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芳
摘要:隨著中國在教育領域對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積極整合語文課堂和信息技術,已成為進一步提升語文課程現代化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信息技術最近幾年來已經在很多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得到推廣和利用。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與視頻等功能為語文教學營造學生喜歡的教學環境已經得到了很多教師的認可,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已成為目前發展的一種趨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教學
一、引文
讓信息技術充分服務于高中語文教學,既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的需要。信息技術作為當今乃至未來社會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它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也預示著未來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信息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發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沖擊著傳統教育。要深入了解信息技術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對信息技術合理充分應用,做此項研究是相當有必要的。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進行整合的意義
早在1946年,著名教育學家埃德加就提出了教育學的金字塔理論。填鴨式教學在幾種教育方式中的教學效率是最低的,而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呈現出的“聲音、動畫”教學,則可以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不只是靠教師的教授和自身的記憶,還要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通過教師積極地引導和同學之間思想的相互碰撞來逐漸掌握的。例如,《蘭亭集序》、《滕王閣序》、《再別康橋》,對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要咀嚼鑒賞,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圍和背景是不可缺少的。傳統的教學,只能局部運用音樂來渲染,利用圖像來顯示,運用文字來詮釋,并不能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且費時費力,收效甚微。利用網絡的超時空性,下載適合的聲音和圖像,利用多媒體鏈接則會令意境全出,學生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味文本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賞心悅目的教學境界,是一種教學藝術化和教學科學化完美結合的體驗。在這種境界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怎能不有所提高呢?學習語文的興趣怎能不有所增加呢?如教學《滕王閣序》一課時,學生預習全文后,會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這時播放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在滕王閣錄制的現場配樂朗誦,再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到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從視覺、聽覺上引起審美的興奮,獲得審美的愉悅,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去背誦體悟;也可加深學生理解。
三、語文課堂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轉變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
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可以推進當前教育方式的改革。對于信息技術這個名詞,教師都不會陌生,但是很多教師對于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卻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轉變自己的觀念,以正確的態度來適應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形式。同時,教師要學習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也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到多媒體課堂中,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真正的主體,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
(二)實現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靈活應用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地安排信息技術的相關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自主探索、積極交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自身的知識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針對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信息手段來提高課堂的效率。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合適的信息手段在教學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為了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相關的視頻,突出教學的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完成戲劇科目的教學任務。
(三)重視信息技術與語文知識的契合點
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實際上就是把信息技術合理地融入到其他學科的過程中,從而營造一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環境,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探究。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自身的創新潛力,相比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鍛煉學生搜集各種信息資源的能力
在中國目前進行的語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自己要學會使用信息手段來搜集教學資源,還要積極地引導和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各種資源進行充分地整合后以合理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此外,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搜集相關的信息資源,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四、應用研究建議反思與發展趨勢初探
(一)應用研究建議反思
如今的信息化時代,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進勢在必行。我們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信息資源進行多媒體技術的組合,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課文內容中涉及到的很多地方學生都沒有去過,很多事情也都沒有真正體驗過,有的內容很陌生,學生憑現有的閱歷難以理解。而我們的語文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趴在紙上的文字活起來,生動起來;喚起學生的形象再現感;幫助學生豐富頭腦中的表象;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結合社會實際生活,多找一些合適的媒體資源如:文字、實物、圖象、聲音等來豐富課堂內容。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特有的聲、光、電、影像組合和立體動畫效果,彌補傳統教學中用語言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難點,為學生創設出一種既有利于身心發展,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二)發展趨勢初探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將走向高度融合發展的道路,語文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技術也離不開語文教學的襯托。
五、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在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將信息技術合理地運用到語文課堂之中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積極整合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爭京.教育信息技術讓高中語文課充滿生機和情趣[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4):52-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