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慧+李士明
摘 要:人文精神是醫學教育的靈魂,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和關愛生命,它反映了人類對生命的根本態度。醫學的不斷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培養“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醫學專業人才,需要提高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質量。文章分析醫學人文精神的內涵與醫學人文精神的建構原因,并從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養醫學生健全的人格品質、把人文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構建合理的人文課程體系、提高高校教師的人文素質、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研究醫學人文精神的建構途徑。
關鍵詞:醫學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精神;醫學人才;思想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12;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2-0016-02
醫學是一門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科學。我國的傳統醫學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門科學,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唐代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堪稱開啟醫學倫理道德的先河。然而,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在享受醫學技術提供的服務的同時,也對醫學的非人性化趨勢提出越來越多的批評。當前醫療服務業出現的醫德失范及醫患矛盾現象,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部分醫療服務人員人文精神缺失,醫學院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下,加強醫學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鍛造醫學院校大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拔覀兛吹牟皇遣?,而是病人”,這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從醫生涯中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一、醫學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是醫學的核心價值,醫學人文精神就是以病人為本的精神。醫學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醫學領域的體現,它是一種關心人、尊重人,要求重視人的價值,主張實現人的平等和自由的倫理觀。醫學人文精神是對人的生命尊嚴、生命質量和生命價值的維護與關注,也是對醫療服務行業人員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醫學只有具有人文精神的本質內涵,才能成為人的醫學。然而,古已有之的醫學人文精神,到今天不是發展了,而是開始出現斷裂。技術至善主義的盛行,幾乎遮蔽了醫學的人文精神;醫療服務中的功利性色彩,幾乎吞噬了醫學的人文光芒;只看病不看人的醫療態度,幾乎驅散了醫學的人文關懷。于是,醫學上出現了重治療、輕預防,重科技、輕人文,重生命數量、輕生命質量等扭曲現象。人們對醫療服務的種種道德詰難,實際上反映了醫療服務質量有悖于人們的人文期待,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表露了人們對醫療服務中人文精神的急切呼喚。
二、醫學人文精神的建構原因
1. 醫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指導
在中國古代,醫學被稱為“仁術”,醫生被譽為“仁愛之士”。近代醫學人文精神強調重視人的價值和生命的尊嚴,強調人的權利。自醫學誕生以來,醫學人文精神就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引領和支撐著醫學的發展。醫學的目的是救治病痛和關愛生命,沒有醫學人文精神的指導,醫學不能稱之為人的醫學。仁愛救人不僅是中國古代醫學崇尚的基本原則,也是現代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William Osler)說:“醫學是一種專業,而非一種交易;是一種使命,而非一種行業。”當今醫學出現“技術化”“市場化”和“功利化”等不良傾向,因此,亟須醫學人文精神的指導。如何正確對待和應用科學技術,同樣需要醫學人文精神的指導。
2. 人文精神的缺失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自古以來,醫學就一直被認為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門學科。晉代楊泉說:“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边@不僅揭示了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的核心價值,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F代醫學更需要注重人文精神,不僅要面對患者的軀體,還要面對他們的心靈。隨著社會迅速發展,各行業競爭激烈,人們的心理壓力增大,人們更加需要健康的身體,也更注重身體的健康和生命的價值。救死扶傷本是醫生的神圣職責,但在醫學人文精神缺失的情況下,醫療行業出現“醫德失范、人文衰微”的現象,職業性的冷靜可能演變成人文性的冷漠,導致醫患關系緊張。醫學人文精神是醫者的品質和社會責任,無論置身于怎樣的環境都必須堅守。
3. 醫學院校人文教育現狀令人堪憂
醫學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業,尤其需要人文精神。因此,醫學生除了應當學習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當具有豐厚的人文科學知識。醫學的結構就如一個“人”字,一邊是技術的醫學,一邊是人文的醫學。沒有人文的醫學,就不是人的醫學。醫學教育在強調醫學科學精神的同時,更要注重醫學生的理性自覺、社會責任和道德情操教育。要通過教授醫學人文知識,塑造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另外,醫學院校還要通過提高現有專業教師的人文素質,加強教學實踐活動,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醫學教育中開設有足夠的人文社科類課程的院校數量較少,不少醫學生對人文社科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更顯示出構建醫學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醫學人文精神的建構途徑
1.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醫療活動關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必須注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推進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并使之融入醫學教育和實踐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仁”,理學思想倡導“人文”,其內涵都體現了尊生、愛人、重義輕利等人文精神。醫者當有仁愛之心,方可擔當治病救人之重任。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有“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的論述,唐代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也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在技術至善主義盛行的今天,我們更要注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使培養的醫學人才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健全的人格品質。
2. 培養醫學生健全的人格品質
醫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是塑造醫學人文精神的基礎和保障。在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塑造過程中,高校教師必須遵循醫學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規律,讓醫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進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和個性特征。要通過素質教育,實現對醫學生健康的心理、正確的價值取向、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諧的人際溝通能力、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等的培養;要通過生命教育,實現對醫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等良好品質的培養。
3. 把人文精神融入校園文化
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院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活潑的大學校園文化有助于凝練和塑造醫學生的人文精神,而醫學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在大學校園文化活動中得以展現。因此,在當今醫學人文精神缺失的情況下,醫學院校進行醫學科學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推進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讓醫學生的人文精神融入大學校園文化活動中,鍛煉醫學生的堅強意志,培養醫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醫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 構建合理的人文課程體系
開展人文教育,是塑造醫學人文精神的途徑之一。針對當代醫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醫學院校必須開設足夠的醫學人文類課程,以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鍛造學生的人文精神。在構建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時,要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實效性。要把人文知識整合、滲透到醫學教育中,加強醫學生對人類生命、死亡及生存意義等方面的理解。建議將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法學、醫學社會學等列入醫學人文必修課程,建議將大學語文、哲學、美學、藝術、人際溝通等列入醫學人文選修課程。
5. 提高高校教師的人文素質
高校醫學專業課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對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有很大影響?,F在醫學專業課教師的人文素養,基本上是在生物醫學模式思想指導下培養出來的,其本身的人文素養也有待提高。醫學院??梢酝ㄟ^進修學習、在職培訓和觀摩教學等途徑,對醫學專業課教師進行人文素質培訓,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和開展人文教育的能力。要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蘊含在專業課中的人文內涵,在專業課教學中自覺地做到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不僅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給學生,更要把職業道德和人文理念教給學生。
6. 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社會實踐活動
豐富多彩的人文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加強對醫學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醫學院校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醫學生積極參加服務社會、奉獻祖國的實踐活動,鼓勵醫學生志愿參加社區及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和各種義診活動,讓他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了解國情和社會,加強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和思考,增進對生命的尊重、敬畏和關愛,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提升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將醫學人文素質內化為醫學人文精神。
四、結束語
總之,醫學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門科學。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在享受醫學技術提供的服務的同時,也對醫學的非人性化趨勢提出詰難。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換,醫學需要人文關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全社會必須攜手努力,共同促進醫學人文精神的回歸。醫學院校承擔著培養醫學人才的重任,必須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塑造醫學生的人文精神,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醫學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醫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它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醫學科學精神和醫學人文精神于一身。沒有科學精神,醫學技術就不能發展進步;沒有人文精神,醫學就不能稱之為人的醫學。醫學科學精神和醫學人文精神,既不可或缺也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只有比翼齊飛,醫學才能真正發揮“除人類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俊,陳淑娟,王萍,王旭.醫學人文教育與高等中醫藥人才培養[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08).
[2]賀文閣,高明奇,張訓巍,姚江.試論高等醫學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及培養途徑[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03).
[3]孫鵬.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研究[D].第三軍醫大學,2012.
[4]趙珺,蔡鄭東,徐逸萍,卓冬蘭.從大學精神的演進淺評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人文主義復蘇[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04).
[5]王英姿.關于高等醫學院校實施人文教育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02).
[6]陽天明.高等醫學院校加強大學生人文主義思想教育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