經費集中核算、專項經費集中決策、審計部門全程監督”的集約化管理模式、公共資源配置機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反腐倡廉機制,對于腐敗高發事項與部位進行制度約束,防患于未然。
對于行政管理這條主線,全面排查崗位職責風險、制度機制風險、外部環境風險和干部作風風險等四類廉政風險。對于業務流程管理這條主線,依照權限風險、關聯單位風險、監督考核風險、人員作風風險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排查,涵蓋各企業主管及關鍵崗位人員,制定防控措施和體制機制。
濱海新區組織開展“凝心聚力、創新發展”大討論和“解難題、敢擔當、促發展”活動,加強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治理。濱海新區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是全面從嚴治黨力度不斷加大的表現,同時出臺了,《濱海新區黨員干部反對圈子文化六要六不要》、《濱海新區黨員干部反對好人主義六要六不要》。2016年,共處置問題線索1239件,立案252件,給予黨政紀處分222人,同比增長45%。同時,濱海新區出臺干部能上能下、容錯免責、嚴格問責等實施辦法,調動了同心協力、擔當盡責的高漲熱情。
總之,近年來,濱海新區堅持攬全局、固根基,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實現國家對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