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師專業化問題,這一問題也是教師教育的核心問題,教師專業化的重中之重是把教師培養成反思型教師,對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的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反思型教師教育視野下高師鋼琴課程的時代意義和開展策略等內容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字】反思;反思型教師教育;高師鋼琴課程;鋼琴教師
反思是一種公共性、社會性的行為,教師及研究者之間的互相合作是培養教師反思能力的最好方式。但從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對反思型教師和反思型教師教育的涉及甚少。培養具有反思能力、適應音樂類學科教育課程的教師,能夠有效的推動高師鋼琴課程教學的改革,是改善和提高鋼琴課程教學的新動力。
一、反思型教師教育視野下高師鋼琴課程的時代解讀
(一)鋼琴課程理論與技術的對抗與融合
反思型教師教育的理念在高師鋼琴課程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推動鋼琴教師專業發展、促進鋼琴課程學習課堂公平和形成鋼琴課程教育智慧。一方面由于鋼琴學習活動十分的復雜,另一方面,由于鋼琴演奏技術是集動作技術和心智技術為一體,經過人類長期實踐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度專門化、發雜化的技術。因此,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將兩種學習方法甚至多種學習方法有機結合,共同運用到鋼琴演奏技術的學習中去。高師鋼琴課程教學分為鋼琴理論課和鋼琴演奏技能課兩大類,理論課又分為鋼琴基礎理論、技術理論和鋼琴史論三大類,各科有其自身的課程特點和教學特點。規范化和可接受性是一個矛盾的兩個側面,鋼琴教師應善于將兩者協調起來,從而有效地完成鋼琴基礎理論課的教學任務。鋼琴的演奏知識、技術的掌握和對音樂作品的表現是鋼琴演奏技術課的主要內容,在高師鋼琴課程的學習中,必須從易到難,一步步地學習、鍛煉,最后達到運用自如、聲情并茂的地步。
(二)實施對鋼琴教學內容的反思
鋼琴課程是一種操作性的教學,需要通過對演奏的不斷訓練,為了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在鋼琴課堂教學中,鋼琴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指鋼琴教材內容,但又不是靜態地呈現教材,鋼琴教師應分析鋼琴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鋼琴教材原有的知識框架和先后順序,對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或者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鋼琴教材內容的重點,以促進學生的真正理解。鋼琴課程教學教師在繼續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對教學課程教材、內容的認識和反思,通過在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中,將學生的實際特點融合進來,其實質是對鋼琴教學課程的“二次開發”,使其在更具創造性的同時符合教學的實際需求。
二、對反思型教師教育應用于鋼琴課程的策略
(一)對教學方式進行反思,豐富教學模式
鋼琴是一門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科,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以影片觀賞為起點,既抓住作品演奏技巧的基點,又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動機和興趣。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留足學生思考的余地,激發學生對鋼琴演奏奧秘的探索興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結合自身以往的教學過程,探尋其中的缺陷與不足之處,創新教學方式。
(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富于創新、研究
沒有明確的目標,必然導致鋼琴教育實際中的盲目性,目標不全面,也會給教育實踐帶來片面性,為中、小學培養合格的音樂教師的重任,落在了高師鋼琴課程教育的肩上。新時代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和敬業精神、高水平的專業知識與演奏技巧等已經不能作為衡量一個教師合格與否的絕對標準。國民音樂素質的提高靠的是中、小學的基礎音樂教育,高質量的中、小學音樂教育靠的是合格的音樂教師,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靠高師音樂教育所培養。因此,高師音樂教育重任在肩,要發掘學生潛在的創作能力,使其主動探索音樂。高師鋼琴課程教育不能只強調課堂教學的秩序性,應特別重視觀摩、各種排練、參加各類演出、多媒體課件制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勇于改革和創新
進行高師鋼琴課程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高層次化的課程設計,在參考優秀教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結合相關師范學院特點的基礎上,借鑒相關音樂學院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不但要有鋼琴演奏家的培養意識,還要培養出合格的中等音樂教師,甚至要培養出復合型的適應當前社會的人才。對于教師而言,要注重探討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能力觀”的問題,這也是更高層次的課程設計。
(四)明確反思型人才培養目標
要尋覓反思型教師教育研究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源頭,這是培養反思型人才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高師鋼琴教育在專業知識結構上較為單一,往往注重學科知識的訓練和學習,而不太關心或者忽視其他知識類型的訓練和學習,這導致了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比例失調。改革鋼琴教育類課程可以更好的開展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多方面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滿足自我尊重、自我表現的欲望,也推動專業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正向正規化、多樣化、綜合性發展。
(五)以反思為原則,形成具有鋼琴教師特點的學習
鋼琴教師的“教”和鋼琴學生的“學”構成了教學中的兩個平行而統一的活動體系,在這兩個活動體系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聯系。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學習成人教育學家諾爾斯的“成人教學論”觀點,鞏固成人教育學科的合法地位,為鋼琴教師群體專業發展和鋼琴教師個體的反思提供參考價。
三、反思型教師教育應用于鋼琴課程的意義
反思型教師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是在繼承與批判傳統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追求的主導價值也更趨于完善和全面。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在鋼琴課課堂中跟學生進行對話、交流、溝通、合作,引導與啟發學生攻破各種鋼琴學習上的難題。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從屬者,也不應一味的追求演奏曲目的難度,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風格、作曲家,學生跟鋼琴教師平等對話,不迷信權威,學會自己探索新的領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才能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體現主體性及其生命意義。
四、結束語
反思型教師教育被認為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標志,將反思型教師教育這一理論運用于高師鋼琴課程中,能夠激發鋼琴教師專業發展的潛能,超越過去的經驗,形成自己對鋼琴課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判斷與思考力。與此同時,反思性教師教育的理論還是構架鋼琴教師、鋼琴課程教育理論與課程實踐之間的橋梁,有助于形成對鋼琴課程教育教學活動的深刻認識和理解。
參考文獻:
[1]蔣薇.教師專業化視野下的高師音樂教育實習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吳婷.反思型教師教育視野下高師鋼琴課程的時代解讀[D].湖南師范大學,2014.
[3]劉志華.翻轉課堂在高師院校《現代教育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寶芳(1979.10.27--)女,遼寧,沈陽音樂學院,鋼琴教育,麗水學院,鋼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