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芬
廣東江門市臺山人民醫院 江門 529200
心理護理對顏面部燒傷患者焦慮抑郁的干預效果
陳妙芬
廣東江門市臺山人民醫院 江門 529200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顏面部燒傷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的影響。方法 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將60例顏面部燒傷患者分為2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觀察護理前后2組患者焦慮、抑郁的評分。結果 護理后2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評分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應用于顏面部燒傷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負性心理。
燒傷;顏面部位;焦慮;抑郁;心理護理;臨床影響
顏面部因暴露面積較大,故燒傷概率高,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帶來巨大傷害[1]。現將心理護理對顏面部燒傷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04—2015-12間收治的60例顏面部燒傷患者,均為Ⅱ度燒傷,且意識清楚,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2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2~66歲,平均45.4歲。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3~67歲,平均48.1歲。入選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關于燒傷的診斷標準[2]。排除藥物過敏史及精神疾病史患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燒傷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密切病情觀察、換藥護理、疼痛護理及并發癥的觀察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1)心理認知護理:構建良好護患關系,采用溫和、親切的語言與患者交流、溝通,強化與患者間的感情并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詳細講解燒傷后的病理與生理特點、治療方式及預后等,并通過溫和的表情、關愛的目光及親切的撫摸等,引導患者理性的接受燒傷事實。同時爭取患者家屬配合,使患者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和溫馨的氛圍。以燒傷治愈后的成功案例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提高配合治療的積極性,重燃對新生活的希望和信心。(2)音樂護理干預:對部分極度焦慮、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可于患者入睡前或手術前后播放輕音樂,同時按摩其人中、太陽、安眠等穴位,逐漸引導其放松心理,以提高睡眠質量。(3)康復期的心理疏導干預:燒傷患者治療后期,創面已漸漸愈合,留下的瘢痕、色素沉著、畸形等后遺癥會影響到容貌美觀,患者心理負擔較重,尤其是愛美的女性更加容易產生痛苦的情緒。護理人員以尊重患者人格為基準,講述美與丑的含義,使其重新認識“美”的定義,學會欣賞自身的美麗。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3]分別于入院當天和出院當天評估2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每個量表20個條目,每個條目4級評分:沒有或偶爾1分,有時2分,經常3分,總是如此4分。患者自行評定,自評結束后,得出總分數和標準分數。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有所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由于顏面部燒傷是突然發生的意外損傷,慘痛的經歷、持續的疼痛、容貌的改變、長時間的住院治療及擔心預后等均可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沉重的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文獻報道[4-5],10%~70%的顏面部燒傷患者均經歷過焦慮、抑郁。其中中重度燒傷患者在燒傷早期普遍存在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而頭面部燒傷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更嚴重。常規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措施已不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護理干預則成為臨床促使患者配合治療、緩解心理障礙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們在對顏面部燒傷患者做好臨床治療的同時,掌握溝通技巧,將臨床治療與心理康復有效相結合,實施心理護理工作,有效改善了顏面部燒傷患者的負面情緒,調動其配合治療的積極性,使患者重新樹立了面對新生活的信心。
[1] 張喜薇,周曉娟,侯亞紅,等.心理護理對顏面部燒傷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15):239-241.
[2] 肖榕嬋.心理護理對顏面部燒傷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8):290-292.
[3] 付麗菲.心理護理在改善面部燒傷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39(25):3272-3273.
[4] 王春艷.心理護理在燒傷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676-678.
[5] 林少勝,陳海英,高鎮松,等.抗抑郁治療及綜合護理干預對燒傷患者負性情緒的康復效應[J].吉林醫學,2013,34(10):417-424.
(收稿 2016-12-22)
R471
B
1077-8991(2017)05-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