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速遞
近日,中國林學會組織國內楠木(楨楠)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赴重慶開展楠木天然林科學考察。考察組一行深入到永川區三教鎮張家灣,全面了解當地楠木天然林資源狀況和楠木樹種保護、苗木培育與推廣利用情況。考察中,專家發現該區保存有大面積集中連片的楠木天然次生林。經初步實測,面積為960余畝,品種為楨楠,為古時皇家使用的金絲楠木。該片楠木最大胸徑達76厘米,最大樹齡109年。
楠木(楨楠)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目前,國內集中連片的楠木所見不多。這是國內首次發現如此大面積且集中連片的楠木天然林。
2016年秋天,晉中市農委質檢中心與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團隊進行合作,在左權、和順兩縣開展了林下羊肚菌試驗栽培,今年春季全部出菇,這標志著山西省林下近自然栽培羊肚菌試驗成功。
據了解,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稀食(藥)用菌,因其形狀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不僅口味極佳,還具有較高的養生保健價值。近年來,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以教授、學科帶頭人、專業教師組成的食用菌科研團隊,建立了食用菌栽培與育種實驗室,重點開展林下食用菌栽培育種的研究。目前,試驗點楊樹林地、杏樹林地栽培的羊肚菌,預計畝產達200多公斤。
眼下正值候鳥繁育的關鍵時期,上萬只漁鷗、綠頭鴨、赤麻鴨、白鷺、蒼鷺等候鳥停留在瑪納斯國家濕地繁衍后代。今年,在這里筑巢安家的候鳥比往年增加了量倍。優越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食物,使濕地公園成為了候鳥來此繁衍后代的首選之地。為了確保候鳥有安全的繁育環境,濕地保護人員也加大了對濕地的巡查管護力度,從原來的每周一次巡護變成了現在的兩天一次巡護。
為加強濕地保護,瑪納斯縣在全疆率先出臺了生態文明考核辦法,先后累計投資2億多元,實施了“退耕還濕、退牧還濕”工程。5年來,完成濕地植樹造林1000畝,退耕還濕9895畝,退牧還濕6萬余畝。
近日,由黑龍江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哈爾濱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黑龍江省山河屯林業局、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省級旅游度假區承辦的中國·龍江森工鳳凰山森林生態旅游節暨杜鵑花觀賞節在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幕。本次活動中,杜鵑花觀賞節與第三屆全國攝影大賽同時啟動。“東北林業大學科研教學實習基地”“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東北林業大學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也在鳳凰山風景區掛牌。中國·龍江森工鳳凰山森林生態旅游節暨杜鵑花觀賞節為期7個月。其間將會有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如“萬人賞杜鵑·望冰橋”活動、“多彩假期”親子游、“徒步登山·遨游鳳凰”活動等,為游人提供各種親近自然的機會。

東北虎

東北豹
最新研究表明:東北虎、東北豹滅絕趨勢扭轉
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近日發布姜廣順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成果顯示,目前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滅絕和棲息地退縮的趨勢已得到扭轉,天然林保護工程發揮了關鍵作用。
姜廣順研究團隊應用中國東北林區東北虎豹主要分布區65年的森林經營數據,結合國家林業局東北虎豹監測信息數據庫近15年的數據開展研究。統計顯示,1999—2015年,野生東北虎數量由14只增加到27只;1998—2015年,東北豹數量由約10只增加到42只。同時,兩種動物每年棲息地面積都呈線性迅速增長,自1998年以來,東北虎占據總面積已達4.12萬平方千米;1999—2014年,東北豹占據總面積已達1.02萬平方千米。這一研究成果填補了天保工程啟動以來對森林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研究空白。
以遼寧省“治沙書記”董福財為原型的三集廣播連續劇《好大一個樟子松》,近日在遼寧文藝廣播、中國之聲相繼播出,再現了老支書帶領鄉親們造林治沙、最終累倒在崗位上的先進事跡,樹立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上世紀90年代末期,遼寧省阜新市北部、科爾沁沙地南緣,風沙肆虐、不宜人居的北甸子村被列入移民計劃。為保住村子,村黨支部書記董福財帶領鄉親在沙坨子上種下長15公里、寬3公里的樟子松林,將村莊和漫天黃沙隔開,遼寧防沙治沙第一道防線為此向北推進了13公里。沙丘綠了、村民富了,董福財卻積勞成疾、因病逝世。為再現董福財的感人事跡,遼寧廣播電視臺、中共阜新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了這部廣播劇。
近日,3只來自非洲的極其珍貴的瀕危動物——白犀牛,在沈陽森林動物園與市民見面。為了讓這幾個小伙伴在沈陽生活愉快,飼養員專門在室外運動場挖坑填泥,準備了兩個泥坑。3只白犀牛比較調皮,終日與小泥坑為伴,非常惹人喜歡。
據介紹,犀牛共有5種,分別是白犀牛、黑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區別在于黑、白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都長有一對角,印度和爪哇犀牛只有一只角。非洲的犀牛總數已從上世紀70年代的約6.5萬只,減少到目前的1.8萬多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南非白犀牛列為瀕危動物。來到沈陽森林動物園的3只犀牛,屬5種犀牛中體型最大的白犀牛,大約3歲,一雄兩雌,屬于亞成體,成年以后體重大約在1.3—3噸,比一輛小轎車還要重。

垂枝櫻花
經過精挑細選,浦江縣“南五味子”和“垂枝櫻花”兩個品種入選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參展。這也是浦江花卉產品首次進入國內最具專業水平、高規格的展會,必將為兩大產品走出家門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做好此次參展的籌備工作,浦江縣林業局根據上級要求精心挑選,最終選定“南五味子”和“垂枝櫻花”這兩個既有地方特色又能廣泛推廣,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俱佳的品種,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連日來,縣種苗站工作人員趕往偉景家庭農場和雨露苗木場,實地查看參展產品的生長情況,指導參展工作。
南五味子別名紫金錘,是藤本植物,四季常青。果形外觀漂亮,形同菠蘿又像釋迦,甜度10—20度,對人體有保健效果。單個果重最大可超1公斤。垂枝櫻花(八重紅枝垂)是喬木型櫻花的垂枝品種內最漂亮的一種,是集觀花、賞形于一體的稀有觀賞花木。(鄭燕穎)
日前,第10屆森博會第一次籌備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省林業廳總工程師藍曉光、義烏市副市長朱有清等領導出席會議。各地市林業局分管產業領導、處長,各省級林產協會秘書長等30余人參加會議。
第10屆森博會總體方案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已初步成形,明確了基本架構,提出了辦展主題、辦展思路、辦展計劃、辦展要求,突出綠色引領主題,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互聯網+森博會”特征,促進森林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突出“一帶一路”,推進國際間的交流合作;突出少而精的原則,提高森博會配套活動的品質。從籌備會上獲悉,第10屆森博會將于2017年11月1—4日在浙江省義烏市舉行。
(陳小寶)

白胸苦惡鳥
平湖市森林公安求助一只白胸苦惡鳥
近日,平湖市森林公安局接到獨山港鎮風蕩村張女士的來電,說在家里發現一只奇怪的鳥,好像是國家級保護動物。該市森林公安迅速到達現場,張女士向森林公安民警反映,這只鳥是一個掃地的阿姨送給她的。掃地阿姨在掃地的時候發現了那只鳥,當時鳥已經受傷,它的腿斷了,無法站立,而且非常虛弱。
經過平湖市森林公安局鳥類專家王警官初步確定,這只成鳥學名為白胸苦惡鳥,系省一般保護動物,一般生活在池塘邊等有水的地方。王警官介紹說,這種鳥很常見,一般以小魚小蝦為食,是生活在水邊的鳥類。平湖市通過五水共治改善環境后,這類鳥的數量已經明顯增多。這只白胸苦惡鳥現已被送往嘉興市野生動物保護站救護,待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后再放歸自然。(馬經緯)
為增強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工具的實用性,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淳安縣富溪林場抓住近期全縣統一開展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這個契機,對其調查方法及調查內容進行擴展,積極建設本場森林資源信息庫。
該場自5月19日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后,在原有調查工作基礎上,組織技術人員利用本次二類調查所采用的衛星定位技術及手機等便攜影像工具,小班實地踏查,認真收集各小班代表性區域中的林分實地照片、林內景觀視頻及古樹名木GPS定位等重要資料。后期,還將與本次二類調查數據進行信息整合,從而為該場3.25萬畝山林建立一個數據翔實、查詢便捷、信息立體、感受直觀的森林資源信息庫,整項工作預計于9月底完成。(姜俊馬)
為落實愛護小動物理念,構建人寵共處環境,近日,浙江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建德動物救助中心正式成立。來自省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市林業局、市農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寧波建工集團、建德萬利家紡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和建德市眾多愛心志愿者參加了成立大會。會上介紹了全省動物保護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對動物保護工作的看法和要求,愛心企業和志愿者談了自己的救助經歷,也呼吁社會其他單位群體共同加入保護小動物的隊伍當中。
建德動物救助中心的成立,為該市動物保護工作走上正軌增添了助力。不管是作為一名大學生還是一名社會人員,不管是志愿者還是義工,只要有博愛之心,都可以加入到保護小動物的行列中。(王曉娟)
為進一步打響高樓楊梅品牌,拓寬楊梅銷售渠道,提升高樓楊梅市場綜合競爭力,促進楊梅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高樓文化、旅游、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第十四屆高樓楊梅文化節開幕式近日在高樓鎮大京楊梅文化廣場舉行。今年高樓楊梅文化節主題是“品高樓楊梅游寨寮山水”,活動持續時間為6—9月,主要活動分E網思梅篇、楊梅迎客篇、全域旅游篇、分會場體驗篇4大部分,具體活動內容有:在高樓網的楊梅文化博物館中開設節慶專題,開幕式上舉辦歌舞慶梅、游園采梅、楊梅節主題攝影角、大京美
麗鄉村行等活動,楊梅節期間舉辦高樓楊梅王擂臺賽、“醉美高樓”攝影大賽、寨寮溪旅游推介會等活動,在五谷小鎮、寨寮溪度假村、幸福谷樂園開展豐富多彩的分會場體驗活動。(馬聰良)

高樓楊梅
麗水蝴蝶谷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由蓮都區林業局、區旅委、區人武部、區文廣局聯合主辦的“傾城之約·萬蝶舞動”麗水蝴蝶谷系列活動正式啟動。蝴蝶攝影文化園項目,是區林業局2016年招商引資項目,預計項目一期投資5000萬元,于2017年完成。啟動儀式上麗水市林業科學研究院、蓮都區林業局、竣泰公司簽署了科技項目合作與人才培養三方協議。麗水市林業科學研究院蝶類研究工作站、區體育局、蓮都區拓展訓練基地等7家單位授牌。
蝴蝶谷位于蓮都區麗南村(南明山)西側,基地以園林式建筑風格為主元素開展蝴蝶特種養殖,并進行多元化、立體化、集約化的文化旅游開發。基地涵蓋蝴蝶養殖觀光及延伸的攝影、運動、旅游等14個項目,是結合蝴蝶科普教育打造的浙江省第一個活體蝴蝶科普園。(潘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