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偉 陳星
2017年上半年,美國保持良好復蘇勢頭,經濟數據出現一定分化,經濟增速不及市場預期,但失業率連續數月下降至歷年新低,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處于接近充分就業的水平,且美聯儲將于下半年開啟縮表過程。歐元區經濟增長較為強勁,一季度經濟增速約為美國的2倍,但通縮壓力存在,短期內量化寬松政策料將持續。國內經濟來看,一、二季度經濟增長率好于預期,經濟增速均為6.9%,高于去年同期水平。CPI同比漲幅數月處于2%之下,存在一定的通縮壓力,PPI同比好于去年同期,同比數據連續出現上漲,去產能政策效果凸顯。采購經理指數(PMI)維持在50%以上,制造業活動呈現擴張。進出口貿易額同比上漲,但貿易順差同比下降,國際資本流動問題仍需關注。上半年整體而言,在金融監管趨于嚴格的背景下,各券種債券收益率曲線不斷上行,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略有下降。
宏觀經濟情況
(一)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超預期,歐元區經濟處于持續復蘇勢頭
6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22.2萬,超過市場預期值17萬,失業率降至4.4%,且連續數月保持在5%之下,處于充分就業水平,且處在歷史低位。一季度,受消費支出增速放緩影響,美國經濟增速僅為0.7%,創下近3年來最差。美聯儲3月加息一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進入二季度,美國失業率數據進一步下移,美聯儲在6月份又加息一次,聯邦基金利率水平升至1%~1.25%的范圍內。
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較快,經濟增速是同期美國經濟增速的2倍,達到2.3%。5月份,歐元區失業率降至9.3%,保持在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6月份,歐元區制造業PMI從5月的57%上升至57.4%,創下74個月高點。盡管經濟增速和失業率數據表現亮眼,但通脹率連續數月在2%之下,鑒于此,市場預期歐央行改變當前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較低。
(二)國內宏觀經濟略顯企穩跡象
1.經濟增速企穩回升
2017年上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速均為6.9%,高于去年各個季度的經濟增速,超過市場普遍的預期水平6.8%,中國經濟開始出現企穩回升跡象。受內部投資和外部需求回暖影響,2017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0.9%。海關公布數據顯示,我國進出口數據在一季度也有所回升。自去年末以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市場普遍預期可能會影響今年的經濟增速。但二季度外需繼續回暖和內需進一步走強,受基建、汽車和出口的影響,6月份經濟活動加速上行,使得二季度經濟數據表現也超出市場預期。
2.居民消費價格水平(CPI)絕大部分月份同比漲幅均低于2%
上半年,除1月份外,其他月份CPI指數均在2%之下,甚至有些月份同比物價數據在1%之下,經濟通縮壓力凸顯(見圖1)。
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攀升后回穩,環比漲幅平穩
2017年上半年,PPI同比漲幅攀升后趨于平穩,環比漲幅由正轉向負值,顯示生產者價格變動轉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去產能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6月,PPI同比漲幅高達5.5%,環比漲幅下降至-0.2%(見圖2)。
4.中國制造業PMI穩定在50%之上
自去年末以來,制造業PMI指數在上升中趨于平穩,連續數月穩在51%之上,顯示制造業活動擴張勢頭(見圖3)。
5.進出口貿易同比上漲,但貿易順差同比下跌
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31411.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6%(見圖4)。其中,出口72096.78億元,同比增長15%;進口59315.09億元,同比增長25.7%;貿易順差12781.69億元,同比下降23.56%。
6.貨幣信貸市場情況
(1)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7.97萬億元,同比多增4362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9.07萬億元,同比少增1.46萬億元。6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20.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14.57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4個百分點。6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165.04萬億元,同比增長9.6%。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59.66萬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7個百分點。6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64萬億元,同比多增1856億元(見圖5)。
(2)廣義貨幣(M2)增長9.4%,狹義貨幣(M1)增長15%。6月末,廣義貨幣余額163.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余額5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2個和9.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7萬億元,同比增長6.6%。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326億元。
7.貨幣政策工具操作情況
6月實現資金凈投放467億元。其中,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34次逆回購操作,合計投放資金14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回收資金合計138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600億元,MLF投放資金4980億元,MLF回收資金4313億元(見表1)。
貨幣市場運行情況
自去年三季度開始,受到房地產調控和人民幣貶值影響,貨幣政策趨于收緊趨勢,貨幣市場利率不斷上行。2017年一季度開始,監管部門密集出臺多項監管新規,在金融去杠桿的政策方向下,金融監管趨于嚴格。貨幣市場利率進一步上行。截至6月30日,隔夜、7日和14日回購利率較年初分別上行76BP、120BP和149BP。
與去年同期相比,貨幣市場利率震蕩幅度加大,并出現趨勢性上漲。截至2017年6月30日,隔夜、7日和14日回購利率去年同期分別上行81BP、125BP和109BP。endprint
債券市場價格走勢及特點
(一)上半年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震蕩下降
2005年以來,債券市場呈現了三年周期性規律,周期內基本形成了第一年上漲、第二年微跌、第三年探底的“一牛兩熊”模式。自2014年開始,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貨幣政策降準、降息逆勢調控,經濟的貨幣環境趨于寬松,債券市場在2014、2015及2016年上半年持續走強,中債新綜合凈價指數震蕩上行。2016年四季度起,受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事件增加影響,價格指數出現下跌,2017年上半年持續下行,并于2017年5月23日降至最低點96.8828點,較年初下降3.28%。其后指數小幅回調,6月末收于97.8413點,同比下降4.25%。
(二)國債收益率曲線較年初大幅上漲
截至2017年6月30日,受資金面持續收緊影響,各期限國債收益率均較年初大幅上漲。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震蕩上行后小幅回調,在5月10日到達最高點3.69%,6月末回落至3.5683%,較年初上漲58.46BP;3月期國債收益率由年初至6月中旬整體呈上升趨勢,其后出現小幅回落,6月末國債收益率為3.1397%,較年初上漲51.03BP;6月中下旬3月期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曾一度出現倒掛。
債券市場交易結算
上半年,全市場債券結算量達459.63萬億元,同比上漲3.02%。其中,現券結算量為45.35萬億元,同比下降19.14%;回購交易結算量為413.17萬億元,同比上漲6.11%。
在中央結算公司交易結算量為255.24元,同比下降8.41%。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23.01萬億元,同比下降36.83%;回購交易結算量231.13萬億元,同比下降4.33%;債券借貸為11025.6億元,同比增加4321.16億元,同比增長64.45%。上海清算所交易結算量共計77.68萬億元,同比上漲11.89%。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21.61萬億元,同比上漲657.75%;回購交易結算量56.06萬億元,同比上漲13.64%。交易所債券交易結算量共計126.71萬億元,同比上漲29.22%。其中現券交易結算量0.73萬億元,同比上漲13.15%;回購交易結算量125.97萬億元,同比上漲29.33%(見表2)。
債券市場發行情況
上半年,全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7.87萬億元,同比減少4.08萬億元,同比下降34.17%。其中在中央結算公司登記新發債券1114只,發行量56472.34億元,占比71.79%;上海清算所登記新發債券1586只,發行量17454.34億元,占比22.19%。中國結算登記新發債券共計492只,發行量4741.75億元,占比6.03%(見表3)。
債券市場存量結構
6月末,全國債券市場總托管量達到59.13萬億元,同比增加7.83萬億元,同比增幅為15.27%。其中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債券總量為46.44萬億元,占比78.54%;上海清算所托管總量為7.89萬億元,占比13.54%;中國結算托管總量為4.80萬億元,占比8.12%(見表4)。
作者單位:中央結算公司
責任編輯:鹿寧寧 劉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