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雨+王曉
【摘 要】本文闡述了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內涵,具體分析了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本質差異和互動關系。
【關鍵詞】知識管理;信息管理;區別;聯系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知識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管理關注的熱點。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知識管理正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中心。本文是從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內涵和相互關系作一淺說。
一、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內涵
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人類管理史上一次偉大而深刻的革命?!爸R管理”一詞是由美國麻省萊克星頓著名的恩圖維星國際咨詢公司首次提出的。其出發點是為了充分利用公司的知識智慧、創造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
國外學者眾說紛紜。比爾·蓋茨認為“知識管理不過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需要它的人,讓他們迅速地利用這些信息采取行動,其目的是提高公司的智商”。Yogesh Malhotra認為“知識管理是當企業面對日益增長著的非連續性環境變化時,針對組織的適應性、組織的生存及競爭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種迎合性措施”。
國內學者在消化整合的基礎上對知識管理的定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邱均平和段宇鋒認為“知識管理的概念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理解: 狹義的知識管理主要是針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知識的創造、存儲、傳播和應用的管理。而廣義的知識管理,不僅包括對知識本身的管理,還包括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管理”。
盡管目前對知識管理的定義未取得一致,但Yogesh Malhotra 博士的知識管理定義科學而準確。關于知識管理概念的理解,邱均平和段宇鋒的觀點較為全面且合乎邏輯。知識管理是以人為中心,以信息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目標,將知識看作一種可開發的資源的進行管理。
相對于知識管理而言,信息管理已有了較長的歷史。施特菜特曼認為,信息管理是對信息資源與相關信息過程進行規劃、組織和控制的理論。信息資源包括信息內容、信息系統和信息基礎三部分,信息過程則包括信息產品的生產過程和信息服務的提供過程。信息管理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斷開發信息資源,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二是合理配置信息資源;三是加快信息產業的發展。
二、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差異
知識管理是一個跨學科、綜合性研究領域,它與信息管理之間并非簡單的包含或延伸關系。
(一)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產生背景的差異。
信息管理經歷了實物管理、技術管理和資源管理3個階段。但真正把信息作為資源從技術、組織、人力3種因素的結合中進行管理, 則20世紀70 年代未隨著社會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發展起來的。知識管理的理念或思想根源于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依靠知識創新的新經濟增長模式的出現。
(二)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目標上的差異。
信息管理的目標是運用技術的手段和編碼形式客觀記錄與描述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組織的信息處理能力,實現信息資源的開發、規劃、控制、集成和利用。而知識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是將知識資源視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通過對知識資源的系統和有效的管理,實現知識的共享、創新和增值,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資源視為組織和個人提高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關鍵要素。知識創新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所在。
(三)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內容上的差異。
從信息管理的內容來看,是圍繞著信息的收集、加工、檢索和傳播的組織、控制與利用過程進行的,所用的信息是顯性化的。知識管理的內容主要是知識的采集與加工、交流與共享、應用與創新。它不僅僅涉及顯性知識,而更主要的是隱性知識。隱性知識雖然比顯性知識更難發掘,卻是社會財富的最主要源泉,它比顯性知識更完善、更能創造價值。
(四)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本體上的差異。
雖然信息管理與人的關系密不可分,在信息管理中十分強調人力資源的管理,但是它更強調各種技術資源和技術人員的管理。而知識管理的基點是人,知識管理屬于人的智力資本的管理范疇,人既是知識的載體,又是知識創新的主體。知識管理將人力資源看作是一種重要的資源,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知識、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的共享、交流與創新。
(五)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理論基礎的差異。
信息管理涉及到信息的感知、提取、識別、傳遞、開發、控制、處理、集成、存儲和利用,其相應的理論基礎主要涉及經濟學、控制學等學科。除了涉及信息管理的相關學科之外,還需要運用社會學、組織行為學、心理學、價值理論和學習理論等。
三、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的聯系
雖然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分屬兩種不同類型的管理模式, 但由于知識與信息的互動性,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之間又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
(一)從知識管理理論發展的社會基礎來看,知識管理屬于知識經濟社會的一種管理模式。知識經濟是以智力資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以及知識產品的生產、傳播和消費為主要因素的經濟,是知識經濟社會的特定條件促使知識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從發達國家知識經濟形成的過程可以看出,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改造和全社會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為知識管理理論的發育提供了沃土。因此, 離開了信息化社會的基礎,不可能有效地實施知識管理。
(二)從知識管理中信息與知識轉化的過程來看,知識管理需要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的支撐。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創新,知識創新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信息管理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為知識的采集與加工、交流與共享、應用與創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條件,為知識管理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是相互依存的。
(三)從知識管理對信息管理的影響來看,隨著全社會知識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知識管理過程中對信息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知識與信息的互動性,一部分知識轉化為信息,豐富了信息和信息管理的內容,從而有效地促進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企業在知識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通過知識管理項目的實施,促進知識創新的步伐。
四、結語
由以上可以看出,知識管理需要以信息管理為基礎。知識管理充分體現了主張依靠知識創新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創新經濟思想,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和管理思想的升華。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的一種互動關系,不能用知識管理取代信息管理,更不應該用信息管理來取代知識管理。
注釋:
[1]金吾侖.知識管理: 知識社會的新管理模式[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2]李思經.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J].情報學報, 2001, 20( 6): 745~ 749.
[3]彼得.F.德魯克.知識管理[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
[4]王德祿.知識管理——競爭力之源[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