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梓
進入六月后,債券市場迎來了最具歷史意義的一個夏天,不僅市場情緒終于開始回暖,財政部開展的國債做市支持操作和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更是有效促進了市場分層、完善了收益率曲線、豐富了投資者結構,為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注入了長足動力。
六月前兩周,央行平滑半年末流動性,累計向市場凈投放資金4667億元,與此同時,債券收益率也觸及年內高位,同業存單和AAA+債券收益率都在4.80%~5%的水平,投資價值凸顯。保險等配置類機構受再投資壓力影響,最先入場買入債券,開啟了本輪上漲行情。基金等凈值類機構由于年初以來倉位和杠桿率都較低,也隨之加快了建倉節奏。與以往利率債先漲、信用債隨后的行情不同,在配置需求推動下,前兩周5年期信用債收益率下行幅度最大,AAA+到AA級收益率均下行20~25BP,而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僅分別下行5BP和10BP。6月14日,央行發布5月金融數據,M2同比增長9.6%,增速創歷史新低,說明金融體系降杠桿已初見成效,社融規模縮小也制約了市場收益率繼續上行的空間。當晚,美聯儲年內第二次加息,并提出具體的鷹派縮表計劃,但是我國央行在之后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并沒有跟隨美聯儲上調利率,說明在匯率逐漸穩定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獨立性增強。受此影響,市場樂觀情緒繼續發酵,更多機構開始關注持券息差收益,信用債買盤踴躍。
6月20日,財政部首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運用隨買、隨賣工具,支持做市商對新發關鍵期限國債做市。當日財政部開展的是對新發1年期國債170009的隨買操作,操作規模12億元,競標倍數1.16倍,中標利率3.4901%。在本次做市支持之前的幾個交易日,1年到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6~7BP,做市支持操作后,國債收益率曲線迅速得以修復。接下來幾個交易日,1年到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逐漸恢復到10BP的水平。財政部的做市支持操作,不僅迅速完善了收益率曲線形態,也極大提高了做市商的積極性,活躍了市場老券的成交,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
六月后兩周,央行相機凈回籠3900億元流動性,和上半月凈投放額度相當,但由于大量的財政投放,市場資金面依然保持寬松。寬松的貨幣環境繼續推動市場的配置需求和套息策略,票息高、久期短的債券作為較為安全的配置標的,倍受市場追捧。收益率下行幅度最大的是1年到3年期的AA級信用債,收益率分別下行40BP和30BP,短端的AAA和AA+級信用債收益率下行幅度也在20~25BP之間。由于季度末銀行配置力度偏弱,利率債市場依然不溫不火,國債收益率甚至還略有上行, 7年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7BP,信用利差縮窄。
7月3日,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即“債券通”,正式開通交易。“債券通”極大地簡化了境外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申請流程,實現了資金境外結算,取消了鎖定期等要求,使投資國內債券市場更為便捷、靈活。國開行和農發行均面向境內外發行了“債券通”金融債。7月6日,三峽集團也首次發行了“債券通”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20億元,中標利率4.38%,全場倍數3.14,其中境外共中標7.9億元,占比39.5%。
雖然首批通過“債券通”進入債券市場的境外投資者數量有限, 但“債券通”對利率債仍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七月前兩周,利率債收益率降幅和信用債相當,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下行4BP和6BP,分別成交在3.56%和4.16%的位置。信用債方面,由于前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較大,配置價值減弱,投資者的信用偏好開始下沉,高等級信用債收益率窄幅震蕩。AA級債券信用利差繼續壓縮,AA級收益率曲線繼續下降8BP,1年到3年期成交在4.80%附近,5年期成交在5.20%。
進入七月后,債券市場已經開始走出陰霾,央行“削峰填谷”的主動式流動性調節使資金面愈發平穩,信用債收益率顯著下行,債券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逐漸恢復,金融降杠桿也初見成效。財政部做市支持和“債券通”進一步加速了債券市場發展,下半年的債券市場將更加令人期待。
作者單位: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鹿寧寧 羅邦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