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 羅勝
摘 要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要求,地方財經院校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任。地方財經類院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存在諸多先天不足,本文在分析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困境的基礎上,探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 地方財經院校 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1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Local Financial Universities
——Take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DENG Yuan, LUO Sheng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the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ndertake the task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s many congenitally defici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acing difficultie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local financial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raining mode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要求。地方財經院校的專業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特點,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任,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在分析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困境的基礎上,以廣西財經學院“新財子”學院為例,探討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 地方財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
1.1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存有缺失
部分地方財經院校沒有能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出發,僅僅將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為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的提升,忽略對人才綜合能力及素質的提高。由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所存有的缺失,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與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相分離,難以融入到人才培養計劃中。
1.2 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短缺
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短缺,主要表現:缺乏有形科技產品,師資力量不足。首先,財經院校的專業大多屬于現代服務業領域,缺乏有形的科技產品,如何把現代專業服務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是普遍存在的困惑。第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欠缺。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大批既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又具備較高的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和創新創業實踐技術能力的專業師資。可是大部分教師創新創業知識不夠完善、缺少足夠的創業經驗,創新創業教師的評價導向亟待改善。
1.3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滯后
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停滯在技能與操作層面,無法與人才培養體系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脫離了人才培養體系,大多數學生仍游離于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之外,是局限于操作層面的創新創業教育,會使創新創業教育誤入歧途,會使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出現創新能力竭盡和創造力消失。[1]單邊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設計和遠離市場的創新創業教師團隊,難以培養高水平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常常忽略對國內外先進資源整合,對本校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缺乏深度的開發和研究,致使優質資源未能整合在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中人才培養和項目開發顯然自我繁衍能力弱,未能形成有實效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2 “院中院”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系統構建
在地方財經院校現有的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下,難以培養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端商務人才。因此,必須面向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整合社會和學校的資源,根據地方財經院校特點,研究適合實際情況的、特點鮮明的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伯頓·克拉克認為,高深知識日益專門化,系科使大學分崩離析。高等教育的任務激增,必須完善教育層次,拓寬基礎層次的知識面,以溝通不同專業之間的聯系。為促使高教體制發生變化,可把部分權力放到中下層單位,加強根據市場規律適應環境的能力。高等教育價值觀念存在諸多方面,單純依靠現存高等教育體制結構無法解決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所存在問題。創新創業教育為兼顧不同社會價值觀念,需要構建混合制結構。
“院中院”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不改變現有高等教育體制的情況下,把不同學科、年級的學生組織起來,采用導師制,構建師生共處的新型混合制結構育人平臺。廣西財經學院“新財子”學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正是根據以上理論指導,根據地方財經院校的辦學定位及特色,借鑒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蘇州大學敬文書的“院中院”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成功經驗,探索地方財經院校“院中院”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廣西財經學院“新財子”學院誕生于2010年,是廣西財經學院探索地方應用型財經院校創新創業高端復合型商務人才培養標桿項目,應用“院中院”、“自運行”、“互聯網+”等理念,建立一套適合地方財經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體系。根據系統論的觀點,系統是有層次性的,每一個系統可被視為是更大系統的一個組成成分。廣西財經學院“新財子”學院從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和地方財經類院校的現實情況出發,從“支持系統”和“培養路徑系統”兩方面,系統地構建創新創業“院中院”人才培養系統。
“院中院”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系統可從內外部兩大維度進行分析,分成“支持系統”和“培養路徑系統”兩個子系統。外部體系主要是從整個教育體系框架的環境條件來構建,里面共包含三個模塊,這些模塊內容對新財子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起支撐作用,稱為“支持系統”。內部體系是整個教育體系框架的核心部分,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要路徑,由循序漸進的六大模塊組成,稱為“培養路徑系統”。
3 培養路徑系統的模塊設計
廣西財經學院“新財子”學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系統的設計遵循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循序漸進,以創新創業人才持續成長為導向(包括在校和就業),設計包括“個人職業規劃、知識地圖構建、兩年定制培養、自我成長領悟、終身智慧分享、知行合一實踐”等相互銜接的成長路徑,從校內低年級到高年級、延續到整個職業生涯都能持續指導學生、發揮作用。[2]
3.1 個人職業規劃
個人職業規劃成長路徑主要體現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逐漸明晰學生個人職業發展定位,可選擇的職業成長通道有:參加就業、聯合創業、高級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管理咨詢。
3.2 知識地圖構建
知識地圖的構建以人才培養標準為指導,通過學生的個人自主閱讀加群體分享、導師課程、互聯網課程等方式,協助學生尋找到知識間的邏輯性,形成知識閉環。每位學生進入“新財子”學院時,已經拿到未來幾年內需要閱讀的主題和書目。由這些主題和書目組成的知識地圖,可以支撐每位新財子學院根據職業規劃,成為本專業領域里的職業高手。
3.3 兩年定制培養
兩年定制培養是每位“新財子”學員底蘊厚度的積累過程,圍繞著啟發開悟學員的創新創業意識,挖掘學生的創新創業需求,從而形成了一條勞逸結合、內容多樣的培養路徑。兩年定制培養的內容既包括像黑馬集訓營、軟件實驗、創新創業比賽、導師課程等整體參與的固定內容板塊,也包含了像閱讀微課應用、線上課程、線下閱讀分享、商業社會實踐等由學員自主選擇參與的柔性內容板塊。
3.4 自我成長領悟
自我成長領悟是“新財子”學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系統的核心,通過此路徑,每位“新財子”學員力爭進入自我成長的良性通道。此通道中,每位新財子通過混沌期的摸索、迷茫、探究、選擇,從而開始接受“新財子”學院的價值觀,學會自主學習,步入開悟期。學員開悟之后,按照“新財子”學院的模式自我成長,有效實施傳幫帶,進入良性循環的自成長期。
3.5 終身智慧分享
終身智慧分享成長路徑,主要為學員提供終身學習的生態系統,學員在此系統不僅擁有短期學習的機會,更可以成為終身學習的平臺,成為每位學員共享人脈資源的平臺。學員畢業后仍可利用該平臺的資源,優秀畢業生經過篩選可以成為“新財子”學院導師,不斷充實導師力量。終身智慧分享成長路徑包括:研發中心承擔課程開發、資訊收集、項目申報和研究、獵頭庫的建立;數字資源主要有慕課、商業課程采集;數字傳播主要是建立微信號、QQ、網站等。
3.6 知行合一實踐
知行合一實踐成長路徑,主要探索學習的終極目的:強調學員在知識和實踐兩大叢林中自由穿梭,不能讀死書,要讀出王者之風,要讀出浩然正氣,每位學員積極投身實踐,回報家庭、母校和社會。
4 支持系統的模塊設計
為保證地方財經院校“院中院”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達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目的,需從扶持政策的制定、教師團隊的打造、培養平臺的構建、機制的建設等四個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支持系統的建設。
4.1 扶持政策的制定
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扶持激勵制度,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政策支持,是地方財經院校“院中院”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的關鍵。需要制定相關制度,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方案、大學生個性化教育實施方案、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管理辦法,從全面發展、特長培育等方面設置相應學分,[3]如廣西財經學員“新財子”學院基本學制為兩年,學員應修16學分,操行評定合格,方可畢業。從教師和學員兩個角度在實施措施、管理考核辦法等方面做出規定,為創新創業教育在現行教學運行體制下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保障。
4.2 雙棲型教師團隊的打造
著力打造雙棲型教師團隊,制定雙棲型教師團隊發展計劃,合理規劃教師團隊中校內教師、企業家、咨詢機構、優秀校友的組成比例及來源渠道。著重提高教師的創新和應變能力,注重為教師提供多樣化培訓機會,提高組織承諾,激發工作積極性,降低流失風險。一是建立師生角色交替互換模式。充分利用畢業生資源,發揮畢業生反哺教師作用,不斷爭取畢業生所在企業的實踐項目,給教師更多實踐機會,形成師生角色交替互換模式;二是建立教師團隊成長模式。解決過去教師獨立成長,知識無法共享的問題,建立教師團隊成長模式,促進教師交流和知識共享;三是建立無邊界數字化培養模式。按照專業對每位教師進行細分,根據教師職業成長路徑和知識地圖,通過網絡課程使教師可以不分時間和地域地享受全球原生態商業教學資源。
4.3 人才培養運營機制的建立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較強規范力、執行力的運行和推進機制。在多年的發展中,廣西財經學院“新財子”學院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運營機制。一是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新財子”學院的組織機構由校方管理機構與學生管理機構兩套互相融合、互相銜接的機構組成。其中,學生管理機構負責新財子的日常運營,校方管理機構(即導師管理團隊)負責對“新財子”學院發展進行監督與指導。二是培育可傳承的創新創業團隊文化。“新財子”學院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新創業團隊文化。這套團隊文化可總結為:以奮斗者為本,“知識產生尊重”,理想,篤行,奉獻,感恩,責任。三是制定全方位的人才質量監控體系。實行嚴格的進入與退出機制,每年沒有完成指定學習內容的學員,將實施末尾淘汰。
2016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地方財經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院中院人才培養生態系統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6JGZ159)
參考文獻
[1] 曹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以吉林省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2] 羅勝,羅振坤.應用型本科院校卓越營銷人才培養模式[J].科教導刊,2015(6).
[3] 姜慧.高校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