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波
河南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 開封 475000
七氟醚與丙泊酚對腹腔鏡子宮全切除患者術中C肽、胰島素及血糖水平的影響
臧波
河南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 開封 475000
目的 探討七氟醚與丙泊酚對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患者術中C肽、胰島素及血糖水平的影響。方法 隨機將62例丙泊酚、舒芬太尼、羅庫溴銨麻醉誘導下接受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的患者分為2組,每組31例。誘導后七氟醚組以吸入七氟醚維持麻醉,丙泊酚組以靶控輸注丙泊酚維持麻醉。術中控制BIS值40~55。分別測定2組誘導前(T0)、手術開始時(T1)、完成手術時(T2)的C肽、皮質醇、胰島素、血糖水平及術后不良反應。結果 T0時間點,2組C肽、皮質醇、胰島素、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T1、T2時間點,七氟醚組C肽、胰島素水平明顯低于丙泊酚組,且皮質醇、血糖水平明顯高于丙泊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中應用丙泊酚維持麻醉,可有效促進胰島素及C肽大量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及皮質醇分泌,降低術中血糖水平,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
七氟醚;丙泊酚;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C肽;胰島素;血糖
2015-01—2016-07間,我院對62例接受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患者分別應用七氟醚與丙泊酚實施麻醉維持,并比較不同麻醉藥物對術中C肽、胰島素及血糖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2例患者, ASA Ⅰ~Ⅱ級。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1)合并有嚴重貧血、急性炎癥、心腦血管、內分泌、呼吸系統、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2)有地西泮和阿片類等藥物濫用史及長期酗酒史、應用激素藥物史。(3)對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史、既往有腹部手術史。 隨機分為七氟醚組和丙泊酚組,每組31例。 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輸注復方乳酸鈉6 mL/kg。監測患者的PETCO2、ECG、HR、SpO2以及BP。接BIS監測儀監測麻醉深度。麻醉誘導:吸氧去氮,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及羅庫溴銨0.9 mg/kg快速誘導。喉鏡明視下置氣管導管,將呼吸機參數調整為I∶E=1∶2,VT處于6~8 mL/kg,維持RR 12次/min。接麻醉呼吸機,開始機械通氣。麻醉維持:七氟醚組行吸入麻醉并且調整VT及RR,確保七氟醚呼出氣MAC 0.7~1.3。丙泊酚組采取靶控輸注丙泊酚,血漿靶濃度2~5 μg/mL。術中根據麻醉深度追加羅庫溴銨及舒芬太尼, BIS維持在40~55。術中根據血流動力學指標及BIS值,調整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濃度。手術結束前30 min停用舒芬太尼與羅庫溴銨。氣腹關閉時停藥。七氟醚組以超過6 L/min氧流量完成脫洗過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術中C肽、皮質醇、胰島素、血糖水平及術后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疼痛、煩躁等)。于誘導前(T0)、手術開始時(T1)、完成手術時(T2)對C肽、皮質醇、胰島素、血糖水平進行測定,并詳細記錄檢測結果。

2.1 2組各個時間點C肽、皮質醇水平 T0時間點,2組C肽、皮質醇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1、T2時七氟醚組C肽水平明顯小于丙泊酚組,皮質醇水平明顯高于丙泊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各個時間點C肽、皮質醇水平比較
2.2 2組各時間點胰島素、血糖水平 T0時間點,2組胰島素、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1、T2時七氟醚組胰島素水平明顯低于丙泊酚組,血糖水平明顯高于丙泊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各個時間點胰島素、血糖水平比較
2.3 2組術后不良反應 2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術后不良反應比較[n(%)]
手術刺激內臟交感神經,通過下丘腦-垂體軸,導致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合成與釋放增多,抑制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及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可發生應激性高血糖,使機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處于應激狀態,從而降低患者的抵御能力,增加過氧化物及氧自由基生成,易導致術后高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風險。而血漿胰島素水平的變化也說明了麻醉作為一種處理因素,對手術應激誘發的內分泌及代謝改變有一定調控作用。應用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維持均具有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患者體動少,血壓和心率更加平穩等效果[1]。七氟醚與異丙酚應用手術麻醉中,均因誘導迅速、術中血流動力學穩定及無刺激性、蘇醒快和安全性高等特點,已在臨床廣泛應用。文獻報道[2],七氟醚麻醉過程中,長時間的手術刺激不僅降低患者糖耐量,同時可伴有胰島素抵抗。而異丙酚由于對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大于七氟醚,可降低皮質醇和兒茶酚胺水平,較好地抑制創傷所致的傷害性刺激對垂體-腎上腺軸的激惹,并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胰島素、C肽分泌增加,有效降低和維持術中的血糖水平[3]。此外,應用靶控輸注丙泊酚的方式維持麻醉,可控性良好,既能達到適度的麻醉,又有較好平穩生命體征的效果。本文結果顯示,T1、T2時間點,七氟醚組C肽、胰島素水平明顯低于丙泊酚組,皮質醇、血糖水平明顯高于丙泊酚組,且2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與徐江葉等[4-5]的報道一致。
[1] 姜愛華,陳林靜,史秀姍,等.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術術患者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32(6):752-755.
[2] Iwasaka H, Itoh K, Miyakawa H, et al. Glucose intolerance during prolonged sevoflurane anaesthesia[J]. 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1996,43(10):1059-1061.
[3] 韓新生,呂建瑞, 薛榮亮,等.丙泊酚靶控輸注全麻誘導時機體應激反應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3,19(6):343-345.
[4] 徐江葉.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對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影響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3):55-56.
[5] 郭翠容,陸立仁,王志強,等.全身麻醉方式對全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6,45(20):2769-2771,2774.
(收稿 2016-12-29)
R614.2+1
A
1077-8991(2017)05-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