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成功+趙啟發
摘 要:游戲動畫的出現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給現代人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上的享受,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調味劑。在當前的網絡世界中,人們可以盡情的享受自由、虛幻的世界給人們帶來精神上與心理上的需求。現階段,我國游戲動畫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以三維動漫人物為主,現有的三維技術創作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對于我國游戲動畫行業的發展來說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礎。基于此,本文對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的制作進行了簡單研究。
關鍵詞:游戲動畫;三維人物;模型制作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0-0107-01
動畫這門視覺藝術已經發展了近百年的歷史。伴隨著人體動漫的出現,游戲動畫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代,并以3D動畫為主。游戲動畫中的三維任務模型構建是人體動畫研究領域中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更好的滿足人們視覺上的需求,就應該加強對真實感強度的人體畫面,并保證游戲人物有著較強的靈活運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網民玩游戲的欲望,從而促進我國游戲動畫行業快速發展。
一、游戲動畫研究現狀
游戲動畫三維人物模型的制作重點主要由以下兩點組成,一是人體運動控制技術,二是人體造型和皮膚變形技術,這對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的制作工作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①。人體造型與皮膚設計都是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在制作設計過程中的難點,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常常因為多種原因導致其中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影響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制作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人體的運動是一個復雜過程,要想做好人物模型的設計工作,就應該提升整個人物運動狀況的分析工作,并保證所得出的分析結果具有較高的精準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其次,人體復雜運動還包括了運動全過程中的肌肉變化,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這一問題,就很難將人物的特點體現出來。
二、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方法提出
現階段,游戲動畫三維人物模型在制作過程中主要通過三維MAX和OpenGL技術進行操作。而三維MAX技術主要通過多邊形進行建模操作,從而提升整個建模全過程中的真實性。但是這種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②。而OpenGL操作技術相對簡單,但是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導致人物的真實性較差,嚴重影響游戲的效果。直到Poser模型制作方法的出現可以有效的將其他兩種方法中存在的缺點進行優化,從而保證模型制作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二)制作方法驗證
人物皮膚與骨骼的模型的制作與其他人體建模軟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Poser軟件本身有著豐富的人體資料庫,在制作人體模型時,可以根據其中所包含的數據信息制定,并根據游戲的需求進行適當的需求,從而保證所設計出來的模型可以更好的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模型的有機結合主要將三維模型提出來,并根據模型自身特點進行數據整合、分析,并從手臂開始進行模型制定,之后再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模型重心繪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設計出來的模型具有較高的精準度。在模型結合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維藝術的體驗結果進行操作,并提高對網民視覺藝術與共享性重視,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一項全新的人物模型設計方案;最后,通過三維動畫中的人物模型制作手法動作來實現人物的三維運作,從而提升對網民視覺、感官上的沖擊。手語動作主要以骨骼為基礎進行運動設計,并根據不同關節的特點進行活動點設計規劃,找出每個活動點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為幾點自由活動打下良好的保障基礎③。對于皮膚模型來說,其在運行設計過程中,還要做好不同關點之間皮膚變化的分析工作。
三、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計算機技術水平逐漸提升,并在游戲動畫人物設計中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實現骨骼皮膚雙重模型的控制運動,并將其進行二者分工的進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物在運動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在表達人物骨骼結構時,可以通過拓撲結構的形式進行表現,擴大人物在指定空間運轉的靈活性,更好的滿足網民在玩游戲時的需求;加強對皮膚細致化的處理,并從各個環節中來實現人物模型設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物在運動過程中有著完整性與真實型的特點,從而激發網民的玩游戲的積極性,促進我國計算機動畫行業快速發展④。
四、總結
本文對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的制作進行了簡單的研究,文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國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游戲動畫中三維人物模型的制作的研究。
注釋:
①錢鯤.動畫領域的面部動畫生成方法[A].中國職協2014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4:08.
②陳滔滔,江曉宇,溫佩賢,楊林,杜曉榮.基于Web3D的人臉模型定制系統[J].系統仿真學報,2014(02):382-388.
③沈博,祝勇,劉曉敏,戚曉艷.基于OSG與粒子系統的氣候特效模擬研究[J].軟件導刊,2013(11):96-98.
④周冬,邵敏之.三維真實感角色動畫中運動模糊感知的實驗研究[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16(04):393-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