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承
【摘 要】隨著金融的快速發(fā)展,對居民的金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當前很多國家公眾的金融素質與時代發(fā)展不相適應,因此利用金融教育提高公眾的金融素質迫在眉捷。我國可以借鑒與參考世界發(fā)達國家在此方面的成功經驗。我國當前很多居民還不能正確應用金融產品,所以只有加強金融教育才能提高我國國民的金融素質。
【關鍵詞】金融教育;金融素質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fā)展的不斷加快,也推動了全球金融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當前金融已普遍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當中,涌現(xiàn)出大量的金融產品,而且日益復雜化與多樣化,要求金融消費者與投資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金融知識。金融消費者與投資者不但要學習金融產品內容,而且還要善于鑒別金融風險。所以只有提高人們的金融素質才能有效應用金融產品,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
一、加強國民金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才能促進金融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所以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利用金融教育可以快速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世界發(fā)達國家開展了大量的金融知識教育,創(chuàng)辦了豐富的金融教育機構,金融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的全過程,針對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開展特色教育,政府對此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廣大國民可以免費學習金融知識。與此相比,我國開展的金融宣傳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還不能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國民的金融素質還達不到發(fā)達國家水平,所以學習發(fā)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可以提高國民的金融知識水平。
二、發(fā)達國家關于金融教育的先進做法
作為發(fā)達國家的英國與美國,是開展國民金融教育最早的國家,同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美國自20世紀30年代就著手建立金融知識普通機構,英語也于1998年開始金融掃盲教育,在金融教育中有著豐富的經驗與成功做法。
(一)進一步細分金融宣傳教育機構
在爆發(fā)全球金融危機以前,美國的美聯(lián)儲設置了社區(qū)事務計劃部門主要從事金融知識普及工作,自不同層次、針對不同人群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爆發(fā)金融危機以后,美聯(lián)儲建立了金融消費者保護部門,主要針對國民開展金融教育,在芝加哥聯(lián)邦儲備銀行建立了金融教育中心。2008年。美國建立了“總統(tǒng)金融知識咨詢委員會”,招收了大量的金融教育志愿者,對社會公眾開展了廣泛的金融教育,有效增加了國民的金融知識。
(二)國家部門全面負責公眾金融宣傳教育
2003年,美國以《公平信用交易法》為主要依據(jù),制訂了金融知識與教育促進法,集中近20家有關部門建立了金融知識與教育委員會,將金融教育上升到國家教育層面。2007年,在美國眾議院的倡導下,規(guī)定每年的4月份為“金融知識普及月”,人們又稱之為“金融掃盲月”,各聯(lián)儲銀行利用掃盲月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金融教育,在提高國民的金融知識水平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將金融宣傳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全過程
英語政府重視自小學階段就針對國民開展金融知識教育,認為其可以幫助國民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觀與理財觀,可以幫助廣大青少年早日成為一名聰明的消費者。因此英國于2008年在《國民教育教學大綱》中列入了個人理財知識,在中小學課程教育中增加了金融知識與理財技能的課程。美國很多州利用立法的形式,導致金融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學生只有掌握一定水平的金融知識才能得到一定的助學貸款。美聯(lián)儲在中小學當中大力開展金融教育,中小學教材中包括大量趣味性與針對性較強的金融知識,學校可以免費得到大量的教學材料與課程設計,以及師資培訓。大量聯(lián)邦儲備銀行面向中小學生開放,學生進入銀行參觀學習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四)針對具體情況開展不同形式的金融教育
考慮到不同人群要求具備不同的金融知識,英美二國的教育部門定期開展社會公眾金融知識調查活動,及時掌握不同人群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礎上制訂教育計劃,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新時期的年輕人喜歡應用現(xiàn)代通信手段,大多有著超前消費的行為,存在著大量的“月光族”與“啃老族”,英國金融能力指導委員會于2006年制訂了“年輕人應該樹立正確的理財觀”計劃,利用聯(lián)合年輕人普遍認可的高等院校、公共部門等機構共同開展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年輕人的財能力。上述各個教育機構可以自指導委員會免費獲得學習工具與各種支持。
(五)應用豐富多樣的傳播金融知識手段
不但利用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英國還利用“工作場所金融知識傳授”、各種在線工具、金融事務咨詢等各種方法進一步拓展金融知識傳播渠道。工作場所金融知識傳授著力于使公司雇員及時掌握豐富的金融知識,金融能力指導委員會指定專家定期開展金融講座,以個人財務預算、負債管理、財務事務規(guī)劃教育為主,當場解答人們的各種問題。要求全部雇員必須參加,可以免費獲得大量的金融知識宣傳材料。
三、國際金融教育對我國的影響
(一)建立金融教育法律法規(guī)
筆者認為我國可以利用立法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各個部門、各種金融機構、各個社會團體在金融教育中的地位。國務院還可以及時頒布《國民金融教育管理辦法》,以促進金融知識教育的合理化與規(guī)范化發(fā)展。
(二)堅持金融宣傳教育長抓不懈
筆者認為金融宣傳教育應該上升到國家層面,我國應在深入研究金融發(fā)展情況、金融知識需求情況的前提下,制訂金融宣傳教育發(fā)展目標,進一步明確宣傳教育的任務、環(huán)節(jié)、保障措施等,有序、科學推進金融宣傳教育。
(三)建立完善的公眾金融教育體系
我國的人民銀行負責金融服務各種事務,所以筆者認為人民銀行應該在金融教育中發(fā)揮積極作用,要全面承擔國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重任。可以在人民銀行當中建立金融教育辦公室,主要負責金融教育工作,同時對金融教育進行大力宣傳,要及時制訂《國民金融素質教育綱要》,合理確定提高國民金融素質的步驟。再有,要在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協(xié)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教育部、新聞出版總局等部門建立國民金融教育聯(lián)席會議制度,有利于各有關部門加強交流、及時溝通,解決金融教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四)開展針對性金融宣傳教育
學習發(fā)達國家的先進做法,可以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開展不同的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全體國民的金融素質、科學引導社會公眾的消費行為、達到人民群眾的滿意為主要宗旨,要善于隨著金融形勢與公眾對金融知識需求的不斷發(fā)展,及時調整金融教育重點,應用新型教育方法,尤其是要注意弱勢人群的金融教育工作,以促進全體國民金融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武成, 黨鴻鈞. 金融消費者教育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 中國外資月刊, 2013(20):100-100.
[2] 李媛媛. 金融知識教育成效評估的國際經驗及中國借鑒[J]. 西部金融, 2010(7):66-67.
[3] 吳麗霞. 金融教育的國際經驗與借鑒[J]. 長春大學學報, 2012, 22(1):7-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