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勇
為貫徹國家、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提出的“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落實《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建設全省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平臺的通知》(教電教〔2013〕531號)文件要求,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教育體育局提出“高標定位、統籌規劃、及早裝備、提前受益”的理念,全力推進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平臺建設工作。通過工程立項、考察論證、擬定方案、資金籌措、招標實施等工作,淇縣網絡直播互動中心平臺順利建成。該平臺包括服務器機房、標準版的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各一個,其中服務器機房的服務器是網絡直播互動的中樞設備。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淇縣教體局又在淇縣第五中學、北陽鎮第一中學投資建成兩個簡約版的網絡直播互動教室。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2017年,淇縣教體局第二階段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全縣將在32所城鄉中小學再建設網絡直播互動教室43個,同時第三階段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建設工作也正在積極籌備。
作為淇縣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建設應用的主要參與者,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在此對網絡直播互動教室的功能應用進行研究總結,以饗讀者。
一、異地互動教學功能應用,
構建校際結對互助模式
異地互動教學是指一個教師在教室同時面對不同區域多個班級的教學,一個班級是自己身邊的班級,另一些班級是利用網絡直播在教室內液晶電視里看到的外校一些班級。淇縣網絡直播互動中心建成后,縣城里的淇縣第五中學與農村學校北陽鎮第一中學率先建成了各自的首個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兩校共同安排互動教學課程表,異地互動教學,同上一節課。其他學校特別是農村一些在英語、音樂、美術等科目薄弱的學校的師生也可以進入該平臺進行聽課學習,分享淇縣五中與北陽鎮一中優質的同步課程教學。這樣的授課形式,使更多學生在本校就享受到了區域優質教育資源。
目前,網絡直播互動教學在淇縣五中與北陽鎮一中已經實現了常態化應用。這兩所學校實現了區域優質教學資源互補,使全縣其他學校特別是師資薄弱學校也從中受益。這種“名校帶弱校,一校帶多校”的結對互助模式,有力地促進了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錄制和存儲功能應用,
師生錄課學習的好幫手
目前淇縣五中與北陽鎮一中的教師利用自己學校的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就可以實現自己錄制高清課堂實錄。便捷的課例錄制手段更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請教研專家指導、參加優質課評比等教學活動。在2016年的“一師一優課”活動中,淇縣三個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共為一線教師錄制課堂實錄120余節,占全縣課堂實錄總數的2/3,為全縣在“一師一優課”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發揮了關鍵作用。
淇縣教師將錄制的課堂教學上傳到縣網絡直播互動中心平臺,這樣課上沒聽懂的學生就可以課后上網進入平臺點播課堂實錄重新學習,直至聽懂教師講的內容。其它一些如PPT教學設計、試卷等教學資源,教師都可以上傳到平臺,學生可以進入平臺根據需要進行學習。
三、教學質量評估功能應用,
大力推進網絡教研
淇縣教研部門結合本地實際,規范了網絡直播互動中心平臺教學質量評估標準。教研員使用自己的帳號,登錄平臺評估系統,結合評估標準,既可以給網絡直播互動教室授課教師的講課情況進行實時在線評估,也可以對教師上傳的課堂實錄進行離線評估,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教師的各個授課環節在平臺網頁上打分。同時,教研員通過網絡留言方式,對授課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作出整體評價,肯定教師的優點,指出教師的不足。授課教師隨后可以登錄平臺查看教研員的點評,促進自己發揚優勢、改進不足。這種新型的教研形式,讓教研員開展教研及對一線教師特別是偏遠農村教師教學工作的指導更加便捷、高效。
一線教師也可以登錄平臺評估系統觀摩學習,參與課例討論、評估、互動,通過網絡開展校際教研,與外校、名校同仁交流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
四、遠程培訓功能應用,提升教學業務水平
一是觀摩網絡直播示范課培訓。即優秀教師在網絡直播互動教室作課,相關學科教師在本校觀摩學習。2016年11月,一年一度的市“送教下鄉”活動在北陽鎮一中進行。為使送教活動達到最大效益,淇縣教體局借助縣網絡直播互動中心平臺,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將市福田小學、蘭苑中學共4位優秀教師的示范課送到了全縣中小學教師面前,讓全縣師生在本校分享了市優秀教師的示范課。淇縣通過網絡直播形式送教下鄉,在本市甚至全省還是首次,這也是淇縣探索“互聯網+教育”新型教學模式實踐中的新舉措。
二是通過網絡直播互動教室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自縣網絡直播互動中心平臺投入使用以來,淇縣教體局積極用之舉行教師技能培訓,如2016年暑假進行了“國培計劃(2015)”初中語文、小學英語、幼兒教師培訓和淇縣小學校長提高班培訓等。除部分校長、教師在現場參加了培訓,全縣大部分教師在學校或家里通過收看網絡直播參加了培訓。該平臺現場錄制了培訓實況,共有360多節,作為培訓資源存儲在平臺上,教師隨時可以登錄平臺復習培訓的知識。
五、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功能應用,
提升教育管理效率
網絡直播互動教室視頻會議系統為淇縣教育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淇縣教體局積極利用網絡直播互動中心舉辦了全縣網絡直播互動教學觀摩及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題會議、淇縣直播互動軟件教學應用培訓會等現場會暨遠程視頻會議。除部分校長、教師在現場參加會議外,全縣各學校的廣大教師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參加了會議,第一時間領會了會議精神,使各項教育工作得到及時貫徹落實。淇縣五中、北陽鎮一中也借助網絡直播互動教室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召開全校師生大會。平臺遠程視頻會議系統不僅減少了組織現場大會時存在的安全隱患,避免了天氣因素對會議日程的影響,而且節約了會議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平臺還有家校互動可視化功能、平臺移動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教學功能、校園電視臺功能等,淇縣的學校也正在準備嘗試應用這些功能。
總之,網絡直播互動教室集多種信息功能于一體,形成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體系,有力促進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將加速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步伐。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