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思維和技能的強化,是高職教育的核心指標,而導師制則是高職院校教育的主流方向,更是鍛煉內部學生創新技能的理想化路徑。筆者的任務,就是在充分強調高職院校培養內部學生創新能力的現實意義基礎上,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探討論證高職導師體制之下進行內部學生創新技能培養的可靠性實踐舉措,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人員作為參考之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導師體制;創新能力;培養實踐
一、前言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要求,作為高職院校要首當其沖,即在確保持續推動產學研交互式融合進程的基礎上,鼓舞更多企業與科研院、高職院校合作創建研究開發部門,產業技術聯盟等組織。目的是開創出創新的大環境,使得高職院校能夠竭盡全力地培養出創新素質和技能兼優的不同專業人才。至于高職導師制度下培養學生個體創新技能的具體實踐應用細節,將具體如后續內容所描述。
二、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現實意義
創新能力,實際上就是憑借已學知識和理論,在各類實踐活動之中持續開發出具備經濟、社會、生態價值的全新發明技能。而高職院校存在和競爭發展的主流途徑,就是為各類產業升級轉型和企業技術創新開發,提供一定數量和質素的發展、復合、創新型技術人才。所以說,高職院校非常有必要不斷加大對內部各類專業學生創新技能培養的重視力度。
三、高職院校導師體制下進行內部學生創新技能培養的實踐舉措
所謂導師制,實際上就是一類教育體制,其價值地位幾乎和學分、班建制度持衡。實際上導師制主要起源于19世紀牛津大學,其核心特征就是有助于持續拉近師生關系。作為導師,其不單單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性學習,同時還要教會他們今后如何更好地生活與工作。我國引入該類體制的時間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時代進步,如今高職院校開始紛紛引入導師制度。至于導師制下高職院校完成學生創新技能培養使命的有關實踐處理細節將表現為。
(一)鍛煉學生的自學技能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與漁,高職院校在設計學生創新技能培養方案期間,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發現、了解各類問題,保證掌握必要性研究技巧和特定產品設計的流程。如督促學生進行各類相關性的知識學習和資料檢索整合,保證他們可以實時性強化對本專業和知識的熟悉度,順勢創建起健全形態的知識體系,鍛煉所需的自學能力。長此以往為日后他們創新素質提升,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快速發現和解決問題等能力培養,奠定基礎。
(二)科學性確認課題選擇方向
在進行課題選擇期間,導師務必要保證迎合學生興趣,即確保在秉承課題自行選擇理念的前提下,客觀性驗證評估單位學生的知識水準與科研實力,進一步選取一些迎合專業和生活實際狀況的課題內容,使得學生經過長期拼搏之后順利貫徹預設的目標,進一步強化學生終身學習的自信心。如在研究活動布置環節中,導師要積極發揮其應有的點撥效用,即鼓勵學生全面開拓自身思路與想法的同時,以學生為中心進行他們更多的創新潛能挖掘。
(三)加大創新實踐中心的影響效用
在確保前期設計工作處理完畢之后,導師要做到將各類優質化成果進行全面性推廣,使得中心的學生可以發揮適當的榜樣示范作用,并帶動所有學生自信心的樹立結果。需要注意的是,中心人數相對有限,導師有必要將其作用點進行有機凸顯的基礎上,悉數發揮其具體的影響與示范效用。如選擇將一切設計類文件擺放在課堂之上進行深入性講解,將設計的產品直觀性地向學生呈現,令他們能夠及時獲得啟發并朝著特定方向持續努力上進。與此同時,導師還應該考慮將自學方式和內容融合創建為一類體系,使得特定專業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利用圖書館等資源,進一步衍生出和諧愉悅的學習交流氛圍。這樣一來,涉及過往被動無目的學習等消極狀況都會順利消除,各類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個體的科研創新能力自然就會全面得到改善。所以說,由點到面的進行推廣,也是創新實踐中心進行自身作用發揮和延展的關鍵途徑。
(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涉及導師體制之下的創新實踐中心,可以說是發現、培養人才的最佳區域,同時更可以保證高效率地落實因材施教目標。在創新實踐中心內部,作為導師要保證持續拉近和學生內心距離的同時,積極校驗評估個體的實際應用技能、鎖定他們的興趣愛好與專長,為后續因材施教提供方便。如面對一些具備高超領導技能的學生,教師可以考慮盡量多地為他們提供領導項目;針對一些科研實力相對理想的學生,要實時性進行指導,輔助他們真正步入科研的道路;對于一些文筆卓越的學生,可以盡量多地為他們安排文字方面的事務。歸結來講,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教師務必要保證付出一定時間精力的前提下,進行單位學生悉心觀察與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便是導師導字重要性的具體體現,更是高職院校學生創新技能鍛煉的必由之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導師制始終是高職院校教育的主流發展方向,而創新、創業則是高等教育的具體目標和重點,所以說,全面處理好導師體制、學生創新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高等職業院校必須進行持久研究的課題內容。基于此,各類高職院校要保證結合相關專業教育特征,進行各類學生積極主動性激發,具體就是在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基礎上,持續鼓勵和支持每個學生進行創新,使得飽含實用價值和可操作性的產品得以快速培育;再就是加大服務教學控制力度,切實提升其整體性教學水平。不過高職導師制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的路程還有很遠,希望日后有關院校導師能夠不斷努力,開發設計出更加理想化的教育培養方案,真正為各類行業培養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蘆峰.高職院校實行新生導師制的實證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1,33(26):78-94.
[2]李莉.基于項目實訓的高職院校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26):155-177.
[3]李敏秀.提升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9(27):114-123.
作者簡介:
邵明偉,男,碩士研究生,講師,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和學生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