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赟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
王春赟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目的:研究總結在神經內科針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后的臨床效果。方法:實驗抽取自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間前來我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122例,隨后按照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有61例患者。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神經內科的康復護理,護理結束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護理治療結束后,統計兩組患者的有效護理情況,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要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在腦卒中的住院護理中采用神經內科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康復情況,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深受廣大患者及家屬的喜愛,應加強其在臨床的推廣力度。
腦卒中;神經內科;康復護理;護理效果
腦卒中(cerebralstroke)是指因血管阻塞使得機體腦組織產生損傷的危急性腦血管疾病,臨床上又將其稱之為中風[1];通常疾病持續時間大于24h,大腦出現局部性的功能障礙,且病情發展迅速。該疾病的患病人群集中于中年男性群體,發病后通常表現為半身不遂、臉部癱瘓、手腳無力、舌強語塞、神情低迷以及協調能力減弱等一系列身體損傷情況[2]。臨床上根據患病的嚴重程度將腦卒中主要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情況嚴重的甚至直接死亡。基于上述情況考慮,為提高腦卒中患者的康復率,改善其臨床癥狀,提升其生活品質,本院對122例腦卒中患者進行了分組試驗,考察在不同的護理干預下患者的臨床療效之間的差異,現就具體實驗內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實驗對象抽取自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間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患者122例,所選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齡在43-72周歲,平均年齡為(58.36± 4.19)周歲。隨后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61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臨床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經腦部CT和核磁共振確診,且均為首次發病。入選患者的臉部、手臂和腿部均表現出不同程度上的麻木、僵硬,患者神志不清晰、表述不清楚。
1.2 方法針對以上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細致認真的講解有關腦卒中的病理知識,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并積極配合護理治療,努力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于此同時,醫護人員還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多于患者交流,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在住院治療期間,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做到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被褥等生活物品;在上述基礎上還應該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藥物護理,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測,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意外情況。
實驗組則是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之上聯合應用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醫護人員需與患者講解有關神經內科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充分了解施以神經內科康復護理的重要性,并依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專屬性的護理康復計劃。第二,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肢體按摩、功能訓練以及康復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康復護理,其中功能訓練又包含站、坐、臥等各種姿勢的功能訓練、床上訓練和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第三,醫護人員還應給予患者心理康復護理,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專業疏導,消除患者孤單、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信心。第四,醫護人員需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以刺激患者的觸覺、痛覺以及神經系統功能,除此之外,還需對患者的穴位進行按摩護理,以促進其手臂、腿部等機體部位的血液循環,從而提高機體的活動率。
1.3 評價指標康復護理結束后,考察兩組患者在各自的護理治療后治療效果差異,臨床效果評價指標主要分為康復、好轉和無效三個方面,并依據下列公式計算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治療有效率=(康復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4 數據分析所得數據分析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數據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為判斷標準,說明數據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治療結束后,統計兩組患者的有效護理情況,兩組患者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臨床療效,就患者的康復情況來看,實驗組中康復的患者例數要明顯多于對照組,且兩組數據之間差異顯著(P<0.05);就患者的無效情況來看,實驗組中治療無效的人數要顯著小于對照組,且兩組數據之間差異顯著(P<0.05);就總體治療效果來看,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要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具體護理情況[n(%)]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數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近年來,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得患者不單單滿足于疾病治療,而是越發注重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這就造成了現階段內醫患關系的不斷緊張化。社會人口的老齡化以及老年人自身的活動量減少,使得腦卒中的發病幾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僅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加重了患者及家屬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3]。
通過對我院收治的122例腦卒中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后,在住院期間采用神經內科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康復情況,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深受廣大患者及家屬的喜愛,應加強其在臨床的推廣力度。
[1]黃建群.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4):217-219.
[2]徐春香.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體會和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1):283.
[3]孔淑珍.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8):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