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論壇
補血大作戰

本文作者: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劉萍萍
老年人貧血在我國較為常見。據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顯示:中老年人貧血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呈逐漸上升趨勢,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貧血患病率為29.1%。
貧血的主要表現包括:免疫力低下,易發生感染。神經系統和肌肉缺氧,易出現疲倦乏力、頭暈耳鳴、體能和工作能力降低,甚至出現神情淡漠、記憶力衰退、抑郁等癥狀及認知功能受損。消化功能和消化酶分泌減少,可導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導致貧血的原因既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復雜多樣的。例如,鐵攝入不足是造成貧血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種因缺鐵而引起的貧血,就是我們熟知的缺鐵性貧血。
如果發生其他造血原料如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銅等營養素的缺乏,也可以導致貧血,如缺乏葉酸和(或)維生素B12會導致巨幼細胞貧血的發生。
此外,許多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等慢性疾病也會導致老年人貧血。對于這種情況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進行合理的營養支持,以降低貧血造成的危害。
預防老年人貧血的建議措施:
老年人要注意增加主食和各種副食品的攝入,保證能量、蛋白質、鐵、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C的供給,提供人體造血的必需原料。
老年人往往容易因為身體功能衰退、情緒不佳、代謝低、活動少,甚至疾病或藥物等原因導致食欲不佳,從而降低飲食量。建議適當采取積極措施,來增加食物的攝入量。例如,飲食中增加一些調味料(如蔥、姜、蒜、食醋),在食物最適合的溫度進食,多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飯,積極與他人交往,適度參加體育鍛煉等。
一般來說,動物性食品中鐵的吸收利用率高、維生素B12的含量也比較豐富,而老年人常出現動物性食物攝入量減少,從而降低了鐵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老年人應注意適量增加動物性食物(如紅肉、動物肝臟和動物血等)的攝入:
1.紅肉
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等。
2.動物肝臟
動物肝臟如豬肝、雞肝、鴨肝等。不過,豬肝可能存在維生素A過量、含有毒素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應優先選擇禽類的肝臟(如雞肝、鴨肝),選購時注意原料是否安全衛生,可以到一些大型超市,購買知名企業生產的有檢驗檢疫標志的產品。此外,還要徹底煮熟煮透,且少量多次食用,保證食用安全性。
3.動物血
動物血如豬血、鴨血等。動物血和動物肝臟一樣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而同樣需要注意保證原料的安全可靠。
除此之外,老年人還要多吃新鮮水果和綠葉蔬菜,以便攝取豐富的維生素C和葉酸,這兩者可促進鐵的吸收和紅細胞合成。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鮮棗、橙子、獼猴桃、山楂、芥藍、菜花等。含葉酸比較多的蔬菜水果有菠菜、萵苣、蘆筍、油菜、橘、草莓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上述食物可以這么吃:
包括紅肉、動物肝臟、動物血在內的畜禽肉類每天40~75克左右,約為1個巴掌大小;
新鮮水果每天大約200~350克,相當于1~2個中等大小蘋果的重量;
新鮮蔬菜每天大概300~500克,約為炒熟后一大盤的量。
濃茶、咖啡會干擾食物中鐵的吸收,因此老年人不能大量喝濃茶和咖啡,在飯前、飯后1個小時內也不宜飲用。此外,還應盡量減低其他因素對鐵吸收的影響,含草酸的蔬菜(如菠菜、莧菜)先用開水燙后再炒;含植酸的面粉、玉米粉、豆粉經過發酵烘烤等。
一般來說,對于那些因為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鐵)導致貧血的老年人來說,通過改善飲食(如增加含鐵豐富食物的攝入,或者鐵強化食品和營養素補充劑),可以幫助改善貧血癥狀,甚至達到治愈的目的。
但如果是其他病理情況(如胃潰瘍出血等)導致的貧血,能否恢復正常還要看這些疾病的治療情況。所以,貧血的治療一定要注意病因的治療。特別是發生較嚴重的貧血時,應尋求醫生的幫助,找出病因,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