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依霖+曾丹妮+李佳
【摘 要】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引導下,湖南省建立外向型經濟新常態是未來經貿發展的必然方向。湖南作為我國的中部省份,一直以來外貿依存度都比較低,國家的政策導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本文著重探討湖南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對外經貿發展現狀和產業結構現狀,并為其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湖南;一帶一路;對外貿易;產業結構優化
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頂層設計規劃出臺后,湖南相應地制訂了《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2017年)》,提出將湖南打造成“一帶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內陸開放的新高地。近年來,在戰略和政策的推動下,湖南憑借其交通、資源、科技文化和特色產業等優勢,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強調經濟結構改善和產業結構升級,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提高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湖南的經濟結構。
一、湖南對外貿易結構變化分析
“一帶一路”和“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為湖南外貿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湖南省的對外貿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湖南進出口產值在近五年都呈現增長趨勢,只有2015年出現降幅。從2011年至2015年,湖南進出口總額由190億美元上升至293億美元。累計增加了103億美元。出口額由2011年的98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10億美元,在2015年小幅度降低,為293萬美元。同時湖南出口貿易依存度由2011年3.39% 提升到2015年的4.47%,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11年的6.57%到2015年的6.87%,基本保持穩定的小幅度增長。出口商品總值的增速要快于進口的增長速度,進出口總值的差額也在不斷的加大。這些數據表明,湖南的對外貿易商品總值在不斷增長。在實際中,開展對外貿易,可以促使湖南大宗產品和剩余產品的出口,擴大國外對本省產品的需求。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產品來充實市場,這樣也就必然導致企業生產更多的產品來進出口,增大商品的產出,直接促進湖南經濟的增長。
二、湖南產業結構變化分析
湖南的產業結構中,長期以來一直以農業為主,工業、服務業等第二、三產業所占的比例較小。發展對外貿易,可以大力推動湖南第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外貿易的開展,使得湖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伴隨而來的是三次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產業的比重降低,但在平穩中持續發展;第二產業比重上升,工業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扭轉,成為經濟的主導產業;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促使湖南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邁進。而對外貿易的開展,使得湖南農產品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不斷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不斷地帶動工業、旅游業的發展。其中2015年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產出值分別為5329.57億元、43172.99億元、21255.14億元,分別是十年前(2006年)的2.53倍、4.41倍、4.16倍。在經濟規模不斷增加的同時,湖南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從產業結構的變化來看,十年間湖南產業結構也由“三、二、一”轉變為“二、三、一”,發生轉折的時間點是2007年。2015年,湖南三次產業的比例分別是7.6%、61.9%、30.5%,第二產業對湖南經濟發展的貢獻巨大。
三、推進湖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政策建議
(一)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突出進出口相結合
湖南應從產業結構調整入手,加快出口商品結構調整。在突出資源和勞動力優勢,提升紡織、服裝、陶瓷、花炮、鋼材、有色金屬的生產水平和質量和加工能力,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還要積極擴大電子信息、技術設備、工程機械等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使其成為全省進出口的重要支撐。還要突出進出口相結合,利用國家相關政策,擴大資源性產品、原材料產品、機械家電、紡織服裝、電子元件等行業的中間產品進口。積極利用廣交會、華交會、上海跨國采購大會和東盟博覽會等進口采購平臺,積極組織、擴大進口采購商參會,努力擴大進口成交。
(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全面提升產業內部結構。湖南要加快研發與開發、金融、信息、教育、培訓、物流、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為發展現代制造業和現代農業提供良好的條件。此外,還要發揮自己在文化傳播行業方面的優勢,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形成完善的文化產業鏈,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并通過產業發展使產業結構得到改善,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結構的優化和升級。要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加快調整三次產業結構 ,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發展方向,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向服務業領域。同時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為重點,加快調整產業內部結構,打造更為完整的產業鏈,形成規模技術優勢,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湖南支柱產業。
(三)提高工業經濟中低碳產業比重,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湖南應該加大工業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力度,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以鋼鐵、電力、化工、煤炭、有色等高耗能行業為重點的節能技術改造,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依法關停“三高”的企業。此外,還應推進新興低碳產業發展,這是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客觀要求。應從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加速現代服務業發展。金融、保險、旅游、文化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提升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更是區域產業低碳發展的標志;二是積極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產業等新興低碳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不僅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且會直接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強度;三是構建新興低碳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體系,引導公眾低碳消費,為新興低碳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政策等全方位支持。
【參考文獻】
[1]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EB/OL].湖南省人民政府網. http://www.hunan.gov.cn/2015xxgk/fz/zfwj/szfwj/201508/t20150817_1820628.html
[2]蔣婷. 湖南省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相互關系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2010.
[3]林躍勤. “一帶一路”構想:挑戰與應對[J].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2015(2):5-17.
[4]楊惠鈞. 湖南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