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勝
摘 要:針對民辦高校中的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分析現(xiàn)狀和原因,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基于實踐育人的視角,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實踐育人;藝術類;大學生黨員;任務驅動;長效機制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新領域,而民辦高校中的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一直是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關注的重點。
一、民辦高校藝術類大學生黨員隊伍的現(xiàn)狀和問題
民辦高校的學生黨員隊伍整體是不錯的,絕大多數(shù)都能較好地發(fā)揮黨員作用。但是對照“兩學一做”的標準,有些藝術類學生黨員還是有差距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理論學習的自覺性不夠,政治敏感度不高。
2.對“兩學一做”的理解不深,特別是在“做”的方面主動性不夠。
3.在亮出黨員身份上積極性不夠,在發(fā)揮作用方面的整體氛圍不夠濃厚。
二、存在問題原因的簡析
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可以說是多方面的,與藝術類學生黨員的個性特點、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等方面都有一定關系。
1.藝術類學生對理論(包括基礎理論、專業(yè)理論和政治理論等)的學習方法普遍欠佳,學習習慣普遍較差,對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理解不深,造成了對理論學習的熱情缺乏。
2.學生黨員自身并不知道怎樣發(fā)揮作用,不知道怎么做、如何做,甚至沒有組織的安排而不好意思去做。對學生黨員的考核評價體系,要么是大而全的綜合素質測評,要么缺乏客觀性和操作性,很難發(fā)揮激勵作用。
3.基層組織在學生黨員教育活動方案的設計上還不夠周密,對理論學習活動強調得多、檢查得多,對實踐活動的策劃安排得少、效果評價得少,實踐育人的氛圍不夠濃厚。
4.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形勢的變化,對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組織觀念、價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等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幾點思考和建議
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以實踐育人為導向,推行學生黨員星級制,進一步強化藝術類學生黨員意識,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履行義務,接受師生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黨員作用。它的主要意義在于:
1.拓展黨建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教育管理機制,為基層黨建工作增添有效的抓手。
2.有效激發(fā)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充分發(fā)揮黨員主體作用,形成濃厚的實踐育人氛圍。
3.建立學生黨員考評新形式,對學生黨員實施有效的教育、監(jiān)督和評價,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四、探索推行學生黨員星級制的做法
1.提早培育。
(1)從入黨積極分子開始抓起,為他們制定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委派實踐任務,讓入黨積極分子在系列實踐活動中提高黨性修養(yǎng)和思想認識。
(2)抓少數(shù)、抓關鍵。入黨積極分子的基數(shù)大,若將基層組織有限的人力和資源,投入到全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育中,會有很大困難,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發(fā)展學生黨員的程序上,區(qū)別于發(fā)展對象,創(chuàng)造性的增設“學生入黨重點考察對象”環(huán)節(jié)。
(3)分層次、有重點。集中資源和精力,為每一名“學生入黨重點考察對象”量身訂制培養(yǎng)計劃,經(jīng)過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實踐鍛煉和“作用考評”,實行精細化培養(yǎng)、能進能出的機制,準確地進行擇優(yōu)選拔和培養(yǎng)吸納。
2.任務驅動。搭建大學生黨員責任的踐行載體,讓大學生黨員有事可做、有事必做、有事會做。比如,實行“黨員互助組”,由學生黨員任組長,吸納一名入黨重點考察對象和一名學業(yè)困難學生,通過開展互幫活動實現(xiàn)共同進步;推行“文明寢室終極責任制”,把學生黨員和入黨重點考察對象分配到每個學生寢室,且寢室長只能由他們擔任,讓他們在學生文明寢室建設中擔負終極責任;舉辦大學生成長論壇,組織高年級黨員與低年級學生現(xiàn)場對話,增強學生黨員的示范作用;每年開展“幾個幾”活動,如讀幾本書、幫幾名同學、參加幾次志愿服務活動、擔幾份責任等。
3.效果檢驗。
(1)考評對象:學生黨員、重點考察對象。
(2)考評等級:一至五星級(按百分制核定)。
(3)考評指標:學生測評(40%)、教師評分(40%)、學院評分(20%)。學習成績排名在班級30%以后、不及格課程超過兩門以上、有嚴格違紀的,考評定級為一星級或不合格。對有突出貢獻的、有失責情況的,作為學院評分時進行加減分的依據(jù),其中院級及以下的榮譽和獎勵不作為加分項目。
(4)考評程序:個人述責、教師評分、學院核準、公示定級。
(5)結果運用:考評為一星級及以上的重點考察對象,才能列為發(fā)展對象辦理入黨手續(xù),否則繼續(xù)培養(yǎng)考察或取消重點考察對象資格;考評為二星級及以上的預備黨員,才能辦理轉正手續(xù),否則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考評為三星級及以上的黨員,才具備評獎、評優(yōu)的資格。考評情況和結果要填入考評登記表,并存入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檔案。
4.注重實踐平臺和配套制度建設。
(1)建立院級“學生黨員服務站”、“學生黨員活動示范中心”等,將其作為學生黨員星級制的有效載體。
(2)健全完善與之配套的學生黨員活動積分卡等制度,定期進行檢查、總結和點評,引導學生黨員比進步、比貢獻。
(3)不斷優(yōu)化量化考評體系,統(tǒng)一標準,明確責任,嚴格程序,確保考評工作便于操作和執(zhí)行。
(4)樹立典型,加大宣傳,形成良好的實踐育人氛圍。
參考文獻:
[1]張朝霞,王丹.推行大學生黨員積分卡制度創(chuàng)新黨員考核機制[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2(2):131.
[2]張慧春,矯興艷,趙玉英.基于實踐育人的大學生黨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探索[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7):56-61.
[3]佚名.習近平同志關于實踐育人系列論述的鮮明特征與寶貴價值[z].南湖新聞網(wǎng),2014(8).
[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z].教思政[2012]1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