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屹 鄔建玲
億元拍品,藏家追捧直線上升
文/李 屹 鄔建玲

近日,北京保利、北京榮寶、北京翰海、嘉德、匡時春季拍賣會相繼落下帷幕。嘉德和北京保利分別得到29.39億元和24億元的總成交額,北京榮寶以7.75億元收槌,北京翰海總成交額2.5億元,匡時總成交額達到13.3億元。今年北京上半年春拍雖然較往年舉槌晚,但在減量增質策略下,總體成績可人,驚喜良多,市場趨于理性,藏家更加成熟。
縱觀本次保利春拍,近現代書畫部分總成交8.6億元。其中,傅抱石的精品作《茅山雄姿》成為億元拍品,以1.87億元成交。今年春拍另一件億元作品是崔如琢于2016年創作的《萬里平鋪雪滿天》,本件拍品以1.38億元成交,成為保利春拍當代水墨板塊價格最高的拍品,也成為北京保利今年春拍第一件過億拍品。
嘉德本季春拍最受各界矚目的“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不負眾望,創造奇跡。黃賓虹《黃山湯口》以3.45億元成交,不僅大幅刷新黃賓虹作品拍賣紀錄,也成為今年春拍市場最火爆的壓軸大戲。另一件本季春拍扛鼎之作,潘天壽《耕罷》8800萬元起拍,經過多輪膠著和競價,最終以1.59億元成交,創下本場拍賣價格第二高。
對于這幾件億元拍品,收藏家王向東說:“從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前拍賣市場不缺資金,缺的是重量級的藝術作品,缺的是人們對藝術市場的信心。”
6月5日22點多,北京保利2017年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其中,今春最受關注的近現代書畫——傅抱石《茅山雄姿》以咨詢價上拍,現場以1.45億元起拍,以1.625億元落槌,加上傭金以1.87億元成交,這也是傅抱石作品中第二高價。買家為甘肅的一家民營博物館。近20年間,這件作品曾四度出現在拍賣場上,可謂藝術市場行情的試金石——1999年拍出308萬元,2004年拍出2090萬元,2007年拍出2420萬元,最近十年增值近七倍。
《茅山雄姿》創作于1965年初夏。這也是傅抱石去世前三個月創作的一幅巨作。當時,傅抱石應邀赴南京東南方向的句容茅山寫生,歸來完成了這幅寬2.76米、高1.06米的鴻篇巨制。畫面除卻描繪茅山的自然風光,傅抱石還創造性地表現了古法中未曾表現過的工廠、大橋甚至新中國的城鎮生活場景。這些素材被精妙地安排在了一起,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互相結合。《茅山雄姿》曾先后在《光明日報》《新華日報》上發表,足見藝術家本人對其滿意程度。在學界眼中,這是傅抱石最后一幅完整的作品,也是代表他最終達到的藝術高度的作品。
6月4日,北京保利17春“中國當代水墨夜場”中,崔如琢創作于2016年的巨幅指墨作品《萬里平鋪雪滿天》經過數十輪的激烈競價,最終落槌于1.2億元,合計傭金成交1.38億元,成為北京保利本季拍賣中的首件億元拍品。據悉,最終買家為廣東知名藏家,這無疑代表了市場對崔氏指墨藝術的進一步肯定。

◎《萬里平鋪雪滿天》 崔如琢 作

◎《耕罷》 潘天壽 作
該畫創作于2016年。在此幅長卷中,崔如琢以指墨為引,展現了一卷靜默有力的初冬自然山水景象。從遠處著墨厚重的大片山域出發,嶙峋的樹木錯落生長在山坡之上。近處的房屋半隱于山坡之間,大片水域以淺灰色的墨層緩緩展現在觀者眼前。三人泛舟河上,與山間點綴的紅葉及白雪保持平衡,傳達出和諧的意境。
此前,保利香港2015年秋拍中,崔如琢的另一件作品《山水四條屏》曾以1.34億港元成交。
6月19日晚,潘天壽《耕罷》以咨詢價的形式上拍中國嘉德2017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8800萬元起拍,以1.382億元落槌,加傭金以1.5893億元成交,成為目前為止潘天壽第三件過億拍品,另外兩件分別是2015年在嘉德以2.7945億成交的《鷹石山花圖》和同年12月在上海嘉禾以1.15億元成交的《鷹石圖》。
此件《耕罷》沉雄闊大,生機勃勃,給予觀者極強的視覺震撼,匯集了畫家諸多經典語匯,堪為畫家巔峰巨制。不僅讓人感到潘天壽藝術的感人力量與畫家內心之純真,亦可窺見特定歷史條件對于畫家創作的影響,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此件舊為新加坡“賜荃堂”舊藏,后入新疆“雪蓮堂”,此番再度現身拍場,可謂市場的難得機遇。
文革前的十年是潘天壽創作的全盛期,在這相對平靜的十年中,潘天壽迎來了他藝術的高峰,創作出一批蒼古高華、沉雄闊大的國畫巨作。在這一時期創作了如《雁蕩山花》《鷹石山花》等一批殿堂級的大幅創作,此件《耕罷》亦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藝術家在舊傳統和新時代之間找到了可貴的連接點,展現出中國畫的勃勃生機。
此件《耕罷》作于整張八尺宣紙之上,繪高石花叢掩映下,一水牛于水中靜臥。石的描繪占據了畫面將近三分之二的面積,乃潘天壽典型的“潘公石”樣式,筆力雄健,搭建出畫面的整體結構。石頭以強勁方折的線條勾勒而出,大面積留白,只在石之右上與左下以松枝及雜花點綴,以淡色罩染,點到即至。
6月19日,中國嘉德2017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中,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四朝宸翰》以咨詢價上拍,8800萬元起拍,1.3億元落槌,加傭金以1.495億元成交。
這件拍品齊集南宋前四位皇帝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的御書詩于一卷。本卷第一幅宋高宗《御筆草書七絕》紈扇書寫黃庭堅《戲答王觀復酴菊》;第二幅為宋孝宗《御筆楷書七絕》紈扇;第三幅是宋光宗《御筆行楷書聯句》紈扇;第四幅為宋寧宗《御筆行書聯句》斗方。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 手卷 水墨絹本
南宋諸帝御筆傳世數量極為有限,如剔除詔書、政令及院畫上的書題,獨立的書寫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而這為數不多的傳世作品又多已入藏海內外知名博物館等公立機構,可進入市場流通者,寥若星辰,實不為過。此卷堪為南宋帝室可靠傳世翰墨集錦,聚南宋諸帝四幅宸翰于一卷,傳承脈絡清晰,累見出版著錄,歷盡八百年人間滄桑未遭損害,實屬難得。
1978年,此卷曾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展出,根據展覽圖錄,此卷為日本藤井有鄰館舊藏。2016年10月,此卷在上海龍美術館展出。
對第一幅高宗書跡,徐邦達論證為其所見高宗存世作品十件真跡之一。而第三幅光宗、第四幅寧宗,徐邦達則歸至理宗名下。此三件書法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宋高宗《草書天山七絕紈扇》和宋理宗《行楷書潮聲聯句紈扇》,筆法結構均一致。
本卷曾經晚清廣東藏家伍元蕙、潘延齡、近代旅日藏家程琦收藏。其中第一幅高宗御筆是明中期無錫巨富安國曾藏之物,他所藏宋元名跡多且精,是中國鑒藏史上之巨眼。第四幅《御筆行書云日聯句》其上鈐有耿昭忠、耿嘉祚父子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