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霞
【摘 要】誠信是作為會計人員的立業之本,更是會計工作的生命線。會計誠信無論是對會計本身還是對市場經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經濟衛士”,具有誠信的品質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本文從理論上探討誠信、會計誠信的內涵及加強會計誠信教育的重要性,以實際調查資料為依據,分析當前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誠信的現狀,探討加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誠信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誠信教育;途徑;機制
一、會計誠信的內涵及加強會計誠信教育的重要性
所謂會計誠信,即“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帳”,是指會計及相關人員在會計職業活動中誠實,講信用。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經濟衛士”,具有誠信的品質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因為會計專業學生誠信基礎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他們將來從業道德水準的高低,他們能否真實、準確、完整地提供所在單位的會計信息,不僅對內部管理決策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會對整個社會經濟秩序、國家和公眾利益產生重要的影響。僅靠完善監管體系和法規是不夠的,法紀治近,教育治遠;法紀治標,教育治本;加強會計誠信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教育問題是一個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問題,如何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教育,是高職院校適應社會發展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提出的新課題、新要求。
二、當前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誠信的現狀。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方式,了解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誠信狀況,共發放問卷1100份,收回1056份,回收率達96%,其中有效問卷共1032份,有效率97.7%。分析問卷并結合對部分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的結果,對當前民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現狀與分析如下:
1.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會計專業的熱愛程度不高。分析學生在對會計專業選擇理由上,50.92%是因好就業而選擇讀會計;25.97%是聽從父母建議;而只有23.11%是自身對會計感興趣而選擇將其作為自己終身事業。在問卷第6題,調查學生對于會計的熱愛程度方面,24.03%選擇A.熱愛,愿意成為終身職業、65.56%選擇B.一般,既然學了這個專業就走下去吧。10.31%選擇C.不喜歡,如果可能想轉行。
2.普遍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不夠統一。主觀上覺得誠信很重要,待人處事應該以誠信為主。大部分會計專業學生存在道德心理沖突和困惑,雖然大部分學生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時,又產生困惑,回答自相矛盾,缺乏一定的引導與監督。在問卷第3題,調查誠信品質對會計專業大學生是否很重要的問題上,93.92%的學生選擇的是很重要;在第14題重視自己及周圍人的誠信問題時,有46.96%、43.55%是很重視及比較重視,而只有9.48%是不太關心。第23題調查是否有必要在全社會加強誠信教育時,81.1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而在問到現實中堅持誠信是否感到壓力時,僅15.19%的學生覺得無壓力,余下84.81%的學生覺得理論和現實是脫節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壓力。
3.民辦高校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差,誠信的觀念薄弱,雖主觀意識有,但判斷力不強,觀念模糊。對于現實生活中的不誠信行為覺得理所當然,而不是道德品質問題。考試作弊成風、抄襲作業在學生團體中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默許和許可,根據調查問卷第16題,是否抄襲過作業中,結果顯示,67.46%的學生承認抄襲過,在第19題67.77%的同學承認有過作弊行為。在問卷第21題,當看到有人作弊時,你的反應如何?其中竟達71.55%是“見怪不怪,沒有閑工夫關系這些事。”
4.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學風普遍比同校其它專業學生來得高,對于專業技能、學習強度上,都較為努力。從問卷第4、5題數據可看出,其中第5題,60.13%的學生選擇認為會計專業的學習強度比別的專業更加緊張,不能松弛。
5.大部門學生認為誠信教育受周邊環境影響較大。在調查學生誠信缺失行為與周邊環境的關系上,63.54%的學生認為與周邊環境相關,36.46%的學生認為與個人誠信素質水平相關。
三、在民辦高職院校中加強會計專業學生誠信教育的途徑
在新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開展誠信教育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拓展活動內容,以創新精神,對學習對象、學習內容、學習時間上進行轉變,創新形式和手段,突出活動特色,以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生動鮮活的形式和方法,宣傳誠信教育,弘揚誠信精神,不斷增強會計專業學生誠信意識。筆者結合自身所處工作環境,提出以下觀點:
(一)把誠信教育與學習教育活動、大學生成長成才和規范日常行為結合起來
在新生剛進入高職院校時,可以在新生導入教育中,除了納入會計專業介紹之外,應把會計與誠信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系也納入新生教育中。同時在新生入學時配套建立會計專業學生誠信檔案庫,對會計專業學生在高職院校三年期間的誠信情況建立誠信檔案,根據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生活、發展的實際情況,按照方便操作的原則,可將誠信考核分為:學習誠信、工作誠信、紀律誠信、生活誠信、經濟誠信等來制定考評的細則,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誠信度綜合測評,與大學生素質測評同步進行,并將結果填入大學生誠信檔案登記表,裝入檔案,學生參加工作時一并轉入用人單位。
(二)把誠信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不斷豐富誠信教育活動載體,運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并搭建大學生便于參與的平臺
加強校園先進文化建設。把誠信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大力營造富有時代氣息、符合審美情趣、激勵熏陶思想和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氛圍,使大學生在文化活動和實踐中感受誠信教育。可通過“一宣傳、二活動、三凈化、四內化”四個步驟來把誠信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宣傳在開展誠信教育過程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可采用海報、橫幅、展板、標語、廣播、網絡等宣傳方式來進行宣傳;活動方面,如開展以誠信主題班會,舉行誠信主題演講比賽、辯論賽、征文等活動,也可配合學期末開展“誠信考試”簽名活動,開展說相聲、演小品等誠信教育節目,以活動方式加深學生對誠信的理解,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啟迪,陶冶情操,進一步提升誠信品質。
(三)把會計誠信教育與課堂教學、案例教學與角色扮演的有機融合。滲透到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的過程中,做到統籌規劃,整體聯動,協調推進
首先是會計教學內容方面,把專業教育與誠信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把會計誠信教育作為專業必修課來開設,適當增加學分,在會計每一門專業課中,都要增加適當的學時來滲透誠信教育內容。
其次是在具體案例教學中,把誠信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的完美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讓學生在案例中學會識別與判斷真假,學會如何拒絕利益誘惑,堅守誠信,提高自身分析判斷虛假會計信息的能力。
再者是在模擬試訓中滲透,大三時期會計專業學生臨近畢業實習階段,會計模擬實訓不應只是會計技能的演練,應使其更有仿真性,成為會計綜合能力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方式和場所,使學生近距離地感觸會計職業道德。
(四)把會計誠信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理論聯系實際可以加深學生對誠信的理解與認知,一方面學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我院的特色)的方式,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不僅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形成正確的職業判斷,進而樹立“誠信為本”的職業人格;另一方面,學校可召開專題講座,邀請法官、律師、會計事務所、企業會計主管等經驗豐富的人員,以自身工作經驗、親身經歷或教訓等為切入點,向學生傳達誠信的重要性。
(五)建立健全誠信教育機制
完善制度措施,這是開展誠信教育活動的根本之策。而要使誠信精神真正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科學組織,制定政策,完善機制是保障誠信教育活動持續深入開展的重要措施。著重在于三個制度的建立:一是考評,根據學校學院實際情況,設立具體的考評細則與標準,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庫;二導向制度,把學生每一學期的誠信綜合測評情況,轉化為相應的輔修學分;三是獎懲制度,將學生的誠信情況與各項評優評先、助學金的申請、入黨資格等多方面結合起來。
總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是未來會計事業的建設者,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精湛的技能,更要具有高尚的職業操守,優良的誠信品質。這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在大學期間進行誠信教育是他們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和完善健康人格的必修課,它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前,李洪光,姜文華.對會計學專業開展誠信教育的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05(1).
[2]勞倫斯·A·波尼蒙:會計職業道德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趙紅英.高校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探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9)
[4]楊照方,劉寶貞.構建我國高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的設想[J].科教文匯,2008(18)
[5]魯美娟,劉高常.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下的本科會計專業誠信教育探討[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15)
[6]吳維維.民辦高校誠信教育的特殊性研究:以陜西民辦高校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1(1)
[7]馮甘雨.淺析如何做好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工作[J].現代交際,2010(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