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夕多
一、分析問題的背景
如今伴隨著我國的金融會計方面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樣化和擴大化,目前的金融風險防范的工作重點就是如何更好的加強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金融會計工作也迎來了很多新出現的風險,同時也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多重嚴苛考驗。顯而易見的是如何保持我國的金融企業穩定并且長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會計風險,已成為搞好金融企業經營的重大課題。金融會計風險在控制方面問題的解決效率決定了是否能夠確保社會的資金活動的正常運行。國家在金融方面的風險一般都表現在證券市場發生崩盤、大型企業債務危機、本國貨幣大幅度貶值、房地產價格猛跌、銀行出現瘋狂擠兌、巨額外匯資產逃逸、大批金融機構和銀行倒閉等等。同時國家的金融會計風險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二、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成因
(一)會計制度執行不嚴格
雖然有的金融機構已精心完善了各項的會計制度,但是在具體的業務處理過程中還存在著有章不循規程辦事的個別現象。例如:有的金融企業是應該由會計主管進行審批的很多重大事項,主管人員卻沒對其起到應該有的監督作用,而僅僅是體現在形式上,敷衍了事而已;有的金融企業是雖然建立了事后的監督檢查制度,卻只存在了形式上,事后監督檢查員只是對傳票的幾個要素進行簡單的審查,并沒有真正做到對每一筆會計賬務處理的全部過程進行事后監督檢查,從而導致會計風險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卻沒有被發現,最后使國家的資金資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二)會計監督職能比較弱化
目前大多數金融企業的會計工作還僅僅停留在單一的會計核算與賬務處理上,對整個資金運作過程的監督工作比較淡化。具體表現在對現金的管理、財務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核、大額支付憑證的審核缺少有效的監督檢查。雖然也有一部分單位的內部監督系統已經健全,但是在監督體系的運行過程中,一些金融企業的經營者、領導者獨斷專行,進行了許多損害國家公共利益和坑害社會的活動。有些金融企業的會計人員必然參與或知曉一些經濟違法案件,但是因為會計人員的有雙重身份,這使得會計人員偏向于集體的利益,另外某些單位領導對會計人員的打擊和報復也使其無法依法辦事,從而最終放棄了會計的監督檢查,最后造成了會計職能檢查力度的削弱。
(三)部分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金融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大量的會計從業人員,致使會計從業人員的學識水平、專業技術和職業道德思想參差不齊。人員的素質不高就很有可能發生違法亂紀的行為,從而造成了會計事故。從以往發生的金融風險來看,會計人員的素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很多風險的產生和會計人員本身有一定的關系。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能力現狀并不樂觀。研究表明,我國在會計方面的教育方式和所學的會計知識結構非常狹窄,沒有足夠重視跨專業學科后的會計知識,會計技能的培養方面也較為薄弱。會計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其發展水平和速度受到了很多的社會環境因素制約,因為我國在政治、經濟、教育、制度、文化、法律等社會環境因素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能力框架不允許生搬硬套,必須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方法體系與會計理論。
(四)企業高負債引發財務風險
金融企業普遍都存在負債經營的現象,負債經營也是現代金融企業的主要經營手段之一,它既可以擴大經營規模,增強金融企業的競爭能力,也可以減少貨幣貶值的損失, 降低綜合資金成本,成為了發展經濟的強有力杠桿。同時企業負債經營也有能夠增加金融企業的在財務方面的風險。負債的數額在不變情況下,虧損發生的越多,可以用企業資產來償還企業債務的能力就會越低,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就會越大。另外較高的高額負債,也會使籌集資金的風險變大,這時不僅會支付過多的利息,并且還會降低本金融企業的市場的競爭力和資產的安全性,以致危及到金融企業以后的生存與發展,最終會因為無法償還高額債務而導致破產和倒閉。
三、完善我國金融會計風險防范體系的措施
(一)真實核算資產質量
1.體現高風險性
以推行對貸款質量實施五級分類為契機,加強對會計風險的監督與檢查,使金融機構能夠準確地反映出本單位的信貸質量和數量,對其他金融資產的核算,可按照可收回金額和賬面價值孰低法的原則進行計量。同時,按照各類資產的實際風險,提高壞賬和呆賬的準備金比率,適當放寬可納入壞賬、呆賬核銷條件,以體現金融企業的高風險性。
2.合理確定收入期限
合理確定收入期限,盡量的縮減應收和未收利息的核算期限。同時,考慮到以前的金融機構在應收和未收利息方面有核算期限長和會形成大量的表內應收和未收利息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對歷史的應收利息采用每年稅前沖減政策。
3.改進折舊辦法
在目前采用的對實際分類進行折舊的基礎上,特別對電子機具、緊密儀器和高科技產品等在技術方面更新很快的固定資產實行加速折舊法,以達到真實核算資產質量的目的。
(二)完善金融會計風險監督保障系統
1.事前監督
主要包括對金融企業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考核與制定。如: 能夠反映資本不足的風險指標體系,如資本充足率等;能夠反映貸款的對象財務狀況如何的指標體系,如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資產收益率、產銷率等;能夠反映金融市場風險的指標體系,如風險率、利率等;反映流動性風險的指標體系,如備付金比率等;能夠反映金融企業損益狀況的指標體系,如資產盈利率等。這些都是事前監督的內容。
2.事中監督
主要包括金融企業能否進行穩定經營的動態監控。其中會計部門要與其它的職能部門一同建設能對金融會計風險實施監控的機構,隨時將金融會計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檢測到的警戒值同來自其他方面能夠反映金融會計風險的指標相對比, 敦促并監督其他各部門采取及時的修改措施,以確保金融企業的經營能夠始終遵循穩健與安全的原則,盡最大可能的避免金融會計風險帶來的損害。
3.事后監督
主要包括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各種報表的檢查分析,全面檢查并復審金融企業穩健經營的結果,考核所有單位的金融會計風險指標責任的執行情況,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以達到防范金融會計風險的效果。
(三)加強金融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1.提高政治素質
精神文明的具體表現就是政治素質。具體對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包括應具有睿智的政治頭腦、較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和前衛的思想觀念。
2.提高文化素質
近幾年來,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已經基本實現了本科或大專以上學歷水平。現在, 每個會計人員都應自覺的行動,形成學無止境的學風,這也是知識復合和提高素質的重要基礎。
3.提高業務素質
(1)會計人員應具有會計專業的理論知識基礎,(2)會計人員應具有會計的管理水平,(3)會計人員應具有會計的組織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文根. 略論我國金融會計風險防范體系的建立[J].金融會計風險,2005,5
[2]高思廣. 城市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管理研究.會計風險[D],2009
[3]徐遠. 略論我國金融會計風險防范體系的完善[J]. 風險防范體系,2006,6
[4]孫曉紅. 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及其對策研究[J]. 金融會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