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 要] 正能量是人正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積極的心態;負能量是人負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為消極心態所控制。正能量與負能量是相對而言的,面對生活的壓力與挫折,若正能量戰勝了負能量,會促進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優點使之為善;反之負能量戰勝了正能量,就會阻礙人的進步,引爆人性的缺點使之為惡。講臺上的負能量是如何產生的,負能量又有哪些危害,我們應如何面對、如何處理,這都是嚴肅且必須回答的問題。只有摒棄負能量,我們才能培養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中國夢才能實現。
[關鍵詞] 負能量;成因;危害;治理
我們常聽學生講,某某老師是個“憤青”,上課總是牢騷滿腹,喜歡傳播負面消息。正能量是人正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有積極的心態;負能量是人負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為消極心態所控制。正能量與負能量是相對而言的,面對生活的壓力與挫折,若正能量戰勝了負能量,會促進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優點,并使之為善;反之,就會阻礙人的進步,引爆人性的缺點,并使之為惡。負能量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老師在講臺上,面對純潔且求知若渴的學生,面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處于關鍵形成時期的青年,賣力傳播負能量,這已不是關于教師個人的事了,它的負面影響將十分深遠和廣泛,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關系到教育陣地的事,關系到下一代的事,關系到國家未來的事!每一位教師都應自覺承擔起教育教學的主體責任、社會責任以及培養國家和社會接班人的責任,常在講臺上發牢騷講怪話傳播負能量不應該也不被允許。所以要堅決摒棄講臺上的負能量。
一、講臺上負能量危害
1.負能量使人喪失信心
一位網名為Kiko的大學生留言道:“不知從何時起,說中國壞話、罵這個社會成了時尚,我們一個老師,逢課必講‘瞧瞧人家國外。案例教學時,負面的例子全是中國。如果中國真像老師們講得這么灰暗,我們畢業之后將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這個社會?誰來給予我們建設這個國家的信心和力量?”這位大學生提出了一個多么實際的問題。個人悲觀失望損害的是個人的信心,群體的悲觀失望損害的是集體的信心。同樣,一個國家總是浸在負能量的氛圍中損害的肯定是國家和民族的信心。教師是個既特殊又重要的職業,面對的是一批批的學生,教師個人信心的喪失和負能量的傳播必將使廣大學生深受其害,為社會輸送的也肯定是沒有骨氣和喪失信心的人,沒有信心就沒有力量,更沒有事業。青年一代若不朝氣蓬勃、充滿生命活力和擁有無窮創造力,個人哪來的未來,社會哪來的進步,民族哪來的振興?
2.負能量使人悲觀厭世
負能量的危害遠不止讓人泄氣和喪失信心,它還會使人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如今反恐是全世界的大命題,人們很奇怪:恐怖分子沖擊軍警等暴力機構,前赴后繼,竟有人愿做人體炸彈,他們怎么會以死亡為目標呢?很大原因是這些人在現實世界中受到了極大的不公和壓迫,他們大多生活在戰爭和動亂的陰霾中,土地被占有,信仰被踐踏,思想被混亂,現實世界給他們的負能量太多了!直至悲觀厭世,仇恨現實,離開這個世界,到他們所謂極樂的精神世界去。“當你服從天使時,你就是天使。當你服從魔鬼時,你也就是魔鬼。”普通學生接受了這些負能量,有多么可怕的后果。我們需要時刻警醒,對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散布的負能量,我們決不能盲從,而要從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出發,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選擇!
3.負能量危害國家社會
面對負能量和負面情緒,青年學子們懵懂中接受、狐疑中將信。學生在這些東西的濡染下,如何培養陽光心態和民族自豪感?如何端正三觀?這對國家、民族進步的傷害都是致命的。很難想象青年學子們對國家、對社會有信心,對祖國有感情,對自己的人生未來會樂觀向上,走上社會后,他們可能會充滿牢騷和不滿,可能會充滿挑剔和懷疑。這種現狀的持續,一方面會誤導學生的思想情緒、價值取向,另一方面還會滋長毀滅國家、毀滅民族的危機。這正是西方和平演變勢力所盼望的結果。
二、講臺上負能量治理
1.加強關心和愛護
毛澤東曾運用過統一戰線戰略思維,寫過著名的《論十大關系》。在與負能量斗爭的過程中,我們同樣要運用這一戰略思維。教育工作是單調和辛苦的,人們常用“燭”和“磚”的精神來比喻老師,而且我們教師隊伍的總體是健康的,絕大多數教師也盡心盡責,他們生活在社會中,同樣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家庭上的、健康上的、生活上的、教學上的、學術研究上的等等,這就需要黨和國家的關心和愛護。有了組織的關愛,有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撐,負能量和正能量就會此消彼長。國家和民族要強盛必重視教育,要形成全社會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讓教師們輕裝上陣,精神煥發,充滿正能量,讓負能量的人越來越少,負能量越來越沒有根植的土壤,越來越沒有市場,最大限度地縮小對負能量的包圍圈,最終摒棄之!
2.加強宣傳和教育
2014年教師節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了好老師的“四有”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要教師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加深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情感的三個認同,不斷增強其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讓他們認識到這“三個自信”來源于實踐的成功、科學的真理和人民的愿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躍上了新臺階,發展成就舉世公認。輝煌成就得益于正確道路的選擇,更得益于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我們的行動指南。理論指導、道路選擇、制度確立,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正是這一偉大實踐,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首先應該用正確的理論武裝他們,讓他們有抵制負能量的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向學生傳播正能量,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3.加強自律和修養
教師自律和修養有多方面的內容,但“愛”是其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部分。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李鎮西說:“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作為一名教師,除了學識外,最重要的修養就是要使自己對教育事業和廣大學生有愛心。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一個教師在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心中不能涌起愛的熱潮,他就不可能在教師崗位上取得成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諦,更領略不到教育園地的旖旎風光。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愛,有了對學生的愛,教師就會自然而然地考慮到負能量的危害,就會自然地為學生屏蔽負能量,更不會傳播負能量,這種自覺行動比一千個口頭保證都管用。這種自覺能使他們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細小環節讓自己的學生感受愛的陽光和正能量的鼓舞。
4.加強管理和監督
對于講臺上“負能量”的管理,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首先是傳播的隨意性,其次是定性的復雜性,再次是處理的法度性。但負能量干系重大,就要想方設法去應對,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問卷測評,通過學生群體的直觀感受來確定教師是否存在傳播負能量的事實,并確定其負能量的傳播程度及危害性,分門別類,為下一步采取措施提供條件。二是暗訪聽課,《遼寧日報》的記者身體力行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這也證明了該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三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施有效監控,對一些學生反映強烈的負能量傳播者要實時監控,重點管理,及時處置。能“提袖子”的關心提醒,要戒免談話的則曉以利害,須教育批評的要嚴肅整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想象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我們要用有效的手段,純潔教師隊伍,端正校風、師風和學風,不斷壯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優秀教師隊伍,振奮正能量,摒棄負能量!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