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傳統剪紙藝術的應用,不僅為我國現代動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為其開辟全新的藝術風格創造了有利基礎。本文在對陜北傳統剪紙中獨有的藝術元素進行梳理的前提下,通過對陜北傳統剪紙藝術的表現題材、造型特征、色彩語言、圖形寓意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從而為促進陜北傳統剪紙藝術與現代動畫的共同發展提供力量。
關鍵詞:陜北傳統剪紙;現代動畫;新理念;應用
[陜西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名稱:動畫中的傳統剪紙藝術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5JK2018。]
現代動畫是一種集繪畫、音樂、文學、民俗、攝影等元素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合理地將陜北傳統剪紙藝術應用到現代動畫的創作中,并將其特有的藝術語言融入到動畫的設計制作環節中,則能夠充分利用傳統民族文化優勢,從而形成我國現代動畫發展的新趨勢。本文以陜北民間故事類剪紙動畫《蘭花花》為例,就陜北傳統剪紙藝術的表現題材、造型特征、色彩語言、圖形寓意在動畫創作中的應用做代表分析。
一、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
通過充分借鑒和探索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并進一步吸收其中的藝術特征,包括陜北剪紙藝術的視覺特征、造型特征、圖形寓意特征以及色彩語言特征等,能夠有效實現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動畫科技的有機結合,從而在充分挖掘陜北剪紙藝術發展潛能的同時,也為我國現代動畫提供了藝術文化優勢。
(一)造型特征的應用
首先,陜北傳統剪紙在空間造型上較為典型的表現手法包括透視、平視構圖以及留白等多種手法,其中透視手法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較為常見。在動畫《蘭花花》的空間造型設計中,為降低空間因素對畫面的局限影響,設計者就通過對蘭花花家窯洞內的桌子、火炕上的被褥和出嫁前的包袱等對象進行散點透視,從而將蘭花花家窯洞的內部情境表現得更加具體形象[1]。此外,女主人公蘭花花出嫁的場景設計,為進一步凸顯蘭花花被迫出嫁的悲傷心理,采用透視手法將蘭花花的神情透視到花轎外,雙眼流淚,望著窯洞前的父母。這種變相透視的方法,雖有違常理,但通過剪紙藝術家的加工,卻恰到好處地將剪紙動畫中的細節更好地展現了出來,同時也令畫面變得更加自由,不受空間約束,達到了顯著的觀看效果。
其次是形象造型。“陰陽對比”是剪紙動畫在形象造型設計中最典型的手法之一。在《蘭花花》剪紙動畫中,迎親隊伍回到周府,本應該是一番喜氣洋洋、高興熱鬧的場景,但是設計者卻將迎親隊伍以陰圖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并且畫面中整個隊伍除了蘭花花的花轎和迎親人之外,背景的黃土高原都只有一個大致輪廓。特別是太陽落山后,蘭花花的花轎和迎親隊伍完全變成了剪影,這種造型讓整個迎親畫面都透露出一絲壓抑和悲涼,同時也緊扣該動畫的悲情主題,并進一步暗示了主人公蘭花花的悲慘命運。并且,該動畫的人物造型設計中,主人公蘭花花以及楊五娃都采用陽圖造型,陽圖造型不僅表現出主人公忠厚、正直的品行,同時也與動畫中采用陰圖造型的地主和地主婆形成鮮明對比,將地主一家人奸佞的嘴臉表現得尤為突出。
最后是情感塑造。夸張、變形的表現手法是現代動畫在表現人物內心形象的重要手法[2]。在動畫《蘭花花》中,主人公內心情感塑造就是通過夸張性手法,將主人公內心情感刻畫地更加細膩和真實。設計者在設計主人公蘭花花的人物造型時,外形輪廓依據陜北剪紙特有的“鋸齒”和“月牙”紋樣設計外,蘭花花的眼睛卻采用了較為夸張的設計手法,例如,蘭花花和楊五娃長大后一起放羊砍柴的情景,運用剪紙的造型手法將蘭花花的眼睛刻畫得尤為傳神,蘭花花喜悅的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又如蘭花花坐上花轎和被迫拜堂時眼睛流下傷心的淚水。因此,觀眾不僅為蘭花花的雙眼所吸引,同時也對其雙眼所傳達的情感也有了更深一層的感觸。
(二)色彩語言的應用
色彩語言是傳統剪紙藝術中渲染氣氛、烘托環境、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自然是剪紙動畫發展過程中著重把握的內容之一。陜北地區的傳統剪紙藝術中,色彩語言凸顯出了陜北地區獨特的民俗風情和當地人民質樸的良好品德。因此,充分把握陜北傳統剪紙藝術中色彩語言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對陜北剪紙動畫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陜北傳統剪紙色彩,包括單色剪紙和點彩剪紙。其中單色剪紙主要指以紅色為色彩主體的剪紙作品,這不僅是因為紅色能夠使剪紙內容表現更為鮮明,也因為紅色在我國代表甜蜜、幸福與生命力[3]。因此,陜北單色剪紙中以紅色剪紙作品最為常見。這里以《蘭花花》剪紙動畫片為例,動畫中清一色的紅色畫面為觀眾帶來了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對促進觀眾情感的投入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另外,在《延河灣》剪紙動畫中,鋪天蓋地的紅色畫面將革命的激情和熱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陜北地區的點彩剪紙,通過對色彩的大膽使用,在加強剪紙色彩對比度的同時,也彰顯了陜北人民奔放熱情的民族性格。例如《陜北民歌——剪紙畫》剪紙動畫片,通過動畫中“五行色彩”(包含白色、赤色、墨色、藍色和綠色)的運用,不僅使得畫面變得融合、溫馨,同時也抓緊了觀眾的內心,抓住了觀眾的情感和變化。可以說,剪紙動畫中的色彩語言運用,不僅能使得剪紙動畫內容表現流暢和深入人心,同時還能在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加深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三)圖形寓意的應用
在剪紙動畫《蘭花花》故事進展過程中,剪紙藝術中圖形寓意的應用是反映動畫中人物情感、時間地點以及各個場景內涵的重要手法。例如在主人公蘭花花與楊五娃的初期愛戀階段,楊五娃放羊,蘭花花摘起一朵蒲公英,聞聞花香嘴角上揚,設計者間接地以象征自由、堅強、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也能借著風挺過來的蒲公英來表現蘭花花與楊五娃樸質的愛情。這種表現形式不僅給予觀眾無限的遐想空間,并且將動畫中兩人初嘗戀愛的甜蜜、羞澀更生動地體現出來。除此以外,動畫中關于雞的形象出現較多,而在陜北剪紙藝術中,雞代表著生命力,代表著生命的不斷繁衍。為進一步凸顯女主人公蘭花花的青春活力,設計者通過在其家門口設計雞的場景,來喻意蘭花花大好的青春時光,以及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愛情和自由的追求。
除此以外,包含有特定含義的紋飾符號在動畫中也隨處可見。在《蘭花花》的人物造型設計中,女主人公蘭花花的新婚之夜,墻上的喜花和懸掛在門窗上的龍鳳窗花,體現了陜北當地的婚嫁習俗。特別是墻上的抓髻娃娃,喻子孫延續,多子多孫之義[4],也迎合了蘭花花被迫嫁到地主家的真正目的。除紋飾符號外,圖案上的裝飾紋樣也是動畫中圖形寓意的主要載體,而陜北傳統剪紙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要屬“鋸齒”和“月牙”兩種剪紙紋樣。在動畫《蘭花花》的各種造型設計中,“月牙”“鋸齒”這兩種裝飾紋樣作為畫面的點綴,這些紋樣的大小、粗細、疏密、曲直等變化來解構角色和場景的輪廓和細節,不僅展現出了陜北傳統剪紙藝術的獨特風情,同時也增加動畫造型設計的趣味,提升動畫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5]。
二、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創作中的應用趨勢
我國傳統剪紙藝術因富有強烈的中國民族特色經久不衰,并且,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創作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6]。而本文所指的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民俗風情,在現代動畫創作中的應用中更具代表性。例如結合三維技術模型制作的陜北剪紙風格動畫《屠夫與狼》《灰姑娘》和《女兒情》等。三維技術的應用于動畫人物、動物和場景制作上,不僅極大加強動畫流暢感和動畫人物動作的無縫銜接,并且還有效保留陜北傳統剪紙獨特的藝術特征和民俗風情。利用三維處理技術避免了繁重的剪紙工序,大幅度降低了剪紙動畫制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隨著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創造中的不斷應用,目前,在我國社會各大領域內,包括教育領域、傳媒領域、活動策劃領域等,都能看到現代剪紙動畫的應用。
然而,因自身局限性因素,包括制作成本較高、剪紙動畫制作周期較長等,導致陜北傳統剪紙藝術的應用一直局限于動畫短片之中。要想有效在現代動畫中,形成陜北剪紙藝術品牌效應,首先就需突破動畫短片的局限,在現代動畫市場中占到一定的競爭份額,并通過進一步開發相應的陜北剪紙藝術衍生產品,擴大其競爭力度和優勢。
不過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和三維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先進的動畫制作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表現形式中的諸多局限性因素,同時也大幅度地拓寬了其在現代動畫領域中的發展前景。在當前數字化、信息化等創新型技術的支持下,陜北剪紙動畫已經突破了傳統平面型畫面表現形式,三維模型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引用,讓具有陜北剪紙風格動畫的畫面效果和視覺特效變得更加逼真、形象[7]。因此,充分利用FLASH技術、三維模擬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等,是目前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趨勢。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提高陜北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動畫中應用,并進一步提高現代動畫質量、技術水平和文化內涵,動畫設計師需加強對陜北傳統剪紙藝術的認識,并在進一步的系統了解的基礎上,通過拓寬其與現代數字化技術的融合渠道,來更深入地挖掘陜北傳統剪紙活動中藝術價值。此外,動畫設計師還應積極提高自身專業技術能力,培養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先進數字化技術,有效實現在現代動畫中凸顯陜北傳統剪紙藝術特征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淑惠.陜西剪紙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
[2]陳燕麗.中國傳統藝術在動畫角色造型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崔小蒙.彩色剪紙圖形符號在當代衍生品中的應用[D].沈陽師范大學,2016.
[4]楊雨佳.陜北剪紙特征及藝術風格分析[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3):65—68.
[5]高疏寒.中國民間剪紙動畫創作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6] 趙曉婉.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淺談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3):154—156.
[7]崔念杰.計算機生成剪紙風格化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作者單位: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