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律
【摘要】從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國家的中小型企業開始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迅猛的在各地發展了起來,同時使各個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工作崗位,緩解了就業的壓力,同時大力發展了科技創新,使科技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不過這些企業大多數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融資困難,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這些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的本身、金融機構、還有來自政府的因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將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對策來解決。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信用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現狀
在我國,由于融資的途徑比較少、融資的結構設置不合理并且規模不夠、資金本錢高、權益資本又太少,致使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具體的現象如下幾個方面。
金融機構:一般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貸款的要求和成本都太高,一般這些企業的成本小、規模小,同時利潤也比較小,這時同那些大型企業比,以相同的放貸程序和環節會使金融機構的成本和利益比例發生變換,不利于金融企業,致使金融企業更愿意將貸款放給大型企業。從調查得到的數據分析可看出,放貸給大型企業時,它需要的運作費只占總投資的0.4%,而放貸給小型企業,該比例會漲到2.6%,因為中小型企業的總投入少,而管理費用卻不比大型企業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放貸給中小型企業的積極性。由于金融機構的這種側重,將會實行一些方案來避免壞賬的發生率,這樣就進一步限制了給中小型企業的放款。給中小型企業放款還面臨著高風險的投入,而且獲取的利潤還不高,這些都是更愿意放貸給大型企業的原因,從而冷落中小型企業。就金融機構而言,同類的金融機構之間存在的競爭壓力較小,如果能制定一些方案使這些機構間的競爭壓力,使各個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貸款方,這樣促使金融機構在競爭的壓力下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屬性,促進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均衡發展。不完善的金融體系和錯誤的調節措施是這些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存在自身的局限性。由于中小企業領導對融資問題認識的不足,容易導致他們做出不利于企業的錯誤決定,從而使外部融資走向失敗的結局。這種認知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對風險承擔能力的認知,一是不顧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基礎盲目的進行擴張,二是害怕承擔風險而過于保守錯失擴張的良機。這兩種錯誤的認識都可能使企業走向滅亡。前一種由于不合理的擴張,增加整個企業的樂觀,但是這種樂觀是盲目的,沒有切合實際的考慮,這樣往往會忽視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被主觀情緒支配;后一種是容易夸大所面臨的問題,在機遇面前畏首畏尾,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并且會在做決策時擴大負面情緒,影響企業的前進。
這兩種都會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進程。除此之外,這些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不一定非常專業,這些人的財務管理能力并不是很高,這種情況下可能出現債務問題超過了企業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圍,容易使企業產生信譽問題,使公司的信譽降低,而金融機構對這些信譽有問題的企業會提高借貸門檻,增加了信用風險成本。據有關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企業難以維持自己正常的運行,在經營了幾年后就難以繼續維持,走向了推出市場的局面,這充分表明,這些企業并不如大型企業運行的更加穩定,很容易倒閉或者歇業,這樣的局面經常將中小企業推向不利的形式。還有這些企業存在的財務問題,做出的賬務信息出現差錯,這樣在向金融機構貸款時會出現問題造成貸款困難。除了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金融機構的自身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社會服務體系的不完善,還有一些融資活動設置不符合正常規律的因素。
二、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將銀行作為主要位置,實現融資體系的完善
金融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應該是銀行,并將其作為主要融資目標,把民營銀行和互助銀行作為主要的發展對象。民營銀行的所依的理論依據一般是根據正規的經濟理論效應,它對政治的影響力不大,使得這些銀行可以全力的研究如何激發金融市場的潛能并發掘其潛在價值,同時開發它的空白領域,我們這次談論的中小企業就屬于這個范疇。隨著政府放寬民營銀行開行的要求,并加大了對他們的扶持,將盡大可能的解決一部分中小企業融資是所出現的問題。解決融資問題的解決辦法會有很多,除了有意鼓勵民營銀行的發展,還可以為各地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發展方向,這些機構和中小企業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靈活易操作、所需的運營成本不高等優勢,除了這些優勢,還有他們的性質也是特別相似,另外這些地方性的機構有其濃厚的地方特色,這樣更加適合這些金融機構的發展,促進中小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共同發展成長,使中小融資的發展更有活力。為了使其的融資體系發展的更加健全,除了積極扶持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機構,同時讓民營銀行發展為主要的機構,這樣對金融機構的其他發展方向的開闊都有積極的影響。與大企業在經濟發展中信譽等級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高不同的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信譽低,在向金融機構貸款時出現被拒絕的情況,因為這些金融機構害怕承擔太大的風險,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困難,為了排除這些風險的影響,需要民營銀行研究出一些更適合兩方發展的業務產品,積極推廣新的產品,并探索出一套更有利于雙方共同發展的信貸方式,積極的利用金融機構的優勢解決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二)將企業作為革新的中心,提高其財務能力
從中小企業自身來看,通過研究企業所面臨的問題,發現需要優化這類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這些企業關于財務的制度制定的有些欠缺,在實際運行時容易出現大的問題,甚至直接威脅到企業后期的發展和生存,同時也令向金融機構貸款時不被批準的現象屢屢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企業自身對自己的財務問題進行審查,制定新的相關制度并重新分配它的機構結構,將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作為企業制度的基礎,改善現有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困境。如何才能使企業的財務素養提高,不僅需要改善這些企業的內部制度,還需要積極借鑒大企業的優質成功案例,從自身的需求出發,找到一條適合自身企業的管理方案,付諸實施,從而使中小 企業的發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管理結構。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除了剛才提出的一些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端是: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家族式管理,這種管理模式的劣勢很容易影響企業的發展,應該努力改變這種管理模式,逐漸放棄這種管理模式,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來代替這種舊的管理模式。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財務管理的透明度,減少影響企業信譽事件的發生,使得企業取良好的信譽度,為借貸時創造更多的便利。除此之外,良好的管理模式對一個企業的穩定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些企業仍需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質,合理的整頓產品結構,將市場的規模擴大,去庫存,從而減輕資金壓力,同時靈活運用資金,提高收益,使企業得到正常的運營,逐漸形成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廣納賢才引進新的管理理念,實現財務流程的準確性,堅持誠信原則,加強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操守,逐漸提高中小企業的整體信譽,使中小企業的貸款成功率得到提高。
(三)以服務為宗旨,創建健全的服務體系
只和大力發展和金融機構的合作還不能使中小企業的經營得到更大得發展,因此還需要這些企業聯系社會,同相應的社會服務機構取得密切的聯系。建立這些服務體系還有助于中小企業融資比較難的這一問題得到解決。雖然現在社會中有很多的中介,它們包含會計事務所、審計局等,但是這些中介一般更注重自身的利益,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做出造假賬假數據等行為來換取信任,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這種行為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這不僅會讓中小企業陷入借貸危機,而且更嚴重的后果是受到法律制裁。因此中介堅持以誠信為本,樹立中立的立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選擇這樣的中介機構才可能使企業得到長遠的發展。同時,還需要相關政府部門,中介的管理協會做好監督工作,就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制定相應的信譽評定體系,以此來保證體系的的公平。同時應該從建立完整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出發,通過一定的機構設置擔保基金的體系,保障這一互助的關系,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實施。
三、小結
從全局考慮中小企業融資需要處理的一系列問題,從這些問題入手進行研究,不僅要從外界探索解決的辦法,還要從企業自身尋找導致這一問題的關鍵,根據所面臨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只有從全局出發,考慮來自金融機構、中小企業、甚至來自社會影響的因素,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來適應正常的市場發展規律,著手于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的根本來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融資難這一問題得到解決,使中小企業得到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娜.政府·市場·誰更有效——中小企業融資難解決機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3):194-206
[2]盛世杰,周遠游,劉莉亞.引入擔保機構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基于期權策略的機制設計[J].財經研究,2016(6):63-73
[3]陳子靜.芻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對外經貿,2012(7):122-123
[4]賴誠成.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國際經驗與對策[J].特區經濟,2014(8):11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