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華
【摘 要】隨著道路橋梁等基礎工程項目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數量的增加和現澆混凝土材料在此類工程項目中應用范圍的擴大,人們對路橋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重視程度也在日益提升。但筆者通過對我國已經竣工使用的路橋工程質量進行分析研究后發現,混凝土本身仍舊存在著較多的質量通病。而這些質量通病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乃至城市化建設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路橋;施工;混凝土;管理
一、混凝土技術要點
在市政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所以為了夯實施工質量,作為施工企業,必須切實掌握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才能更好地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和優化。這就需要我們切實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要點:
(一)攪拌技術要點
在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中,為了更好地對工程質量進行控制,首先就必須確保混凝土的攪拌質量。這就需要嚴格按照設計中確定的配比進行混凝土的攪拌,不僅要嚴格控制攪拌時間,而且還要控制攪拌量和攪拌進度,攪拌過程中也不能更換比例,確保混凝土攪拌質量。
(二)運輸技術要點
在混凝土攪拌的同時,還要及時的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但是在運輸環節往往被我們所忽視而引發一系列的質量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運輸中采用專業車輛運輸,并確保運輸的均勻性,嚴禁在運輸中發生出現離析的情況,并在運輸過程中做好對其的保溫工作,才能更好地確保運輸到施工現場的混凝土具有較強的性能。
(三)混凝土澆筑技術要點
當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之后,需要及時的進行澆筑施工,在澆筑施工中,應采取泵送的方式和人工的方式相結合,并在泵送過程中盡可能地不要停頓,才能更好地確保混凝土澆筑的質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還要在澆筑之前做好基面清理工作,一般應從大到小的進行構件的澆筑,在澆筑的同時還需要強化對其的振搗,振搗過程中不能出現過振和漏振的情況,才能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與此同時,在實際工程中,我們還應結合實際對其澆筑和振搗的方式進行確定,并結合其確定的澆筑方案強化對其的控制。例如在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筑時,往往需要在基坑施工的基礎上才能進行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所以必須對基坑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并在施工中切實加強各方的溝通與交流,最大化的確保澆筑過程一次性的完成。而對于瀝青路面混凝土的澆筑,則需要加強對其的碾壓,碾壓的次數和碾壓的力度均需要結合實際來確定,才能更好地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和優化。
(四)混凝土養護技術要點
在混凝土內澆筑的基礎上,為了確保其強度達標,我們還需要切實注重混凝土養護工作的開展。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必須明確養護人員的職責,且嚴格按照有關流程開展養護工作。養護時間至少在2周以上,在養護期間注意對其的澆水養護,預防由于養護不當而引發的質量問題。此外,整個養護過程還需要注重環保工作的開展,預防澆水形成的污水和水資源的浪費。所以一般采用節水灌溉系統進行養護的效果最為理想,且能有效的促進其養護成效的提升與優化。
二、提高路橋施工混凝土管理的對策
(一)加大對路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力度
在路橋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前需要對施工技術、施工圖紙、施工相關要求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必須嚴格的根據施工圖紙進行具體施工,從而保證各個施工階段都能夠達到相關施工標準的要求。建設施工單位需要委派專門的管理人員對施工材料進行管理和堆放,減少施工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減少了建設單位的經濟損失。在混凝土進行攪拌之前需要對送料車進行嚴格的檢查,避免出現任何問題。如果混凝土的塌落度未滿足施工要求時不允許進行使用,如果混凝土的塌落度較大時,操作人員需要對混凝土外加劑的成分進行調整,使用糖蜜緩凝劑、鹽類緩凝劑以及木質素磺酸鹽類緩凝劑加大混凝土的緩凝成分,從而使混凝土的塌落度降低,如果發現混凝土的塌落度較低時,操作人員在保證水灰的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適量的水泥漿、保證砂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適量的骨料,同時如果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達標時可以適當的增加砂率,從而使混凝土的塌落度提高。如果施工單位自己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工作時,必須安排有關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監督和管理;對現攪拌混凝土的底膜需要進行嚴格的計算從而保證其穩定性,能夠承擔較強的負載。在養護方面,根據氣溫不同和材料性能的不同時選擇最佳的養護方法進行養護,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
(二)對混凝土澆筑前的工作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
在混凝土澆筑方案確定后需要通過專業的人員進行審批過程,在進行審批時需要結合實際澆筑面積、施工現場的施工設備、混凝土澆筑的具體工藝、施工縫位置等進行逐項的檢查和落實。在進行澆筑時混凝土的下料口和所澆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之間的距離要控制在兩米之內;混凝土的澆筑過程應該分層連續的進行,通常情況下分層的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5倍;如果混凝土不能進行連續澆筑,并且時間超過兩小時需要按照施工縫進行處理;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觀察模板、支架、管道以及預留孔是否有走動的情況,如果發現變形或者移位時需要立即停止澆筑過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進行解決,之后在進行澆筑過程。為了防止爆模現象發生,需要保證模板的強度和剛度達到施工規定的要求,并且對主要構件需要進行力學計算,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力學計算結果和工程的具體情況進行施工,并且需要對澆筑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
(三)對混凝土出現缺陷的狀況進行預防
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和技術是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建設單位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召集施工過程設計的相關人員開會,將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具體要求、施工技術等進行詳細的說明,讓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各個單位之間需要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進行密切配合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判斷混凝土質量的重要依據是混凝土的強度,如果混凝土的強度未達到相關標準的要求時,管理人員需要行使自己的職權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拆除,重新進行施工過程,直至混凝土的強度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上述現象發生,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密切的關注,如果發現問題可能會出現缺陷的問題時,馬上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這樣不僅可以按時交工,并且減少了建筑單位的經濟損失,為其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道路與橋梁工程數量不斷增加的今天,人們對工程項目施工材料、設備、工藝、整體質量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現澆混凝土作為影響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分析該材料在施工期間存在的質量通病和導致這類通病的原因,針對問題制定出具體的防治措施,是施工單位必須要納入到路橋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規章制度中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陳鎮清.市政路橋工程施工管理的特點與措施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6,(30):25-26.
[2]楊鵬飛.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技術要點及管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2):233.
[3]胡永祥.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6,(17):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