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文
【摘 要】這是一個影像泛濫的,一如在無盡的海水中溺水的人一樣,我們在這片影像的海洋中逐漸迷失。如今人們的日常一般是如下情況:早上睜開眼睛,還沒起床就先打開手機,翻翻新聞、看看朋友圈,搜索昨晚有沒有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白天工作或者學習時,也是不停地在瀏覽各種網頁和應用程序,隨時關注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離開網絡走在街上,我們也會看到無數的廣告牌、電視等等各種影像;甚至晚上睡覺之前,還會玩玩游戲、再刷刷網頁。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對于圖片、視頻等影像的瀏覽和觀看占據了大部分的內容。不論是新聞中的圖片、游戲中的貼畫、朋友圈的照片等等,都是屬于形形色色的對于影像的觀看與吸收。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絢麗的時代,多彩繽紛的影像點綴了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但是繁華的背后也不全是樂觀的局面,過于繁華的表象往往會遮蔽我們的雙眼,從而對于事物的本質和真理缺少了判斷的時間和動力。面對無限泛濫的影像,創作者們和觀眾又該以何種態度來對待呢,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關鍵。
【關鍵詞】攝影藝術;影像;創作態度;觀看態度
一、影像在當今社會的現狀
影像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作為創作影像的攝影這一環節來說,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影像是非常重要的。在數碼相機還未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攝影師們使用膠片相機來進行攝影創作。那時候膠卷是十分昂貴的,每一次的快門和拍攝都是凝聚了創作者的竭力的思考的,以至于獲取的影像往往具有相當高的價值。那時候的人們通過這些為數不多的影像資料將時代與社會的變化記錄其中,為后來的人們提供了學習和參考的依據,也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來重要的貢獻。但是反觀如今的世界,影像的制作和獲取變得如此地簡單和快捷,大部分時候影像的產生都是無需耗費多少精力和財力和。以至于現在的影像總是濫竽充數,各種糟糕的影像充斥于我們的生活中。這既是對于影像的嚴重褻瀆也是對于觀看者摧殘迫害。
影像泛濫的時代,創作者變得漫不經心,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人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觀看他們的作品。久而久之精品漸漸地變少,流于表面的影像增多。而面對這種情況,觀看者們也變得愈發隨意,在影像豐富的年代早已不像過去哪樣珍惜自己看到的影像。這就導致了觀看者們對影像的態度日漸低下。創作漫不經心、觀看隨心所欲,這仿佛形成了一個死循環,使得影像創作與影像觀看變得越來越膚淺和粗陋,人們對于影像的敬畏與尊重正在逐漸消失。
二、不同時代人們對待影像的態度
回想過去,在那個只有膠片攝影的年代,在影像資源十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于形象的態度可不同于今日。走遠一點,從攝影技術的誕生開始看起,當那時候的人們第一次接觸攝影圖像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備受震撼的。竟然有這樣的技術,可以將現實世界的事物如此真實地還原出來。從那一刻開始,影像于世界和人類的價值逐漸顯現出來,讓人們有了不一樣的方式來觀看這個世界。
隨著文明的發展,攝影技術也逐步向前。來到工業文明后期,攝影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膠片攝影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更多地人加入到攝影師的隊伍中去。這時候人們通過影像,做到了曾經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通過影像去觀看自己所處環境之外的事情。人們的視野變得開闊起來,人們的眼界變得明朗起來。這時候得影像有了更多的記錄人類文明、幫助人們成長的作用。
再到新世紀前夕,攝影已然成為了一門專門的藝術門類。亞當斯等人主張的影畫分離使得攝影作為一個獨立的、不依附于其他任何藝術的存在,攝影的地位顯著拔高。而那個時代的攝影創作也變得十分重要,攝影家們使用攝影來更多地進行關于人類、社會、世界的哲學思考。攝影已經成為了人類文明中一個重要的存在。
新世紀以來,攝影逐漸變得廣泛起來,隨著技術的發展,相機變得簡化起來,人們不單去觀看攝影師攝影家們的作品,還會自己去創作影像。這些影像留住了每個人自己一份獨特的回憶,走入人們生活的攝影,其意義也變得豐富起來。
三、對影像本應持有的態度
但是到如今,情況卻產生著微妙的變化。
觸手可得的影像和隨意的態度使得影像的存在和意義變得模糊,那些粗制濫造的影像到底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是擾亂了我們的視線?是加快了我們追尋腳步的道路還是擁堵了我們探索的道路?這些問題尤其值得我們去思考。
前段時間我到國外出游,不料第一天就弄丟了我的數碼相機。可是人已經至此,也沒有回頭路,只好在路邊買了一個一次性的膠片相機來進行拍照。這個相機里面裝有一卷膠卷,只能拍攝36張,用完之后相機也無法再裝膠卷。同時相機的功能也十分單一,所有的光圈、快門等的參數都是固定的,我能做的只有構圖、控制光線和拍攝。雖然操作看起來簡單了,但是拍攝卻并不簡單。要想得到準確的曝光并不容易我必須十分注意現場光線的把控以及拍攝的距離等等,再加上無法預覽拍攝的效果,所有的一切都只有等膠卷洗出來之后才知道。
但是在這個拍攝的過程中,我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那種真實的攝影的感覺,就像剛開始接觸攝影的時候,每一次的快門都是如此寶貴,每次的拍攝都意味著拍攝機會的減少。這時候的我對于影像本身,產生了務必的敬畏與尊重,再不是像以前那樣的隨意與無謂。
的確,對于影像的敬畏與尊重,正是現在人們所欠缺的。這也是影像泛濫的時代所帶來的并發癥。只有當何時人們能夠意識到問題額癥結所在,重新拾起對于影像的敬畏與尊重之情,這才可以挽回攝影的前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