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像控鹽一樣控味精

歐盟食品安全局2017年7月12日發表聲明說,他們在重新評估味精安全性之后,認為最大限額要設為每天每千克體重30毫克。
目前,歐盟食品安全局提出的標準還只是一個建議,接下來將遞交給歐盟委員會以及歐盟各成員國負責食品監管的機構和人士。但此舉還是在食品科學界引起震動。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周玉林介紹:“歐盟食品安全局在報告中引用了科學家在一項神經發育毒性研究中的發現,根據谷氨酸鈉對動物的長期試驗,沒有產生有害作用的最大劑量(NOEAL)是每千克體重3.2克。”谷氨酸可能給人帶來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疼、血壓增高以及胰島素水平增加等。過量食用味精還會造成腦神經損傷,對沒有發育完全的兒童和青少年影響更大。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歐盟食品安全局采取100倍安全系數,為谷氨酸及其鹽類制定了新的安全攝入量,即每千克體重30毫克,相當于60千克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上限是1.8克。
專家認為,目前兒童和青少年的味精攝入量明顯偏高,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包括午餐肉、火腿腸、調理牛排等加工肉制品,各種調味品、辣條等重口味零食中都含有味精。
“谷氨酸對于大腦的作用就像興奮劑,但來自食物的谷氨酸不易進入大腦,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特殊的解剖結構叫‘血腦屏障’,會阻止外來的谷氨酸進入大腦,大腦需要的谷氨酸由其他氨基酸轉化而來。”周玉林說,而未成年人發育還不健全,不能有效阻止過量的外來谷氨酸進入大腦。
周玉林認為:“谷氨酸并不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通過肉類食物就可以攝入足夠的谷氨酸,不必每餐都要放味精增鮮。過量食用味精導致腦損傷的案例極少出現,但需要提防的是,過量的鈉鹽會損害人體健康。”
與食鹽一樣,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中含有鈉元素,而過量攝入鈉則會導致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要像控制食鹽攝入量一樣控制味精。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于6克,但是實際攝入量普遍達到10克左右,如果再加上味精中的鈉,就會更多。
現在,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那些關于味精致癌和味精綜合征的說法都缺乏證據和說服力。但是,歐盟的最新觀點也給人們提了一個醒,面對美食得管住自己的嘴,要倡導回歸自然的飲食習慣,通過清淡的飲食減緩味覺系統的衰老。
(文章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