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笑+劉蓓
【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壓力逐漸增大,政府大力宣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并且在“互聯網+”號召下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推向了高潮。現在大學生就業觀念發生了改變,大學生畢業后進行創新創業數量也明顯增加。但大學生創新創業在金融服務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針對這問題,提出了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大學生;金融服務
1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
1.1 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壓力增大。最近十年,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我國整體經濟形勢呈現下滑趨勢,2007年我國GDP增長率為14.2%,而到2016年GDP增長率為6.7%,可以這么說我國經濟增速進入了新常態,而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會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國應屆大學生畢業人數卻呈現增長趨勢,到2017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人數為795萬人,打破了新的全國高校畢業人數的記錄。這造成社會人才需求不足與大學畢業就業期望值較高的矛盾,甚至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從總體來說,我國宏觀就業壓力比較大,這也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1.2 大學生就業觀念發生了改變。這幾年政府大力宣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進入新常態,加上這幾年“互聯網+創新創業”比賽的推廣,很多大學生就業觀念發生了轉變,社會創業風氣慢慢形成。根據調研,在校大學生能夠接受畢業后進行創業的比率為73%,畢業后打算創業的比率為29%。這些想創業的大學生只是創業意向強烈,并沒有很明確的創業計劃和目標。
1.3 大學生畢業后進行創新創業數量明顯增加。由于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等因素,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特別是畢業后都有創新創業的表現。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比率達3.4%,而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比普通本科生的自主創業人數更多。并且這些選擇創新創業的畢業生,他們的創業項目與他們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有一定的相關性,特別是像音樂表演、音樂學以及人物形象設計等藝術類專業的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最高。
2 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
2.1 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政策認識不清。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融資渠道通常有政策基金(包括政府小額擔保貸款和大學生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等)、金融機構貸款、合伙融資、親情融資、天使基金以及風險投資等種類,這些融資渠道的風險和優勢各不相同,大學生在運用這些融資渠道進行融資時要分辨清楚。但根據調查發現,82%的創新創業大學生一點也不了解政府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政策和融資渠道;13%的創新創業大學生聽過政府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政策和融資渠道;只有5%的創新創業大學生比較清楚。
2.2 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力度不強。大學生如果要創業,會考慮到機器設備、店面租金(房租)、原材料價格以及勞動力雇傭成本等方面,涉及的創業啟動資金要數十萬不等,但是省里給大學生創業貸款資金相于學生創業者來說,不管從貸款規模還是從貸款額度來說,都很少,很難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面臨的資金方面的需求。還有少量民間資本會介入一些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項目中,但由于大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管理方式不完善、項目市場前景暗淡以及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等原因,民間資本介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資金額度也非常小,很難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資金需求。
2.3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的考核機制不健全。根據調研發現,目前江西省已經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納入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要工作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及其比賽都有相關的組織部門和相應的制度。但是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的考核機制不健全,特別是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政策,政府的考核內容不完善。江西省每個市縣都有小額貸款支持創業的相關制度,并且這些制度還比較完善。但還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支持制度,這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風險較大、成功率低并且沒有有效的擔保等原因有關,所以政府相關部門也很難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提供金融服務。
3 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議
3.1 加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金融服務的認識。高校要大加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大學生所學專業特點、加強實踐性教育,把高校和社會資源結合起來,培養質量更高的人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由專業人士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政策和注意事項進行講解,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政府關于創新創業政策和金融服務優惠政策,進而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這樣宣傳也能夠整合相關資源,宣講成本也大大降低,提高宣講效率。當然高校也要開設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課題或者培訓,著重對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同學進行培養,以提升他們的企業經營能力,使這些創業學生能夠保障貸款資金的有效利用。
3.2 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力度。根據調查發現,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啟動資金84%都要靠父母長輩的支持。所以政府要專門制定符合大學生創新創業客觀條件的金融服務體系,把貸款程序簡化,降低貸款門檻。并且要建立多渠道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特別是各個高校要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項目,對創業項目可行性強、操作性強的項目,高校要從制度和資金上進行支持。最終把政府、高校和民間資本有機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以政府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為主,高校創新創業基金和民間資本為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
3.3 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考核機制。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涉及到政府相關部門、高校、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以及學生本人等幾個方面,在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力度的基礎上,要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考核機制。政府相關部門和高校要把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落實,每個監控體系都要建立系統化的評估指標。比如政府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關部門有沒有制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政策,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政策有沒有相應的支持措施保障,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資金落實程度和支持額度等評價指標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滿意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而對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到位的政府和高校相關部門,政府要召開大會予以表彰,以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工作,使更多創新創業大學生得到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暉,金利娟.安徽省大學生創業金融支持政策體系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4(5).
[2]成秋如.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加大黑龍江省金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力度[J].黑龍江金融,2016(7).
[責任編輯:田吉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