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涵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的社會,這改變了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周期縮短,影響更大,信息傳播的渠道也多種多樣。新媒體影響著廣播電臺的發展,沖擊著廣播電臺進行轉型。本文根據對新媒體的研究,分析廣播電臺的轉型發展,如何面對挑戰,解決困難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 新媒體背景;廣播電臺;發展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3-0021-02
1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臺轉型的必要性
隨著網絡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傳播途徑也在不斷擴大。出現了新媒體,主要是以一種結合了聲音圖像視頻等內容進行的傳播。這改變了傳統模式下的信息傳播方式,而網絡的發展也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尤其是出現了手機移動終端,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漸改變。廣播電臺這種傳統的信息傳播渠道也受到電視的影響,聽眾變得越來越少。受眾群體主要是年齡較大的群體,很多年輕人都接受了新的信息傳播方式那就是網絡。廣播電臺逐漸失去自己的優勢,要想不被時代所拋棄,就必須要結合新媒體技術。通過獲取新媒體技術的信息資源,維持廣播電臺的正常運轉。
傳統的廣播電臺主要的優勢就在于可以應用在車載移動終端上,例如城市里經常使用到的交通工具,公交車,而隨著近些年公交車的普及,廣播電臺的發展有了新的發展空間。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廣播電臺面臨著技術上的挑戰,還需要進行轉型工作,這樣才能融入到主流媒體中。
2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臺出現的問題
廣播電臺最大的優勢就是“聽”,再就是優質的信息資源,但在新媒體的環境下要保證信息資源優質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因為網絡和手機移動終端的普及,人們開始從手機上收聽廣播,觀看新聞了解資訊。手機成為青年人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手機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話,這會影響到廣播電臺的收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人們在手機上收聽廣播,有可能會因為網絡信號而產生一些數據費用,這樣就影響了廣播電臺的普及使用,此外手機上有很多提供娛樂的軟件,終端之間的競爭很激烈。這都給廣播電臺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在新媒體的背景之下廣播電臺要想長遠發展,首先就要建立自己的移動終端。在網上新出現了一種廣播App,不僅可以接收到中國的信號,世界各地的信號也都能接收,這就給廣播電臺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途徑,但是,還存在著另一方面的問題,這個廣播App就是以盈利為目的建立出來的,這會影響到廣播電臺的長期規劃,廣播內容也不能及時的更新。最重要的就是,廣播電臺在這個App并沒有話語權,也不能進行盈利,這就需要廣播電臺自己建立一個新的網絡渠道。
其次,新媒體背景之下,網絡上的信息數據變得非常大,媒體傳播的信息往往令人眼花繚亂,而廣播電臺有自己固定的播出時間,內容也是有限的,如何能在眾多的信息資源中選擇,成為影響收視效果的最大問題,因為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很快,但廣播電臺的傳播內容并不能快速的增加,這些問題都給廣播電臺的發展帶來了
阻礙[4]。
3 廣播電臺如何進行轉型
新媒體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對于廣播電臺的看法各不相同,其中一種就是,傳統的媒體會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逐漸的消亡。還有一種看法是,傳統媒體雖然會受到挑戰,但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也能生存下去。例如,報紙是最早的信息傳播媒介,但出現了電視機后,發行量逐漸的下降,但依然存在。廣播電臺也是這樣,之所以存在就有合理性。雖然發展環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在新媒體的背景之下進行轉型,讓信息資源的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信息內容涉及的范圍更廣,打破信息傳播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己的創新,就能生存下去。
3.1 精簡內容,獨家報道
傳媒業的發展瞬息萬變,每天都會發生不同的事情。但是廣播行業一定要抓住機遇,跟隨時代的腳步,創新自己的廣播節目。無論是哪種媒體,都重視獨家內容。有些不惜花大價錢買斷版權,例如,黑龍江的一個頻道,非常重視獨家報道,有時還會邀請一些專家和聽眾進行互動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加強與聽眾的互動,還可以滿足聽眾的好奇心,讓內容變得更加有深度。
3.2 創新節目形式
傳統的媒體要想和新媒體融合在一起,首先就要進行創新。在新媒體的發展背景下,廣播電臺的節目要改變自己的單一性,要最大范圍的滿足所有受眾的需要,有一些地方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改革,例如,早年就出現的信息互動,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還出現了微博互動,廣播節目和聽眾的互動變得越來越頻繁,互動機制在不斷的進步,這能得到廣大聽眾的認可。因為新媒體的互動不僅有趣,也及時多樣,可以為節目增加很多趣味性。所以結合新媒體的有利資源,對廣播電臺進行改革,是廣播電臺長遠發展的必經
之路[1]。
3.3 構建自己的移動終端渠道
傳統的媒體要想和新媒體相接軌,首先就要不受第三方移動終端的限制,擁有自己的移動終端渠道,只要擁有話語權,才能增加收益。建設出更加精致的移動終端廣播電臺,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還可以利用這種觀念,促使廣播電臺快速的轉型。因為傳統模式下廣播電臺與聽眾的互動性不夠高,人們也就缺乏了參與感,節目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聽眾對節目制作、內容的評價。一個節目只有聽眾的參與度高,關注度高才能稱得上是好節目。例如,某些電臺做了一些情感談話節目,不僅可以提高聽眾的參與度,還能引發人們的共鳴,增加關注。當聽眾能夠參與節目的評論,進行思考,那么節目的新聞價值就會產生[2]。
3.4 擴大終端范圍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融合,也就意味著相同的內容可能會出現在各種不同的媒介終端上。例如,一個電臺的知名度很高,可以把電臺內的某個節目數字化,并把它賣給更多的廣播電臺,或是媒體網站上。也就是,湖南市的某個知名的電臺節目,不僅在自己的頻率上播出,還可以賣給河南、安徽等各個電臺,或是網站,那么聽眾就能從不同的媒體渠道上聽到節目,擴大了傳播范圍,也會增加部分聽眾[3]。
3.5 實現產業化發展
要想讓廣播電臺能夠轉型發展,廣播電臺就應該朝著產業化發展。可以像電視節目那樣舉辦很多競賽會,例如歌友會,車友會,還可以模仿某個電視臺進行歌唱比賽,把廣播電臺單一的經營模式擴大化,形成一個產業鏈條。其次廣播電臺還可以形成聯盟,因為每個地區都有很多廣播電臺,這些廣播電臺這在自己的區域內發展,有很強的區域局限性。廣播內容不能傳播到行政邊界區,這就減少了很多聽眾。也影響了贊助商的投資資金,如果把一個大區域的廣播電臺聯盟起來,在這個大區域內聽眾可以收到各個電臺的內容,那么公眾影響力就會大大增加。也就能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樣不僅增加了聽眾,也讓廣播電臺的實力增強,從而促進廣播電臺進行
轉型[5]。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臺要想進行轉型,首先要面對挑戰,抓住機遇,和新媒體進行融合。在節目中進行創新,有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移動終端,增加聽眾的參與感,第一時間了解觀眾對自己節目的評價,及時做出調整,不斷優化。讓電臺變得更加精致,這樣廣播電臺才能成功的進行轉型,不被時代所淘汰。
參考文獻
[1]王亞飛.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現狀及發展[J].科學導報,2014(17).
[2]張璧瑕.新媒體時代西部廣播電視的發展——以甘肅為例[J].甘肅社會科學,2014(6):244-247.
[3]趙鵬.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臺應對策略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5,1(9):57-58.
[4]陳積銀.歐盟公共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國家資助監管研究[J].新聞大學,2013(2):121-126.
[5]張志安.融合時代的變與不變——美國傳媒業考察隨感[M].南方傳媒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