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一所普通的、近半學生為進城務工子女的城區學校,如何立足學校實際,積極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科學精神,努力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適應挑戰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辦出自己的特色呢?在近幾年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鋼城第二小學確立了“我體驗 我實踐 我快樂”的科技實踐教育思路,具體如下所述。
一、明確目標,加強科技實踐教育統籌規劃
學校把科技實踐教育擺在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作為創新素質教育、發展核心素養和推進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將其正式納入學?!俺晒逃碧厣l展的整體規劃。
學校尤為重視對科技實踐教育的組織領導。校長擔任“科技實踐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教學校長親自負責,采取教導處主管課程落實、政教處主抓活動開展、教科室主導課題研究的三線交叉管理的方式。同時,注重軟件和硬件的投入,積極從人員、經費上予以支持,從時間上予以保障,以制度的形式保證了教育活動能在全體師生中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多層面、分階段督促科技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實施,保證了質量和效果。
二、深入研究,提高科技實踐課程實施水平
要深入持久地開展科技實踐活動,打造學校的特色品牌,關鍵在于擁有一支創新意識強、科學素養高的師資團隊。學校建立健全三支隊伍,即科技實踐教師組成的教學引領隊伍、班主任組成的活動輔導隊伍和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隊伍,做到各類科學書籍絕不略過,各級交流研討決不錯過,各位專家指導絕不放過,引導專兼任教師對科技實踐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總結,積極開發科技實踐校本課程,提高科技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學校以課題深化課程研究,將課題研究與學生現階段急需解決的發展問題相結合,與教師急需解決的教學問題相結合,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首先,制定相關制度,出臺激勵機制,倡導人人都參與、人人有實效的課題研究策略,讓教師有興趣做下去;其次,摒棄“假大空”的課題研究通病,降低重心和難度,突出教學實踐的實際問題,實現切口問題化、內容個性化、方法通俗化、周期短小化,讓教師有能力做下去;最后,定期進行課題研究交流會,交流研究所得,讓教師在思維碰撞中有所悟、有所想、有所得,讓教師有動力做下去。
通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科技實踐師資隊伍迅速壯大,擁有一批全國科技榮譽教師、湖北省優秀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市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等科技實踐教育的骨干力量。
三、積極踐行,凸顯科技實踐課程教育成效
學校始終堅持以課堂教學主渠道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體驗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原則,開展課內比教學、課外賽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1.課內比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創設問題情境,培育質疑精神。理性的懷疑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是真的嗎?”一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創設如何辨別雞蛋生熟的問題情境,觸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訓練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和動手驗證猜測的能力。
開展探究式教學,培養探究意識。探究式教學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重要方法,教師們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在“挑戰紙極限”一課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究改變紙的結構帶來的變化,以“越長越好”“越高越好”“越遠越好”三個探究任務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改變評價方式和標準,體現科學性。學校在不同程度上對原有的評價方式和標準進行了一些實驗和改革,取消一次期末考試定成績的方式,采取單項活動學分評價制,側重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查活動中學生探究和實踐能力的體現,再綜合每一次活動評價給出學期綜合評價。
2.課外賽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學校以豐富課程形式為宗旨,將科技實踐活動著眼于學生體驗,著墨于學生探究,著力于學生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向社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著眼于學生體驗。學校帶領學生按照可持續的環境、可持續的資源、可持續的消費、可持續的生產四個板塊走進廠礦企業參觀,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環境、資源、消費、生產等方面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與做法,培養學生環保生活意識;組織學生前往青山區飲用水水源地、武鋼港東水廠、落步嘴污水處理廠考察水源地保護區內環境狀況,了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管理的措施,零距離接觸自來水的混凝反應、沉淀處理、過濾處理、濾后消毒處理等生產流程,知曉污水處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感受污水處理前后的巨大差異。
著墨于學生探究。學校開展了“霧霾知識”我了解、“霧霾環境”我調查、“霧霾指數”我監測、“霧霾防治”我先行等“霧里看霾”調查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室內便攜粉塵檢測儀和室外固定式檢測儀監測校室內外空氣質量情況,做好數據記錄,利用EXCEL表格進行統計和分析,并用不同的圖形、圖表呈現統計結果。在學生發現監測數據和武漢市環保局公布的官方數據有偏差時,保護學生科學質疑精神,引導學生進行了科學分析和辯證思考,找出監測地點因素是造成數據差異的主要原因。
著力于學生實踐。學校連續多年開展“我與太空種子共成長”種植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觀測、記錄、管理、采摘和分享果實的過程,記錄太空種子生長的相關數據?;顒又?,既有番茄幼苗被鳥類啄食導致無法生長、溫度及濕度過高導致幼苗腐爛等突發事件的惋惜懊惱,也有第一株出芽、第一朵開花、第一個結果的興奮喜悅,使學生在實踐的苦與樂中感恩勞動,感嘆科學種植的重要。學校的智力實踐活動“玩轉你我的精彩”覆蓋全體學生,分為探究環節和競技環節?;顒右煌瞥鼍褪艿綄W生的“瘋狂”追捧,人手一魔方,課間不離手,到處是學生學習、交流魔方還原的場面。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中既開發了空間思維和全腦思維,也樹立了自信。
近年來,學校科技實踐教育小有所成。不僅全體學生在科技實踐教育中快樂、自信、茁壯成長,涌現出一大批湖北省環保少年使者、武漢市向上向善好少年等優秀學生,教師也多次榮獲全國、省、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科技活動課競賽一等獎。學校開展的科技實踐活動榮獲湖北省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僅2017年上半年,學校多項科技實踐活動被長江日報、湖北經視、武漢晚報、武漢教育電視臺、今日頭條、武漢綠色行動網、青山政務網等官方媒體報道達十余次。學校面向全體學生的科技實踐教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