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明
【摘 要】檔案信息安全是現今檔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線,檔案管理工作者必須具備信息安全素質并不斷加以提高。目前檔案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質還不盡如人意,信息化管理意識欠缺,信息化管理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因此要加強檔案管理者對工作的敏銳感、責任感,加強檔案管理專業技能培訓,完善檔案信息管理制度。
【關鍵詞】檔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質
檔案信息安全是現今檔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線,研究檔案管理者的素質,有利于拓寬檔案管理保護領域、發展檔案管理學的理論研究;完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促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和檔案管理事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信息安全素質
信息安全素質是指社會成員在信息安全領域所具備的基本信息素質。對于信息社會環境中的檔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質更是集中于在網絡環境中管理電子文件的信息安全的意識、能力。
二、檔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質現狀
1.信息化管理意識欠缺。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檔案領域的廣泛應用,使的檔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向紙質檔案及電子檔案管理并重的新模式邁進,并向網絡化管理方向發展,思想觀念的陳舊使部分檔案工作者滿足于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即使裝備了現代信息設備,也僅僅將其視為對傳統工作方式的補充。有些人對檔案信息化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較低的層次,沒有將電子文件看作我國重要的戰略信息資源,尚未意識到檔案信息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對具體到自身工作環境中應當怎樣預防、發現和應對網絡信息安全風險往往無所適從,信息化管理的意識相對比較緩慢。
2.信息化管理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已經掌握的技能方法如果不及時更新就會很快就會過時。檔案工作者不是信息技術專業人員,信息安全意識的缺乏使他們雖然意識到自身信息安全技能的不足,但由于缺乏強制性的提升專業水平的制度要求和定期的培訓機制,使他們的信息安全能力與實際工作要求的差距越來越大。對于老的檔案管理者雖然掌握了檔案管理知識,但是缺乏信息技術能力,不少掌握信息技術的年輕檔案工作者有的雖然掌握信息技術,但是又缺乏檔案管理知識,而有的年輕的檔案管理者由于在待遇、職稱、前景等問題上的偏差認識而主動改行從事其他工作,使得整體信息技術水平偏低的檔案部門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術的人才。
3.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國還未全面實施檔案工作者從業資格制度等準入制度,因此缺乏對新進的檔案工作者的計算機能力、信息安全素質等方面的的限制。這使得各級檔案部門在選拔培養檔案干部時只能由主管機關、主管領導來掌握調入人員的各項素質要求,而缺乏明確的專業指向性。對于己經從事檔案工作時間較長的老同志,他們的年齡、專業和其他原因造成其自身現代信息技術能力比較欠缺,相對來將他們的信息安全素質的不足就更加明顯。同時檔案工作者技術職級晉升的各項考試中,缺乏有關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考核內容,因此部分人事管理部門缺乏提高和激發檔案工作者自身信息安全素質的主動性的激勵機制。
三、提高檔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質的對策
1.加強檔案管理者對工作的敏銳感、責任感。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領域、新門類、新載體檔案不斷涌現,給檔案工作者在素質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們深刻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歷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檔案工作的責任感即檔案工作者要認識到檔案事業發展的必要性,要把工作的著力點轉向未來,深化服務意識,樹立以服務促管理,以管理完善服務的觀念,充分發揮檔案管理的綜合功能,更新服務觀念,拓展服務領域,改革服務方式,大膽探索,努力實踐,使檔案管理工作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
2.加強檔案管理專業技能培訓。對全體檔案工作者進行信息安全素質教育。無論是新入的人員或是已經從業多年的老檔案管理者都應根據掌握的檔案管理知識的不同進行相關培訓。其次,檔案工作者的工作崗位、職責和承擔的任務不相同,進行培訓時應當對檔案工作者區別對待,從培訓的時間、內容、考核等多方面體現出培訓差異。檔案工作者在掌握了信息安全技術后,應當明確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自覺抵制違法行為,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和個人隱私,合理地使用信息安全技術,提高信息檔案管理質量。
3.完善檔案信息管理制度。目前,我國雖已頒布了一些涉及信息安全的標準和規定,但這些標準和規定都還處于探索階段,其中直接與檔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質要求相關的內容幾乎沒有,這使得對實際問題的解決缺乏針對性和規范性,從根本上無法改變我國檔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質的現狀,因此首先應該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安全的標準和規定,完善檔案管理工作者的準入制度,結合我國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選撥綜合信息素質水平較高的人員進入檔案管理隊伍,其次,將信息素質考核納入到檔案工作者專業技術職務調整的政策規定中.將信息安全素質方面的內容加入到各級職稱考試當中,用以引導和督促檔案工作者積極主動地學習檔案信息管理的相關內容。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以崗位不同的工作內容為依據,在法規制度的具體管理實施中應充分考慮到崗位的差異,細化具體操作,以便于具體實施。
四、結語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依托于計算機網絡的電子文件越來越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信息資源。檔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質直接關系著電子文件的安全,并影響到國家的信息安全。當前檔案工作者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不斷改進檔案管理方法,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強化提高檔案工作者自身的信息安全素質,使檔案工作者能夠在信息化社會中有效地履行自己的歷史責任,實現檔案管理的安全化,科學化,現代化,使檔案管理步伐適應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兆祦,和寶榮,王英瑋.檔案管理學基礎(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52-453.
[2]周毅. 檔案信息化中的信息技術外包策略[J]. 檔案學研究 ,2004(1):54-56.
[3]張照余,吳品才.檔案信息化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J].檔案管理,2007(6):10-15.
[4]馮惠玲.論電子文件的風險管理[J].檔案學通訊.2005(3):8~11.
[5]王兆新,裘潔.淺議電子文件信息的安全與保密[J].浙江檔案.2004(1):36~37.
[6]鄒生.開放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問題[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4(4):28~29.
[7]宗文萍.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J].檔案學研究.2005(1):38~42.
[8]沈彥.淺議電子文件及電子檔案管理[J].各部門導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