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瑞+郭靜
[摘要] 目的 探討口腔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治療中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口腔頜面外科患者65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3例,對照組32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口腔護理干預。觀察組接受個性化口腔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及傷口愈合情況、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9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1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滿意率為81.8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88%,兩組總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2.1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Ⅱ期愈合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個性化口腔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治療中療效顯著,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及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Ⅰ期愈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個性化口腔護理;口腔頜面外科;護理滿意度;愈合率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20-01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ndividualized oral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65 cas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ound healing,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9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8.13%),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1.82%,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1.88%),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12%,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8.1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rate of healing in stage Ⅰ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ate of healing in stage Ⅱ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oral nursing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and efficacy of nurs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rate of healing in stage Ⅰ.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rsonalized oral nurs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Nursing satisfaction; Healing rate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逐漸提高了對口腔護理質量的要求,以往的口腔護理干預措施,存在疼痛明顯、清潔不徹底而使感染機率上升,易導致傷口裂開、出血的明顯缺點,越來越不能滿足患者的要求[1-2]。口腔護理是基礎護理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結束之后,由于手術的刺激,患者的免疫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使口腔自潔功能受到限制,長此以往就可能產生一些并發癥。所以,對于頜面外科術后患者的口腔護理是十分必要的。相關研究發現[3],個性化口腔護理方法在口腔頜面外科患者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可提高口腔護理的安全性、專業性及有效性。本文選取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口腔頜面外科患者65例,進行不同方法護理,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相關經驗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口腔頜面外科患者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齡32~65歲,平均(41.13±6.39)歲。將以上入選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3例,對照組32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32~64歲,平均(41.57±6.41)歲。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32~65歲,平均(40.98±6.17)歲。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口腔護理干預,對患者住院環境、用藥及飲食等方面進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接受個性化口腔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口腔護理干預措施之前,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評估,包括口腔、呼吸道情況及患者對口腔護理干預措施的耐受程度等,以評估結果為依據,為患者制定科學有效的、個性化的口腔護理措施。具體包括:(1)個性化選擇口腔護理液。傳統口腔護理中,在口腔護理液方面,往往對患者的口感需求不夠重視,如臨床上較為常用的高錳酸鉀、呋喃西林溶液,存在顏色較深的特點,部分患者在心理上難以接受[4,5];生理鹽水溶液,其存在味咸的特點,在使用生理鹽水之后,患者經常會出現口腔干燥的不適感。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所在醫院為口腔頜面外科患者應用了一些新型的、患者反響良好的口腔護理液,如0.5%聚維酮碘溶液、復方氯已定含漱液等,其口感較好、顏色適宜,易被患者接受。此外,適當應用低溫口腔護理液,以緩解術后切口疼痛。(2)對于頜骨骨折患者、頜間固定患者,其張口受限、咬合關系紊亂,且不可強制性張口,難以將器械深入口腔內進行操作。針對這些問題,對槍狀鑷、額鏡等五官科器械進行靈活運用,或使用棉簽,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操作方式,彌補了擦拭法的局限性,實現了有針對性的口腔護理,且所有患者均可耐受。(3)對于舌癌患者來說,其吞咽功能一定程度上在術后受損,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口腔沖洗時,可采取邊沖洗、邊吸引的方法,護理人員的動作要輕柔、負壓也不宜過大,以避免由碰到手術切口而引起的疼痛。
1.3 療效評價[6]
顯效:患者口腔頜面損傷完全恢復,行皮瓣修復的患者皮瓣完全成活,且未出現術后感染、紅腫及其他并發癥;有效:患者口腔頜面損傷明顯有所好轉,行皮瓣修復的患者皮瓣大部分成活,且術后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無效:治療前后,患者口腔頜面損傷情況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護理滿意度評定[7]
采取本院自制臨床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對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滿意度進行評估[5],分值為0~100分,將其分為四個等級:①非常滿意:評分在90分以上;②滿意:評分在80~89分之間;③一般:評分在60~79分之間;④不滿意:評分不足60分。臨床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及傷口愈合情況:傷口愈合分為Ⅰ期愈合、Ⅱ期愈合。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PS 15.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9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為81.8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8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2.1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高于對照組,Ⅱ期愈合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由于口腔領面外科手術涉及到的面部器官較多,且解剖關系復雜,術后容易產生傷痕、畸形,甚至引起一些面部功能障礙,此外,患者在外貌、語言等方面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大多患者術后均會伴隨著一定的焦慮、緊張、害怕、自卑等負性心理,對術后傷口的恢復造成一定影響,此外負性情緒的產生,又容易誘發口腔潰瘍,形成口臭、厭食等癥狀[8-10]。口腔是各種細菌非常容易滋生的場所,口腔本身的溫度就是滋生細菌的溫床。常規的口腔護理雖然也能達到去除口腔細菌的目的,但由于醫患之間缺乏溝通,護理人員對患者口腔的了解不夠深入,而導致患者在護理期或護理后出現感染的癥狀,或護理后出現復發的癥狀,甚至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在口腔護理的過程中融入人性化的護理方法,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口腔頜面外科(Q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以外科治療為主,以探討與研究面部軟組織、口腔器官、頜面諸骨、涎腺、顳下頜關節、頸部相關疾病的預防方法、診斷方法、治療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門學科。在口腔頜面外科領域之中,口腔護理是主要的護理技術之一,口腔護理的效果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起著直接的影響[7]。然而,傳統的口腔護理干預措施,存在疼痛明顯、清潔不徹底而使感染機率上升及易導致傷口裂開、出血的明顯缺點,越來越不能滿足患者的要求,臨床亟需一種更為有效、科學的口腔護理干預方式[11-12]。
隨著口腔解剖學的發展、對口腔功能認識的不斷提高、“以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不斷推廣,個性化口腔護理干預模式在口腔頜面外科領域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多項研究報道指出,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口腔頜面損傷后傷口及口腔功能有良好的影響[13-15]。針對患者口腔內環境的改變及其特殊口腔外形的增加,護理人員對口腔頜面外科患者實施口腔護理時,在充分考慮護理效果的同時,也要重視患者的舒適感受,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9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1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滿意率為81.8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88%,兩組總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2.1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Ⅱ期愈合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口腔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術后治療中療效顯著,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及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Ⅰ期愈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紅漩. 口腔領面外科手術后感染因素及護理對策[J]. 吉林醫學,2014,(3Z):5303.
[2] 黃春珍,李琳娜,陳少妹,等. 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負性心理情緒的影響[J].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7):74-76.
[3] 邵明芳. 臨床護理路徑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9):268-269.
[4] 張芳.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口腔頜面損傷后傷口及口腔功能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2):86-88.
[5] 張儼.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口腔頜面損傷患者恢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5,12(30):85-88.
[6] 曾小琴. 個性化口腔護理方法在口腔頜面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8):461-462.
[7] 袁平麗. 探討個性化口腔護理干預在口腔頜面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0):90-92.
[8] 趙菁,趙樹娟. 綜合護理服務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5,(3):254-269.
[9] 苗海燕.淺談人性化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求醫問藥,2013,6(11):277-278.
[10] 霍秀英,程燕波. 口腔領面部腫瘤患者術后臨床整體護理效果探討[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3):96-98.
[11] 李玉紅,商建濤,郭艷,等. 領面外科術后患者中不同口腔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醫學裝備,2014, 11(52):7-8.
[12] 吳冬平. 整體護理路徑對口腔領面外科術后的影響[J]. 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6,3(1):42-43.
[13] 張小紅. 在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工作中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1):128-129.
[14] 譚秋紅.人性化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2012,3(7):218-219.
[15] 潘艷麗. 研究人性化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工作中的實施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6,1(7):73-74.
(收稿日期: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