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憲文,劉曉東,李國棟
(1.濟寧市林業局,山東濟寧272000;2.濟寧市任城區林業局,山東濟寧272000;3.濟寧市經濟林管理站,山東濟寧272000)
濟寧市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動態監管模式介紹
蔡憲文1,劉曉東2,李國棟3
(1.濟寧市林業局,山東濟寧272000;2.濟寧市任城區林業局,山東濟寧272000;3.濟寧市經濟林管理站,山東濟寧272000)
本文以濟寧市2011年以來創建的55處市級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扶持資金、園區投入品與產品等方面監管模式的研究,探索科學合理的標準化示范園動態監管模式,為食用林產品的標準化建設與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動態監管
國家標準委員會在2004年《農業標準化》教材中定義,農業標準化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用微生物業的標準化,包括生產、加工、流通以及與此相關的標準體系及其系統的應用[1]。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是按照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基本要求,以標準化生產為手段,從放心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等優質食用林產品生產抓起,建立的一批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基地[2,3]。按照管理部門、建設規模及參與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及以下等級別[4]。
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是推行農業標準化的重要形式和載體,是農業標準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旨在促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示范推廣,從源頭解決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增加果農收入,提高果農科學素質,促進經濟林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村生產生態環境改善[5]。自2014年起,筆者以濟寧市2011年以來所創建的55處市級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為研究對象,從獎補政策、園區投入品與產品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現總結如下。
濟寧市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標準化運行模式分為三類:一是政府引導農業標準化運行模式,即通過政府引導和推動,直接帶動農戶自主經營農業標準化生產,目前有1處;二是企業帶動農業標準化運行模式,即在龍頭企業帶動下,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以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為重點,通過建設農業重大項目開發基地,以標準化基地為載體,推廣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標準化,目前有22處;三是經濟合作組織帶動農業標準運行模式,即通過對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運用合作經濟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廣農業標準化,目前有32處[6]。
實施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生產,可以規范相關的生產活動與果園投入品行為,引領食用林產品種植業發展,推動建立食用林產品品牌建設,促進食用林產品在質量安全上符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7]。實施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生產是從根本上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途徑,制訂、出臺、實施推廣標準化技術的相關鼓勵政策,可以有效促進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和產品品質的持續提高。濟寧市自2011年起開始對達到市級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創建要求的園區進行政策扶持。2013年,為提高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生產規模和范圍,濟寧市又對新發展食用林產品基地、園區實施了一系列普惠式獎補措施,見表1。
連續的、實惠的、可行的獎補政策,促進食用林產品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的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8]。在把關示范園區、基地的驗收方面,評審專家組除嚴格核查其標準化生產相關項目的執行情況外,對驗收過程中發現的施用國家禁限用農藥等投入品的園區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對每年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抽檢過程中出現不合格樣品的園區實行一票否決制度。

表1 濟寧市2011~2016年對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生產的扶持政策
截至2016年底,濟寧市建成省級經濟林標準化示范園8個、市級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55個,對這些示范園區的動態監管方法與模式的探索研究從未間斷。
3.1 示范園動態監管模式與流程
對創建成功并命名的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園區授予年度示范園標牌,動態監管內容包括三項:一是對園區扶持資金的績效評價,即示范效果;二是園區的果園投入品監管;三是食用林產品的產量質量及產品安全的監測。動態監測每年至少開展3次,對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低于標準的事項、內容,以書面形式告知園區負責人,限期整改。對規定期限回訪過程中,仍然未按標準進行整改的,撤銷其示范園命名,同時進行摘牌、公告和情況通報。摘牌后,該園區列入林業系統黑名單,取消其在今后5年內林業系統組織的任何項目、任何形式的評優資格,并將該情況通告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所有成員單位。
3.2 示范園政府扶持資金績效評價
對示范園獎補、扶持的政府資金,通過聯合財政、第三方會計機構采取跟蹤審計的方式進行資金績效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資金使用范圍是否合理、提供票據的真實性以及會計制度的規范性,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示范園的示范效果。對未能實現預期示范效果的園區,下達整改通知責令整改,逾期未能完成整改的實行資金追回。
3.3 示范園果園投入品動態監管
對命名的示范園區統一發放生產記錄檔案,規范園區生產管理操作記錄。果園投入品的購入、存放及施用記錄單列,要求果園投入品必須有購買憑證和樣品包裝存樣,記錄每次施用的時間、藥劑種類及用法用量。記錄要準確、齊全,與投入品購買、施用及庫存數量相符合。生產記錄檔案在園區每次動態監管檢查時進行拍照存檔,以備后查。
3.4 示范園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對命名的示范園區每年在省、市級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樣品抽檢任務分配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批次進行抽樣檢測。檢測完成后,持檢測報告與受檢園區的果園投入品臺賬記錄進行施入投入品比對,從而對園區的投入品記錄檔案進行復核。對檢測過程中出現的施用禁用高毒劇毒農藥的園區,取消其示范園命名資格,并進行摘牌和公告通報,對出現的其他農藥殘留較高的情況,以書面形式告知園區負責人,限期整改到位。
在目前及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食用林產品生產仍以家庭承包經營為主,面對千家萬戶的生產管理、技術推廣、質量監管水平,示范帶動是推廣標準化以點帶面最便捷的途徑。對食用林產品示范園區實行動態監管,確保其示范效果,才能真正使得標準化深入人心不走樣。
[1]張靈光.農業標準化[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4:1-19.
[2]王芳,陳松,婁旭海,等.農戶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行為的理論和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12):75-79.
[3]熊明華.農業標準化推廣的模式選擇及策略研究 [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7:23-74.
[4]閔耀良.推廣實施農業標準的模式選擇與機制創新 [J].中國農村經濟,2005,(2):19-26.
[5]袁玉明,錢德宏.構筑農業標準化新平臺 [J].江蘇農村經濟, 2008,(6):42-43.
[6]劉薇,侯軍岐,張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業標準化推廣現狀調查及分析 [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10): 1947-1949.
[7]胡洪林,崔麗.北京市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及監管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6,44(8):166-170.
[8]溫倩.農業產業化蘋果標準化示范園建設管理技術及成效[J].現代農業科學,2016,2:139-140.
Introduction on Dynamic Supervision Mode of Standardization Demonstration Garden of Edible Forest Products in Jining City
CAI Xian-wen1,LIU Xiao-dong2,LI Guo-dong3
(1.Jining City Forestry Bureau,Jining 272000,China;2.Jining City Rencheng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Jining 272000, China;3.Jining City Economic Forest Management Station,Jining 272000,China)
In this paper,the paper took the 55 municipal standardization demonstration garden of edible forest produc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had been built since 2011 in Jining city.Through the study of regulatory model on the support of funds,park inputs and products and other aspects,the author explored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demonstration park dynamic regulatory model,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umption of forest products standardization and related policy development.
Edible forest products;standardized demonstration garden;dynamic supervision
F323
A
1008-1038(2017)08-0075-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8.025
2017-05-08
蔡憲文(1977—),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工程與林業經濟管理與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