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靈姝
【摘 要】分享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眾包”這一概念作為分享經濟下的產物之一,已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豬八戒網創辦于2006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眾包網站之一,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眾包平臺,也是眾包平臺的代表,本文針對分享經濟下眾包商業模式相關文獻進行一系列的梳理,并從其定價機制、平臺服務、信用機制、盈利模式為切入點,分析其經營中出現的問題、眾包平臺商業模式的不足。最后,為該行業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關鍵詞】分享經濟;商業模式;眾包;文獻綜述
一、分享經濟研究
(一)分享經濟的來源和認定研究
在互聯網經濟的大背景下,分享經濟伴隨著開放源代碼等開放技術的發展而興起的,也標志著人們開始實現通過互聯網這個方便快捷的方式將閑置物品及服務交換出去,實現將人與人通過虛擬平臺連接在一起。所謂分享經濟,就是擁有閑置資源的人將其分享在一個平臺供與其他閑置資源擁有者交換或者有償使用。
(二)分享經濟的影響研究
隨著分享經濟的發展,已逐漸受到廣泛大眾的認可,成為很多人慣用依賴的生活方式。Uber和Airbnb就是兩個非常典型的代表。Uber是國外主要進行出租汽車的服務;Airbnb主要為民眾提供房屋出租的一個中介網站。如今,隨著大眾對這種商業模式信任度和依賴度的提高,Uber現已在世界60多個國家提供服務,500多億的估值使它成為非上市企業中估值最高的公司。而Airbnb這種分享式的房屋出租由于不同于酒店的住宿模式逐漸成為
二、眾包研究
(一)眾包的概念
劉鋒在2005年提出的威客,Jeff Howe于2006年首次提出眾包這一概念,自此眾包和威客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它們都是指的個人或組織將原本可由自己完成的任務通過互聯網外包給廣大民眾。眾包模式是開放式創新商業模式的一種,它的提出是建立在大眾群體的智慧超過少數精英或專家智慧理論基礎上的。然而隨著眾包在應用中的發展創新其定義也在不斷更新,
(二)眾包的特點
從眾包的定義可以看出,眾包具有以下特征:一、眾包是一種大眾創新、大眾創業的商業模式。二、任何人或者組織都能夠成為眾包參與者接包完成發包者的任務。三、眾包參與者通過完成任務可以得到收益。對于眾包工作流程,發包方向眾包平臺提交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將賞金轉到眾包平臺托管,眾包平臺在網站上向大眾發布任務,然后接包方將答案反饋給眾包平臺,眾包平臺將答案反饋給發包方,最后,發包方認可某一接包方的答案后在眾包平臺上確認,眾包平臺扣除自己的中介費后將剩余賞金發放給被認可的接包方。
(三)眾包參與者相關研究
參與眾包的主要主體稱為眾包參與者,對眾包參與者行為研究有助于在眾包平臺后期開拓過程中提出指導性建議,以期將眾包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使得眾包平臺下的商業模式更加成熟。
1、眾包參與者特征研究
眾包參與者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會影響眾包結果。Füller 等研究結果表明共同創新經驗對用戶參與競賽的數量和質量很重要;對個人未來參與競爭的頻率有正向影。Bayus的研究顯示先前的眾包經驗對已有很多創意和很少創意的眾包參與者的創意行為有負面影響;個人創新與目前的努力成正相關,與過去的成功成負相關;另外,早先的創意對以后的創意有負面影響。
2、眾包參與者動機研究
眾包參與者的動機研究主要是繼承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動機主要分為包括金錢和非金錢動機;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指個人為了工作本身以外的事物而工作,如現金獎勵等;內在動機指個人為了工作本身而工作,因為工作有趣味而且可以給人帶來滿足感。根據馬斯洛心理學中個人需求動機,大眾參加眾包的動機有:物質獎勵、培養創新技能、娛樂、知識共享、享受工作自由的機會、熱愛社區、沉迷于某項任務等。諸多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金錢動機不是眾包參與者參與眾包活動的主要動機。物質補償不是參賽者參與眾包創意競賽的主要動機,“被賞識”動機最為重要。Archak研究發現,獎金多少影響到眾包參與者提交作品的質量。侯文華等的研究發現眾包參與者的參與意愿有效地影響他們實際的參與行為;而獲得獎金的動機對參與意愿的影響不顯著,獲得認可的動機與參與意愿顯著相關。
三、分享經濟下眾包平臺商業模式
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主要針對人與人的交易,它的本質是新型信息消費模式,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分享經濟觀念不斷更新,形式不斷多樣化,參與者數量更加龐大。在這個基礎上,分享經濟下眾包平臺的商業模式更加大有作為。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分享經濟下眾包平臺商業模式的研究十分關注。Thomas Weber研究分享型平臺應該如何解決面臨的信任問題。以知識和車的分享為研究對象,李華晶認為分享經濟可以深挖人性需求,自下而上促進制度優化。李文明認為在互聯網加以及大數據的背景下,相比傳統的買家與賣家其界限那么清晰,微型就業正在應運而生。張贊對眾包在分享經濟的大背景下商業模式做出分析后得到:目前的中國市場上價格戰還不太激烈,但它任可能是日后眾包平臺的重要競爭手段。
四、研究述評
當今社會,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呼吁傳出,在互聯網+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分享經濟,浪潮涌起,但對其的研究還遠遠不夠,且眾包平臺的商業模式任然存在很多問題,很多眾包網站的運營情況也不容樂觀。眾包平臺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承擔一個中介商,通過收取一定比例的賞金以及各種增值模式來保證盈利,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就以豬八戒網這個眾包平臺來說,在一個任務完成時意味著除了中標接包方的成果得到相應報酬,其他接包方成果成了浪費,其付出與收獲不對等。總的來說,梳理出以下幾方面問題:一、定價機制方面,不得不承認,很多發包方在平臺上付出的賞金遠低于其他渠道的價格,這里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方想以最低的價格取得好質量的結果,因此眾包平臺應充分營造性價比較高的公平氛圍,智能指導需求者定價。二、眾包平臺的信用機制做的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發包者作弊行為,使得接包者智力成果沒有得到對應的報酬,應該做好成果保護制度并建立賞金保障措施,建立信用積分制。三、盈利機制方面,雖然在分享經濟的大背景下,很多眾包平臺都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但在相對于需求量龐大的環境其盈利顯得尤為不足,因此平臺可以增加增值服務來源四、平臺服務上,交易雙方溝通方式不健全,應建立完整用戶反饋機制,健全溝通方式。
【參考文獻】
[1]吳曉雋,方越. 分享經濟的挑戰與政府管制變革的思考[J]. 上海經濟研究,2016,(09):9-16.
[2]劉再杰. 分享經濟情景下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J]. 國際金融,2016,(08):49-54.
[3]劉玉玲. 基于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及趨勢分析[J]. 現代商業,2016,(22):100-104.
[4]王家寶,黃晴悅,敦帥. 分享經濟:源起、模式與趨勢[J]. 管理現代化,2016,(04):127-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