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縣區緊緊抓住江蘇沿海大開發戰略機遇,并組織實施了全民創業、職業技能提升、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行動計劃,以農村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為總目標,“實施四個培育,帶動四個一批,提升五項功能”,打造“百千萬工程”,按照現代農業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科技小農場)運作模式,推動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
關鍵詞 開發戰略 機遇 科技 園區 提檔升級
作者簡介:吳茂芹,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委黨校。
中圖分類號:C91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097
一、發展思路
緊緊抓住江蘇沿海大開發戰略機遇,從供給方面著手改革,在勞動力引進、土地利用效率、資本投入、技術創新等方面綜合施策,調整農業園區的發展思路,探索各要素的最優配置,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推動園區創新模式創建,狠抓四個培育、帶動四個一批,提升五項功能,進一步完善園區的管理和服務功能。
二、重點任務
“實施四個培育,帶動四個一批,提升五項功能”,打造“百千萬工程”,按照現代農業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科技小農場)運作模式,推動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
一是重點突出園區帶動,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啟動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贛榆屬于欠發達地區,其一,要擴大“一產種植、養殖;其二,產農產品加工;其三,產農業觀光旅游” 的復合式的生態高效農旅符合經營現代園區的建設。重點鼓勵特色產業園區的發展,鎮級特色園區,繼續擴面提質,加快5000畝以上園區建設步伐,農產品加工率達到50%以上,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收入增幅達10%,帶動農戶數量增幅達5%,農產品出口額突破8000萬美元。
要做到主導產業明晰,產業鏈條牢固,一、二、三產互動,知名品牌創建。抓好兩個省級園區進一步完善設施,做大規模、彰顯品牌。完成園區標志、標識,統一商標注冊、產品包裝、營銷策劃,開發園區文化。申報國家級園區創建,帶動輻射周邊一些園區的建設,形成有示范作用的龍頭園區。
二是建立完善機制,形成龍頭企業培育體系,促園區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創業孵化——加速承接——產業集聚——龍頭引領”產業培育鏈條,大力支持創客企業建立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引導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經營規模走上正軌。管理農業龍頭企業與風投公司合作,支持沃田藍莓、快馳鰍業等農業上市。形成區內的產業支柱,引領榆成集團、好麗友、海德益、現代海灣農業等48個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轉型升級。通過整合現有產業資源,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園區對外合作,著力培育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同時,結合當地農業機械化推廣試點,重點發展農業機械產品項目建設,積極引進農業科技項目入駐園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三是重點培育職業農民,創建農民合作聯社,成為特色產業的帶頭人。依托710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及25家省級、12家市級“四有”、“五好”加快同類產業農民合作社的聯合,培育壯大銷售收入10億元的產業聯合社,重點支持泥鰍、花卉苗木、特種毛皮動物等產業聯合社,帶動農村現代產業體系形成規模、突出特色,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讓廣大農民通過合作組織持續增收。
四是重點培育8種類型科技小農場,帶動一批農技人員、大學生村官、技能型農民爭當農場主,變就業為創業。引導農民通過資金入股、土地使用權和技術參股等方式,促使資源向企業和種植大戶集聚,推動黑林獼猴桃基地等5個特色農業基地、石橋蘆山流域開發等百個百畝小農場建設,迅速彰顯科技示范特色。在全縣區重點培育發展特種水產、特色園藝、精品糧油、規模畜禽、毛皮動物、林農復合、專業育種、科學實驗等8種類型小農場,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益,加快農民創業增收,提前實現農村居民收入倍增計劃。
五是提升五項功能,加快園區提檔升級步伐。
其一,提升園區土地流轉服務功能。建立土地流轉交易市場和信息平臺,為園區提檔承包經營權流轉打造信息順暢、運轉高效的服務體系。完善縣區級土地流轉服務站功能,確保流轉農戶持有合法手續,及時獲得土地流轉金。新增農村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14家。
其二,提升園區農技人員服務園區或園區企業,領辦科技小農場18個農技服務中心建設資金800萬元,改擴建基層農技推廣機構12個、區域中心服務機構6個,提升檢驗檢測、農業技術推廣、災害預警、農業科技培訓等功能。
其三,提升園區農業信息服務功能。建立并完善縣區農業信息中心,配備專業人員,加強網站的管理維護。加大園區品牌營銷力度,拓寬信息收集渠道,提供生產技術、產品推介、政策咨詢、市場價格、專家門診、招商引資等信息。
其四,提升園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功能。加強對園區農產品監測,提高產品的信用度和知名度。整合縣區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和鎮農技服務中心成立監測站或采樣點,形成全縣區農畜水產品的檢驗檢測網絡。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測制度,重點放在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和生產交易三個環節。爭創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各一個。
其五,提升園區營銷功能。依托園區,堅持農產品市場新建與改建相結合,重點建設花木市場、泥鰍交易市場、果蔬批發市場、海產品交易市場等交易平臺,基本形成以園區各類市場為核心,以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為骨干。以各鎮農貿市場為基礎,與國內外市場相銜接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鼓勵農村運銷大戶、流通能人牽頭組建各類農產品運銷公司,形成較為順暢的農產品流通銷售網絡。鼓勵雅仕農場、沃田藍莓等龍頭企業探索產品直銷和專業門店配送。啟動連鎖商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試點,形成帶動效應。
三、 具體措施
結合我縣區實際和園區發展情況,將繼續加快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強化推進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