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凌燕+王思懿
【摘 要】太行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抗戰時期形成的偉大精神,是上黨老區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研究太行精神對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太行精神的起源和形成條件為出發點,通過分析太行精神產生的思想淵源、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等,凝練概括了太行精神的科學內涵。
【關鍵詞】太行精神;抗戰;民族精神
一、太行精神的形成條件
太行精神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基礎,其孕育和形成有深刻的思想淵源、時代背景和實踐基礎。
(一)太行精神形成的思想淵源——抗戰文化的影響
太行精神是抗日精神的一部分,太行精神是在尊重和借鑒抗戰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也發展和壯大了抗戰文化。巍巍太行山,南起濟源,北連燕山,有千里太行之稱,被譽為中華脊梁。更是孕育歷史的山,是蘊含英雄氣魄的山,是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太行精神的產生和發源地,太行精神是在抗戰時期形成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英勇無私的八路軍和太行兒女一起用生命和鮮血紹筑而來的。大力弘揚太行精神,努力傳承抗戰文化,是現今我國構建社會主義核也價值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太行精神形成的時代背景——抗戰時期的特殊背景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對華大舉進犯,一方面在軍事上給根據地軍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極大的虧損和困難。另一方面,也使根據地的經濟和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糧食和各種軍隊需要的民用物資非常的匿乏。為了克服經濟困難,黨中央發起生產自救,自主發展的號召,黨政軍機關和部隊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以太行山為中心,一手鋤頭一手槍,在敵后根據地開展了生產自救的運動,偉大的太行精神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誕生。
(三)太行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抗戰時期太行山區人民的革命和實踐活動
太行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太行根據地人民的武裝斗爭、群眾運動和農民政權建設以及大生產運動的一系列的革命和生產實踐活動中孕育而生的。中國共產黨充分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在根據地實施了對敵斗爭、實施精簡、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減租減息等十大政策,練就了太行地區人民不怕吃苦、奮力拼搏、不懼艱辛的硬骨頭精神。
二、太行精神的科學內涵
太行山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重要根據地之一。60 多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筑起了抗日的銅墻鐵壁,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光輝篇章,培育并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太行精神概括起來就是: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眾志成城、敢于斗爭;無私奉獻、英勇無畏。
太行精神是國家和民族處于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華北淪陷的緊急關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太行人民站在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前列,在千山萬壑的太行山區建立了第一個抗日根據地,從此,“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叫他在哪里滅亡”,800 里太行成為太行兒女消滅侵略者的遼闊戰場。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太行根據地的軍民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面對敵人的猖狂進攻和天災蝗禍的嚴峻考驗,太行軍民一面鞏固和擴大地方武裝,堅持分散的游擊戰爭,尋找戰機,進行作戰;一面以頑強的意志擺脫困難,節衣縮食,積極生產,從將軍到士兵,根據地軍民和衷共濟,共度難關。在這個過程中,太行軍民的艱苦奮斗、克服困難、戰勝敵人的英雄精神日益顯現出來。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為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喚起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參加抗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近 400 萬平方公里的太行山區組成了最廣泛的統一戰線,萬眾一心抗擊侵略。犧盟會、決死隊、游擊隊、國際友人甚至包括閻錫山和國民黨的進步力量,都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太行山區有成千上萬的青壯年自愿參軍上前線,有兄弟爭先上戰場、父子同時扛起槍的動人事跡,也有一家老少為革命全部獻出生命的悲壯進行曲。據不完全統計,在涉縣這個當時僅有 14 萬人口的小縣,就有 16 000多人參加了子弟兵。從 1940 年到 1947 年,犧牲于戰場的涉縣籍烈士達 1735 人。僅上黨、平漢、太原三大戰役,涉縣參戰的民兵即達 25 000 多人。那時,全縣每年都要拿出 1000 多萬斤公糧,做出 10 萬多雙軍鞋,騰出 1/3 左右的房子,供部隊、機關、學校吃住使用。在那個充滿犧牲精神和創造才能的歲月里,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行動口號下,太行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糧出糧,從來不講價錢。不僅如此,太行人民在自己的家園剛剛解放后,就有14 多萬人隨劉鄧大軍渡江作戰。建國以后,太行人民雖說還比較貧窮,但不管哪里有了困難,老區人民都會像過去支前那樣,盡自己的力量給以幫助。
太行精神孕育、形成于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是在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黨以民族獨立和解放為己任,領導全國人民不屈不撓、奮勇抗爭的偉大壯舉;是八路軍與太行根據地人民同甘共苦、浴血奮戰的英雄史實的真實寫照;是我們黨、人民軍隊和中華民族在抗戰時期革命精神的集中反映。太行精神是我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延伸,是紅軍光榮革命傳統的傳承,是我們黨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中華民族取得民族獨立和解放的精神法寶,更是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