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 李 露 江利琛
高中生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的關系:時間管理傾向的調節作用
鄧小平 李 露 江利琛
為探討高中生學業壓力、時間管理傾向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中學生學業壓力量表和網絡成癮量表對302名高中生進行研究。結果顯示:(1)高中生網絡成癮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2)網絡成癮與學業壓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與時間管理傾向存在顯著的負相關;(3)時間管理傾向在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之間的調節效應不顯著。
高中生 時間管理傾向 學業壓力 網絡成癮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上網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活動,中國的網民人數也正在逐年增長。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1],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31億人,較 2015年底增長2.9%,而在網民的職業結構上,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25%。雖然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也可能使部分人群沉溺于其中無法自拔,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問題。目前,我國學者對于大學生和初中生這兩個群體的網絡成癮問題研究的較多,而對高中生的網絡成癮問題關注較少。但高中生也正處于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其自我控制能力尚弱而接受新事物能力卻較強,加之在應試教育下高中生一直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因此高中生也屬于網絡成癮的易感群體。網絡成癮對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社會關系及學業成績等都會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如注意力、記憶力的下降,人際退縮,學習動力不足,思維遲緩抑郁等,這些危害逐漸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現在已經有一些研究者開始去探尋高中生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希望能夠更好地預防和干預高中生網絡成癮。
目前已有的研究發現家庭環境、應激源、個體應對方式、人格特質、生活事件壓力[2]、時間管理傾向等因素對高中生網絡成癮的影響。其中很多研究者都有發現壓力對網絡成癮有顯著影響,壓力越大,越有可能網絡成癮[3]。也有調查發現壓力易導致物質濫用及成癮行為的反復發作。那為什么壓力易導致網絡成癮呢?Young提出的網絡成癮ACE模型可以解釋這一點。A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是指Convenience(便利性),E是指Escape(逃避現實),互聯網的匿名性及便利性使得人們可以輕易地把網絡世界當作一個能夠遠離煩惱和逃避壓力的空間。在當前的應試教育下,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對高中生的學習有著較高的期待和要求,這就導致學業壓力成為高中生最主要的壓力源,也是影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以高中生學業壓力為主,來研究其對網絡成癮的影響,但是為什么在同樣的學校和班級里,面臨同樣的學習壓力,會存在有些學生更易于網絡成癮而有些則不然的現象呢?在以往的大多數研究中,都沒有仔細探討過這個問題,但明顯有第三變量在影響著兩者的關系。
根據Lazarus的壓力理論,壓力本質上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當人對內外環境做出判斷,認為它超過自身的應對能力及應對資源時就會產生壓力,即壓力的產生受到了個體對自身的應對能力及應對資源的認知評價的影響[4]。所以本研究猜測高中生學業壓力對網絡成癮影響的大小受到了個體自身時間管理傾向水平的調節。當個體的時間管理傾向較高時,自身的應對能力就較強,也就越傾向于去面對學業壓力而不是選擇逃避,所以學業壓力對網絡成癮的影響就較小。
(一)研究對象
以江西省某中學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340份,有效回收問卷302份,有效回收率為88.82%。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60人,高一學生91人,高二109人,高三102人。
(二)研究工具
網絡成癮采用張曉陽修訂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量表的修訂版問卷,共20題,采用5級評分制,在本研究中α系數為0.925。中學生學業壓力采用王勍的學業壓力量表,共27題,采用5級計分,本研究中α系數為0.92。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采用黃希庭的時間管理傾向量表,共44題,采用5級計分,本研究中α系數為0.921。
(三)研究程序及統計方法
按班級來發放問卷,回收后仔細核查剔除無效的問卷,再通過SPSS22.0軟件錄入有效數據。最后,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的統計方法有描述統計、t檢驗、F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
(一)學業壓力、時間管理傾向與網絡成癮的性別差異
對高中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的性別差異進行探究,結果表明只有在網絡成癮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t=2.05,p<0.05),女生的網絡成癮程度顯著低于男生。而學業壓力與時間管理傾向均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
(二)學業壓力、時間管理傾向與網絡成癮的關系
1、學業壓力、時間管理傾向與網絡成癮的相關
通過皮爾遜積差相關來計算這三者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發現網絡成癮與學業壓力呈顯著的正相關(p<0.001),與時間管理傾向及其三個維度都呈顯著的負相關(p<0.001)。而學業壓力與時間管理傾向不存在顯著相關。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2、時間管理傾向在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之間的調節效應檢驗
本文以網絡成癮為因變量,對時間管理總分和學業壓力總分中心化后采用層次回歸分析來做調節效應檢驗,結果發現:學業壓力與時間管理傾向的乘積項的回歸系數不顯著(t=1.684,p>0.05,R2的改變量不顯著,F=19.56,p<0.001),即時間管理傾向的調節效應不顯著。

表1 學業壓力、時間管理傾向與網絡成癮的相關
(一)高中生網絡成癮、時間管理傾向和學業壓力的現狀分析
本研究的統計結果表明在江西省某中學有67.2%的高中生為網絡正常使用者,28.8%的高中生為網絡準成癮者,4%的高中生為網絡成癮者。該檢出率低于國內以往研究對不同地區高中生的檢出率[5]。這可能是由于地區學校情況差異,所用的不同測量工具等因素造成。盡管如此,該學校還是有28.8%網絡準成癮者,他們具有較高的網絡成癮傾向,學校不能及時進行干預的話,他們可能會逐漸變為網絡成癮者。這也提示學校教育工作者,在高中生中進行網絡成癮的預防和干預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高中生的心理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性格也未完全穩定, 仍屬于網絡成癮的易感人群。本文還發現網絡成癮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生的網絡成癮程度顯著低于男生。這與國內的大多數研究基本一致。這可能與男女生的個人興趣及性格特征的差異有關,男生或許會更沉溺于網絡游戲之中。
(二)時間管理傾向在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之間的調節作用分析
綜上所述,時間管理傾向、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存在密切的聯系。本研究通過回歸分析發現學業壓力與時間管理傾向均對網絡成癮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其聯合解釋率達15.7%。進一步的調節效應檢驗表明時間管理傾向對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的關系不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也就是說研究假設不成立,這或許是由于存在某些類似于家庭教養方式、性格特征等對個體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沒有得到控制所導致。又或許是因為本次發放問卷時所選取的是一所區重點高中,在時間管理傾向上,被試的同質性較高,即被試的時間管理能力多在中等偏上。由于被試差異不夠大,所以導致調節效應不顯著。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把普通高中的學生也納入研究,從而進一步提高被試的代表性。
(1)本研究僅僅是通過問卷調查收集資料,主觀性太強,收集的信息不夠全面客觀,以后應該盡量采用多種方法和渠道來收集數據。
(2)在被試取樣上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僅以302名江西省某中學的高中生為例,且該學校為一所區重點中學。以此推出當代高中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學業壓力與網絡成癮的狀況會存在說服力不足的缺點。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hlwxz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2017-01-22,2017-04-2.
[2]吳文麗,伍翔,袁方,等.青少年壓力、應對方式與“網絡成癮”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17(6):721~722.
[3]魏華.壓力對網絡成癮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4]王雨晴,甘鳳春,段文杰.高校新進教師壓力感來源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當代教師教育,2016,9(1):28~34.
[5]張瑞平,李慶安.廣東省高中生網絡成癮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6):714~716.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編號:JD16009)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