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華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江蘇 海門 226141)
創設高中化學課堂的互動情景
范秀華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江蘇 海門 226141)
現代課堂的教學是以“平等、和諧、鼓勵”的情境為出發點,積極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而在課堂中師生關系不僅僅體現知識的傳授過程,更多的突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互動交流.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再是教師強加給予他們的觀點,而是師生、生生之間共同探究,互動交流的過程.闡述了激活高中化學課堂的互動交流一些有效做法,僅供同行切磋.
化學;互動交流;民主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互動交流真正內化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單純的給予者,而應該是獲取方法的引導者.作為信息時代,學生擁有了諸多獲取知識的渠道,教師不再唯一的知識發源地,如何讓大容量、快節奏的課堂運轉起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課堂上進行互動,需要學生儲存大量的有價值的信息,在這些信息中,能夠很清楚的知道信息是否直接來源于教材上,是否必須通過教師或其他學生的支持而獲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導學案創設知識信息來源的情景.導學案前置,可以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例如,在學習幾種重要的金屬的性質時,在第一節教學的導學案中就讓學生明確探究“鈉”的性質是學習的主要內容,從金屬鈉的儲存、取用,金屬鈉與水反應,金屬鈉在空氣中燃燒等等來達成學習目標、突出學習重點、突破難點.可以為學生設計操作性較強的導學案,見表1.

表1
這樣,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創設的導學案預習所學內容,就能從中挖掘出需要與老師或同學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的有價值的信息,特別是預習過程出現的疑點.如金屬鈉與CuSO4溶液的反應很多學生都寫成了:
當學生看資料發現金屬鈉并沒有置換出金屬銅,在課堂上就很容易提出質疑.
2.要點開門見山,讓教師綜述前置
當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首先要點明所學知識的要點,對所學內容進行總體的綜述,以警示學生注意本節知識的要點和重點,通過抽查導學案給予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普遍性問題作以詮釋.例如,在學習鐵的化合物中鐵鹽的性質時,首先點明鐵是一種變價金屬,鐵鹽有Fe3+和Fe2+,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還原性,讓學生對鐵鹽的化學性質有較深刻的認識.實踐表明,通過導學案預習和看教材,學生對Fe3+和Fe2+的檢驗出現問題很普遍,鑒別Fe3+和Fe2+其中一種還可以,鑒別Fe3+和Fe2+在溶液中共存時就顯得不得要領,就需要教師直奔主題.雖然教師的綜述像是知識單向的傳遞,但是這是建立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之上的,應該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師生雙方的信息交流了.
3.思維是在質疑、解疑中發展的,讓教師解疑后置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出現的一般性問題可以借助生生之間的交流快速突破,教師不要急于分析教學的難點,而是留出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難點的過程中產生質疑.例如在學習原電池的知識時,學生最初的認識就是活潑金屬作負極,為此,設計出一個原電池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就會產生Mg比Al活潑,Mg是原電池的負極的想法.然后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發現:Mg上產生氣泡,Al有溶解.對此,學生就有質疑了,也就有了進行進一步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引導,將Mg條或Al片分別投入NaOH溶液會出現什么現象?學生就會通過探疑、解疑過程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作為演示實驗,學生也會對最初認為“有Al(OH)3生成”,但一直未出現白色沉淀這一現象提出質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出Al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次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換關系進行強化.教師的引導實際上就是與學生的對話交流.
4.智慧是在存疑、釋疑中啟迪的,讓學生釋疑后置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很多知識處于模糊狀態,甚至有知識盲區,需要教師創設情景,再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比如,在學習礦物質資源的利用時,在學生普遍掌握了金屬的制備規律時,創設這樣的一個問題:
已知淡黃色金屬化合物MO與焦炭混合加熱,生成M和氣體X,X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M加入稀鹽酸中產生氣體,則M可能是什么?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有哪些?
當創設這樣的一個情景,學生就會聯想到Na2O2為淡黃色,于是將M換成Na去寫化學方程式,造成與所學的知識規律間的矛盾.本問題具有啟發性,只要給學生的思考空間,學生就會讓“圈套”啟迪智慧.
總之,現代課堂教學是一種多邊的對話關系,教學相長產生真理.教師唯有創設出能夠激發出學生質疑、釋疑的互動情景,才能真正突破傳統教學的瓶頸,讓課堂變得和諧而充滿勃勃生機.
[1]閆立.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探討[J].教育, 2016(7):00215-00215.
[2]王后雄.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化學教學, 2008(7):27-32.
[3]楊文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互動現狀調查與問題對策[J].化學教育,2016,37(13):42-47.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7-06-01
范秀華(1975.11-),女,江蘇海門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從事高中教育.
G632
B
1008-0333(2017)21-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