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強 宋東奎 郝凱 寇松濤 陳云飛
1)河南禹州市中心醫院(東區)泌尿外科 禹州 461670 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 鄭州 450052
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臨床效果觀察
呂國強1)宋東奎2)郝凱1)寇松濤1)陳云飛1)
1)河南禹州市中心醫院(東區)泌尿外科 禹州 461670 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 鄭州 450052
目的 觀察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61例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2組。對照組(27例)實施一次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觀察組(34例)于術后4~6周行二次電切術。結果 2組病灶數量和腫瘤直徑分布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二次經尿道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能夠有效降低腫瘤復發率,且不會增加并發癥。
經尿道電切;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二次電切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分為肌層浸潤性腫瘤和非肌層浸潤性腫瘤[1]。文獻報道[2],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占75%~85%,可伴有尿頻、尿痛、尿急、排尿困難、間歇性血尿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選取禹州市中心醫院2012-12—2016-01間收治的61例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患者,分組實施一次和二次經尿道電切術,現將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納入標準:均在禹州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影像學檢查未發現遠處轉移,無其他惡性腫瘤;初次確診并接受治療;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批。(2)排除標準: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預估生存期<3個月患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患者;體質較弱,無法耐受手術者;合并認知功能、精神障礙者;嚴重抑郁癥患者;病例資料不全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2組。觀察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齡39~70歲,平61.17歲。低級別尿路上皮癌18例,高級別尿路上皮癌16例。對照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齡40~70歲,平均61.28歲。低級別尿路上皮癌12例,高級別尿路上皮癌15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給予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硬外麻醉,取截石位。25%甘露醇為灌洗液。電切鏡電凝功率設置為70 W,電切功率設置為80 W。較大腫瘤可先將突起部分切除,再切除基底部。切除范圍包含膀胱壁肌層及距癌細胞邊緣以外1.5 cm處。對于較小腫瘤,須距腫瘤基底邊緣以外1.0 cm切除,深度控制在深肌層。將切除組織送病理處檢查,置管,并沖洗膀胱。術后4 h對膀胱進行藥物灌注。觀察組:于首次術后4~6周行二次電切治療。切除范圍包含原腫瘤基底部膀胱黏膜紅腫位置或任何可疑腫瘤部位,注意應將切除深度控制在肌層。
1.3 觀察指標 (1)記錄并比較2組病灶數量和腫瘤直徑分布情況。(2)統計2組并發癥情況。(3)對2組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統計復發率。

2.1 2組病灶數量和腫瘤直徑 2組病灶數量和腫瘤直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2組病灶數量和腫瘤直徑分布[n(%)]
2.2 2組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出現3例(8.82%)并發癥,其中2例出血、1例穿孔。對照組出現3例(7.41%)并發癥,其中1例尿道狹窄、1例感染。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2組復發情況 觀察組復發2例(5.88%),對照組為8例(29.63%),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為單克隆起源,發展過程中,腫瘤細胞在膀胱內種植、播散,呈現多中心性,故具有易復發的特點[3]。流行病學研究[4]顯示, 60%~70%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患者術后可出現復發,20%~30%的患者術后腫瘤可進展為更高級別。早期復發(術后3個月)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腫瘤復發率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激光、熱療、尿道電切等均是常用的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方法。其中經尿道電切術因創傷小,患者痛苦少,利于術后恢復,且可有效保留患者膀胱功能,而被廣泛用于臨床。研究[5-6]證實,經尿道電切術手術視野較小,無法徹底清除腫瘤細胞,尤其是易遺漏侵入固有層的癌細胞。且初次電切術后病理分期易被低估,所以有必要進行2次電切術。我們對2組均給予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觀察組于術后4~6周接受二次電切治療,結果顯示其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2次電切術能夠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與張福元[7]等的報告結果一致。2組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說明二次電切術不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
[1] 吳洪斌.電切治療老年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0):2383-2385.
[2] 徐鋒,韓從輝,邢瀟瀟,等.非肌層浸潤膀胱尿路上皮癌二次電切術的臨床療效及意義[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1):45-47.
[3] 尹三省.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對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術后復發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18):143-144.
[4] 黃建生.二次經尿道電切加術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療表淺性膀胱腫瘤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4):52-55.
[5] 孫建濤,楊金輝,魏澎濤,等.二次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加介入栓塞化療治療肌層浸潤膀胱癌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29):106-108.
[6] 劉煥銀.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化療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14):50-51.
[7] 張福元.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7):32-34.
(收稿 2017-02-20)
R737.14
B
1077-8991(2017)05-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