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中國科協企業工作辦公室和北京市科協聯合主辦,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簡稱中關村天合)承辦,北京市石景山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和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館聯盟聯合承辦的2017年第三期產業前沿技術大講堂在中國科技會堂如期舉辦。本期大講堂聚焦“生命科學與中醫技術”,旨在探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如何振興傳統中醫及中醫技術的產業化路徑,賦予傳統中醫技術以新的生命力。
本期大講堂由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主任朱希鐸主持,邀請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內科原主任醫師、博士賈海忠為主講嘉賓,北京慈方醫院管理公司董事劉彥臣,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雜志》副總編輯李春梅,金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鈕立衛等為討論嘉賓。賈海忠博士作了題為《生命科學與中醫技術》的主題發言,圍繞生命科學的內涵、中西醫學的主要差異、中西醫學的發展趨勢、振興中醫的外部環境、振興中醫面臨的問題、中醫技術產業化的空間以及中醫技術產業化鏈條的關鍵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講解。
賈海忠認為,我國中醫振興面臨著中醫文化土壤亟待重建、中醫產業化不足、中醫人才培養與現代教育存在一定矛盾等一系列問題。在人才培養、高技術產品研發、器械和藥品生產等都存在空間的情況下,傳統中醫產業化的關鍵在于藥材種植及炮制人才和高水平臨床人才的培養,同時也離不開能有效提高診治水平的智能工具和對醫療大數據的開發。
主題演講結束后,大講堂主持人、主講嘉賓和討論嘉賓針對中醫產業化的問題共同進行了探討,并回答聽眾提問。本期大講堂,中關村天合10多家分中心通過遠程視頻系統實現了同步收看。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產業前沿技術大講堂已經累計舉辦了15期。作為承辦方,中關村天合目前正計劃打造“產業前沿技術大講堂”的升級版,一方面把大講堂帶出北京舉辦,另一方面對大講堂的活動形式進一步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責編/彭硯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