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吉哲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何在新時期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意識已經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作為中國夢的踐行者和創造力量,大學生使命意識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能否實現。這是事關全局的問題,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挑戰。本文就中國夢與大學生使命意識的關系及使命意識的培養進行了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 使命意識 中國夢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35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iss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
GUAN Jizhe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how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faith of mission in the new era has been already caused more and more social concern. As a participant and a creator of the Chinese dream, the college students' faith whose strong or weak will be directly determin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This matter will affec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will challenge every teacher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aith of mission.
Keywords the faith of mission; Chinese dream; college students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1]我們的黨和國家歷來重視青年學生使命意識的培養。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成熟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如何將大學生的使命意識與國家未來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相結合,是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現實而緊迫的課題。
1 大學生與中國夢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正式提出 “中國夢”這一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并且堅定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向往,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特別是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生力軍的廣大青年。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說:“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3]對廣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特別對于青年大學生,更應該牢記囑托,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級專業人才。他們善于接納并掌握最新的知識技術和思想文化,卻尚未走向社會;他們滿腔熱血整裝待發,期待用自己的一身本領回饋國家與社會。
習近平說:“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近代以來,我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4]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狀況,決定著這個時代國家、社會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大學生理想信念堅定、勇于責任擔當,國家和民族就有前途、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能后繼有人、繼往開來。
2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使命意識的培養
近代的中華民族是多災多難的,青年學生在反抗外來侵略和壓迫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次次證明,他們沒有愧對中華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期望。1895年,康有為率同梁啟超等一千兩百名舉人于燕京聯名上書清光緒皇帝,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于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919年的5月4日,中國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游行的愛國運動;1935年12月9日,中國青年發起的反分裂、反割據愛國運動,這些活生生的事例處處證明,青年學生是中國覺醒最早的一批,先進思想武裝最快的一批,對民族使命領悟最透徹的一批。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宏偉事業向每位大學生發出的最強有力的號召,是時代賦予大學生的神圣歷史使命。
若要大學生自覺承擔起歷史所賦予的使命,就必須喚醒大學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培養大學生作為中國夢筑夢者、踐行者的使命意識。大學是青年“三觀”成型和成熟的關鍵時期,而在價值多元、文化多樣的當下,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些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使命意識缺失、自我意識膨脹,一些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缺乏自信。其背后是關于中國夢能否順利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的隱憂。“中國夢”的提出適時地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為大學生使命意識的培養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因此,以中國夢為引領,積極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強化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使命意識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