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鳳?程忠智
〔關鍵詞〕網絡游戲;夢想;校園心理劇
【劇情簡介】
陽陽因為沉迷網絡游戲成績大幅度下滑,他不以為然,甚至決定把游戲作為終身職業,但其實他對于游戲職業并不了解,只是覺得掙錢多,好玩兒。媽媽狠狠地批評了他,而他卻振振有詞。通過心理課上同學們對他的勸諫、生涯幻游和自己在網上查資料,他對電子競技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后來借助學校模擬招聘會和老師們的齊力幫助,他慢慢從網絡游戲中脫離出來,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重新的定位,成績也得到了提升。
【主要人物】
陽陽——游戲癡迷者
陽陽的爸爸、媽媽
20年之后的陽陽
20年之后的陽陽媽媽
陽陽的同學:王可、高明
班主任李老師、心理老師
面試官
【心理劇技術】
角色扮演、未來投射、雕塑技術、獨白、旁白
第一幕 家中
陽陽:媽,我回來了,餓死我了。(先吃幾口東西)媽,我寫作業去了,我得看看我的游戲去。(興奮)
媽媽:陽陽,吃飯了。
陽陽:媽,我再寫會兒,你們先吃。(噼里啪啦敲擊鍵盤,游戲的音效傳出)
陽陽:(對著電腦自言自語)哎呀!你們會不會打啊,別光顧著“打野”,也去偷對面的塔啊。
媽媽:(回到桌旁擺放碗筷,爸爸坐在桌旁繼續看手機)你看咱陽陽學習多用功,看來那次談話起作用了。
爸爸:這小子誰不了解你還不了解么?從小跟個猴似的,對學習就沒上過心,怎么可能說變就變?
媽媽:不是從倒數第一上升到倒數第三了嗎?
爸爸:一個缺考,一個轉學,可不就倒數第三了嗎。哎,你看,書包都沒拿,還寫作業呢!
媽媽:我去看看。
陽陽臥室。
媽媽開門,看到兒子竟然還在打游戲,從歡喜轉為憤怒。拍兒子的肩膀。
陽陽:媽,嚇死我了!(趕緊合上筆記本電腦)
媽媽:干什么呢?
陽陽:查資料呢。
媽媽:查資料,這是什么啊!(打開筆記本電腦,指著)
陽陽:廣告。
媽媽:廣告,都18級了,還廣告。
陽陽:媽,您不說常說學習是我自己的事嗎?我想我自己管。
媽媽:你自己管,你就管成這樣?! (指著電腦屏幕大聲質問)你說你要什么,(陽陽小聲嘟囔“哎呀,又來了”)我們省吃儉用都給你花,你爸辛辛苦苦開車,為了多掙點兒,過節都不回家,你竟然不學好,學著打游戲。你說你小學時多乖,回來就看書,自從迷上打游戲,這些書天天看著你,第一學期成績一直十幾名,這學期竟然倒數了,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么這么不爭氣啊。你對得起我們嗎?真是白養你了!
陽陽:我的同學都打游戲,聊的都是這個話題,我不打,就沒朋友了。
媽媽:你打游戲還有理了!這能當飯吃嗎?
陽陽:能啊,以后打職業聯賽一年就掙幾百萬,能頂我爸開一輩子車。
媽媽:我就沒聽說打游戲還能掙錢的。
陽陽:媽,您OUT了,現在好多人都干這行,而且還能在網站直播自己打游戲,有一堆粉絲呢。
爸爸:(從飯桌走到陽陽臥室)你別仗著你媽不懂瞎說,干哪行不辛苦啊?錢是那么好掙的?就沖我對你的了解,你玩游戲也不咋地吧?技術這么差誰跟你一起打比賽?誰愿意看你直播?
陽陽被懟得說不出話。
爸爸:我看你把學習搞上去,比什么都強。
陽陽:我學習好的時候你們也沒夸過我啊。
爸爸:十來名,也叫成績好?!有本事考個第一給我看看。
陽陽:你考過第一嗎?
媽媽:好了好了,等你哪天進步了,我們也好好表揚表揚你。先吃飯吧。
陽陽:哼。(轉身就走)
爸爸:你看,上了初中就這德性。(把電腦收走)以后甭想玩兒。
媽媽:老師說了,這是青春期。
爸爸:我還更年期呢,誰怕誰啊。(下場)
第二幕 課堂
王可:懶洋洋,看你滿臉不高興的,是不是打游戲又輸了?
陽陽:別提了,昨天老媽突擊檢查,把電腦沒收了。
班長:天天打游戲,看你以后能干什么?
陽陽:班長,別瞧不起人,我將來是要打職業比賽的,將來比你上大學掙得多多了。
王可:陽陽,你不是開玩笑吧,就你,還想打比賽,上次咱哥幾個的“英雄聯盟”比賽你都輸得一塌糊涂,要不是你,我們都打贏了,你還想干這行?
陽陽:我可以練啊。
王可:你現在除了吃飯睡覺都待在電腦前,你練得還不夠嗎,告訴你吧,打游戲是需要天賦的。
高明:再說游戲無非就是吃一口青春飯,韓國那個叫樸俊的,冠軍,都改行想做教師呢,你退役之后能做什么?
陽陽:到時候再換唄!
高明:就你這成績,你能換啥工作?而且做游戲職業都經常熬夜,壽命都很短的啊。
王可:還有啊,常年對著電腦,人會自閉,連女朋友都找不著。
其他同學:(發出唏噓聲)咦!
陽陽:那我還是做游戲主播吧。
王可:主播就更難了,打著一手好游戲,還得說著一口好相聲,你行嗎?
陽陽:我行不行,關你什么事兒。(把書一扔)
王可:游戲打輸了,拿別人撒火。
陽陽:你再說一句試試!
王可:游戲打得那么爛,就別做夢了。
陽陽:你!(動手要打王可,抓住王可的衣服)
王可:(見勢不妙,立馬雙手合十)哥,我錯了。
上課鈴響。
心理老師:剛才我聽到大家在聊游戲,今天這節心理課啊我們就來聊聊愛好與夢想這個話題,首先我們看一個小短片。
短片中的主人公說人生不能這樣活,那我們的人生該怎么度過呢,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生涯幻游活動,一起看看二十年后的自己。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好,閉上眼,放松,現在跟著老師一起來到二十年后的世界。(《雅妮》音樂)
二十年后兒子的臥室(燈光閃爍)
陽陽換上成人服裝,繼續打游戲。媽媽上場。
陽陽:光吃這泡面吃了二十年了,我都快吃惡心了,不過沒辦法,為了多點時間打游戲嘛,再就是省的老媽天天嘮叨,“這么大了還得做給你吃,做給你喝。”等我掙了幾百萬,再也不吃泡面了,我雇十個保姆,做各種美味。
陽陽打游戲又輸了,很生氣的樣子,捶電腦。
媽媽:二十多年了,還是打游戲,搞得營養不良,長得跟豆芽菜似的,頭發都不理。就你這游戲,媽都說了你二十多年了,早就跟你說出去干個快遞都比這強。你看你現在,錢掙不到,三十多歲的人,跟個小老頭似的,連個對象都找不到。
陽陽:嗯。
媽媽:你看人家誰像你啊,這么大了,還得我們養著。讓我們出去玩兒行啊,你給我們買機票。現在該是回報我們的時候了。
陽陽:啊?
媽媽:天天嗯嗯啊,嗯嗯啊,跟你說話呢,帶我們出去玩兒。
陽陽:我哪有錢啊,以后我掙個幾百萬你們想去哪我都帶你們去。
媽媽:幾百萬,掙幾千也行啊。我們出錢,你陪我們去!
陽陽:我可沒時間啊!(說著要離開)
媽媽:你還不死心啊,你,你想氣死我啊。(用手指著停頓10秒鐘,然后悲傷地搖著頭下場)(播放音樂:《你我之間》)
心理老師:好,接下來我數“123”,當我數到“3”的時候,請同學們回到我們的課堂,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愛好與夢想。
班長:老師,我最喜歡寫網絡文章,我夢到自己成了一名編輯。
高明:我喜歡畫畫,我看到我舉辦了畫展。
心理老師:陽陽同學,你呢?
陽陽:我還是別說了,我可能得好好想想了。
心理老師:好,請坐。我們的愛好有時候會成為我們的夢想,有時只是充實我們生活的一個調劑品,但是不要讓我們的愛好成為夢想的絆腳石。職業夢想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探索。下課。
高明:走嘍,打球去!
班長:你不去啊!(陽陽搖頭)
心理老師:要是需要,中午你可以來心理咨詢室找老師聊聊。
陽陽:哦。
心理老師:李老師,咱班陽陽太沉迷于游戲了。
李老師:是啊,我也比較頭疼他這個問題呢。
心理老師:我看他人挺機靈,不妨讓他參加學校的網絡社團,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說不定能有好轉呢!
李老師:聽同學們說他電腦用得不錯,我正準備多派些電腦方面的活兒給他,忙起來,他就沒心思打游戲了。我跟其他任課老師也溝通一下。
陽陽:(內心獨白)太可怕了,二十年后,我真的會像夢中那樣一事無成嗎?真的變得那么冷漠嗎?老師天天說未來,說夢想,我總覺得夢想是遙遠的事情,我總想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我每天昏沉度日,什么事情都被老師被家長催著趕著,從來不會主動做些什么。什么目標、計劃、全都沒有。每天過得特空虛,只有玩兒游戲的時候才覺得片刻的美好,可是放下游戲后,心空空的。也許我真該好好想想了。
第三幕 模擬招聘會
旁白:為了讓同學們了解社會,更好地規劃自己,認識自我、發現不足,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學校與企業聯合開展了模擬招聘會進校園活動。招聘單位一字排開,希望找到自己滿意的人才。同學們拿著自己的簡歷,搜尋著自己中意的崗位。
面試官1:現在的學生愛打游戲的真不少。
面試官2:咱們得好好選選。
陽陽:您好。
面試官2:這是我們招聘的職位,你看看能勝任哪個?
陽陽:我最想應聘游戲主播。
面試官1:那你參加過學校的表演、演講或者主持之類的活動嗎?
陽陽:沒有,我就會打游戲,別的不會。
面試官1:那估計不行。
陽陽:哦,那我應聘游戲體驗師。
面試官1:請你說說對某一款游戲的評價,比如他的場景、人物、色調等方面。
陽陽:首先它特別容易,什么人都能會玩兒,其次畫面特別美。
面試官1:對不起,我們這個職業需要有設計理念,有想法,有獨立思考的人。
面試官2:你有什么特長嗎?
陽陽:我電腦用得挺好的,有次老師電腦壞了,是我給修好的,我還會做ppt。
面試官2:不好意思,我們這里沒有適合你的職位。
陽陽:您就收了我吧,我同學都找到工作了,我要找不到多沒面子啊。
面試官2:真不好意思,來,下一個。
陽陽:(轉向另一個面試官)求求您了,您看您長得這么漂亮,給我個職位吧。
其他同學:前面同學別磨嘰了。(幾個人一起排隊)
陽陽:那么多招聘的,我竟然一個工作都沒找到,為什么,為什么?
旁白:為什么?當別人在努力的時候你在做什么?(播放ppt:不一樣的結局)
陽陽:是啊,別人在努力的時候,我要么睡覺,要么打游戲。從接觸游戲的那天起,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它可以讓我忘記學業的煩惱,更重要的是讓我體驗到成就感。從此以后,我成績一落千丈,為了買點卡、買裝備,我經常把買早餐的錢省下來,甚至欺騙父母。我期待有一天我能專業打游戲,打比賽。直到今天,我才如夢初醒,王可說得對,我其實并不擅長游戲,打游戲只是為了逃避學習上的困難,我就是個膽小鬼,一個不敢迎接挑戰的膽小鬼。我要改變,不能像以前那樣了,我要在我擅長的地方找到成就感。
一個月后。
陽陽上場,手里拿著《視頻制作與編輯》,坐在位子上看書。
旁白:改變其實并不難,只是有時候我們不愿意作出改變,一個堅定的決心、一份勤奮的努力、一種執著的堅持就可以成就一個全新的自己。陽陽做到了。
第四幕 教室內課間
(畫外音)兩個同學閑聊:你們發現沒,最近陽陽像變了一個人,上課也不睡覺了。是啊是啊,還經常看什么視頻與編輯的書籍呢,而且上課也特別愛發言了。
王可:陽陽,你最近夠忙的啊,信息老師讓你幫著制作班級網頁,政治老師讓你制作動畫,班主任讓你做視頻編輯,你快成了網絡專家了。關鍵是,那么忙,成績竟然提升了。是人是妖?現原形。
陽陽:去去去, 我都忙得沒時間打游戲了。不過我現在好像更有存在感了。
班長:(抱著一堆東西走進教室)明天下午家長會老師讓你代表進步生發言。哎哎,聽到沒,發言。
陽陽:誰發炎了,我沒藥啊。
班長:班主任讓你在家長會上發言,你進步了20名,老師說你最有權力發言了。
陽陽:不是吧?當著那么多家長。
班長:快去吧,老班在辦公室等你呢。
王可:我跟你一起去。
陽陽:有你什么事兒啊。
旁白:關于未來,陽陽想得并不是很清楚,他也不知道未來能做什么,但有一點他堅信,今天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得到回報,讓自己充實忙碌起來像信仰一樣植入他的骨子里。他正走在夢想的路上,他將離夢想越來越近。
(《大夢想家》音樂起)
【劇評】
該劇由北京市十八中心理教師根據咨詢案例和上課實例創編,后經豐臺區心理中心教研團隊特別是程忠智主任多次修改最終成型。心理劇通過生涯幻游及對未來的探討,加上老師們的合力幫助和學校的職場體驗,讓沉迷游戲的主人公對網絡游戲有了新的認識,重新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本劇參加了豐臺區第五屆心理劇大賽,學生們熱情投入的表演不斷引來觀眾們的掌聲,舞臺上的幽默詼諧更是讓演出現場笑聲不斷。參賽演員的精彩表演得到市區專家、領導、外省教師以及同學們的一致好評。通過心理劇這種充滿活力的表現形式,更多的學生意識到在追逐職業夢想的道路上不能僅憑一腔熱情,更要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愛好有時可以成為最終的職業選擇,有時卻只是生活的調劑品,但一定不能讓愛好成為夢想的絆腳石。
未來投射技術和雕塑技術的運用讓該劇增色不少,通過生涯幻游讓主角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一個繼續沉迷游戲的中年人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游戲儼然成了一種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當年過半百的母親與其對話時,他表現出的是一種深深的冷漠,母親用一只手無奈地指著兒子離去的背影停頓30秒,這里恰當地運用了雕塑技術,讓母親那種凄涼的心境定格在時空中,《你我之間》音樂緩緩響起,母親搖著頭緩慢地、絕望地走下舞臺。演到這一幕時,在場觀眾無不被其感染,主人公陽陽改變的意愿也自然地被激發出來。
注:該劇獲得北京市豐臺區第五屆心理劇大賽特等獎。
(作者單位:1.北京市第十八中學西馬金潤校區,北京,100078;2.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北京,100073)
編輯/于 洪 終校/杜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