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宇
歌唱藝術不同于一般的音樂藝術。在聲樂表演中,人聲是最主要的發聲和表演手段,也是表達情感的唯一手段,其他樂器等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因此,在歌唱表演中,如果沒有好的聲音作為載體,聲樂藝術感染力和音樂情感的表達都會大打折扣。歌唱藝術技巧就是與發聲有關的全部聲樂技能的統稱,是完成藝術歌唱的基礎。歌唱藝術技巧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它與人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需要長期的訓練和大量積累才能有所成果。那么,那些著名大歌唱家們高超的演唱技巧又是怎樣獲得的呢?他們在歌唱藝術方面取得的成就是由于他們的天賦異稟還是因為后天的培養?如果是后天培養的,那么怎樣的歌唱技巧訓練方法才是有效的?在訓練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哪些方面?等等,這些問題在美國歌唱家杰羅姆·漢涅斯的《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一書(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黃伯春譯)中給出了解答。
該書作者是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男低音歌唱家杰羅姆·漢涅斯,他通過對自己所處時代世界范圍內的四十二個最為著名的歌唱家進行有關歌唱藝術的交流和對話,并整理出版該書,引起了歌唱藝術領域人士及聲樂愛好者的廣泛關注。這些大歌唱家們結合自己的歌唱表演經歷,熱情地和作者探討了歌唱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規律,談話涉及歌唱藝術技巧的不同角度,如歌唱的姿勢、歌唱的呼吸技巧、歌唱的共鳴技巧等內容,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感悟歌唱藝術,對如何進行演唱技巧訓練、提升訓練質量等也有重要的啟示價值。
該書內容以作者和歌唱家們的對話形式展現,與每一個歌唱家的交流都獨立為一篇章,因此,正文共分為42個部分。這些演唱家中包括有著名女高音利恰·阿爾巴內西女士、歌唱家瓊·薩瑟蘭、科內爾·麥克尼爾;世界著名男高音盧奇亞諾·帕瓦羅蒂、何塞·普拉多西·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等等,他們都是享譽世界的大歌唱家,他們的聲音為全球億萬觀眾所熟知。同時,作者杰羅姆·漢涅斯本人就是歌唱家,因此他們之間的交流針對性強,能切中問題關鍵點,并能結合他們多年歌唱表演實踐對演唱技巧進行深入探討,有助于讀者深入淺出地理解和掌握他們所持的見解及歌唱技巧。
該書以談話的方式回憶并記述了這些歌唱家們是怎樣理解歌唱技巧的,內容豐富。其中涉及聲樂的知識很多,例如,在與歌唱家馬蒂娜·阿羅約的交流中,她提到高音與低音發聲區別時認為,高音應是處在最大限度的自然狀態下的,“感覺在最高的音區里空間更大一些。但那并不是說在發低音時開始空間要小或是閉起來。當我往上行唱時,我想到呼吸的支持要更低深一些。那樣喉嚨打開得會更大一些,但完全沒有用力去開大的意思”。我們可以看出,在這短短一段談話中就涉及到了歌唱的呼吸技巧、歌唱的發聲技巧等知識。同時,在該書中,還有對這些歌唱家們怎樣進行聲樂訓練的介紹,比如馬蒂娜女士回憶了她童年時的聲樂教師是如何訓練她的:“開始先練最為簡單的音階,唱3至5個音的上行或下行音階,唱得很簡單直到聲音開始流動起來。有時會在練一個音階的過程中間停下來,返回練更簡單的東西,練順了再繼續往下練。”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聲樂訓練的方法:聲樂訓練也要劃分階段,開始練唱時不能急于求成,在聲音靈活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練習;可以根據要學習或具體演出的歌劇選用特定音階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練習,也可以采用各種音階及練聲曲(先練音階,練八度音程)以及各種練聲曲。在平時的訓練中,練習者萬不可放松要求,要養成好的歌唱習慣。
通過介紹這些大歌唱家們的學習經歷,可以帶給我們以下幾點啟示:一是為了更好地掌握歌唱藝術,必須先了解歌唱的基本原理,在掌握歌唱的普遍規律之后再從演唱技巧的不同角度訓練,如歌唱的姿勢、歌唱的呼吸技巧、歌唱的發聲技巧、歌唱的共鳴技巧以及歌唱的語言技巧等。比如,歌唱家約翰·亞歷山大在采訪交流中談到呼吸技巧時,他說:好的呼吸首先是把自己置于舒適的歌唱姿態中,而舒適的歌唱姿態具體所指的就是要讓身體處于一種最放松的狀態,不要不正常地抬高胸部,也不能松松垮垮。在明白了這些基本要求之后,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歌唱技巧的訓練,提升練習的質量和效率;二是長期的訓練和大量積累是掌握歌唱藝術技巧、把握歌唱藝術情感表達的基礎。比如,阿爾巴內西女士談到:“我每天都歌唱。我信任這種習慣做法……包括星期六和星期日在內。我經常練音。”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大歌唱家們也并不是簡簡單單就成功的,也不是他們天賦有多高,而是他們背后的堅持與努力。因此,只有辛勤的付出最終才能收獲成功。
本書作者耗費多年精力,采訪了全世界四十二位一流歌唱家,探究了他們各自在學習聲樂及演唱生涯中的學習方法及表達技巧,并采用最為通俗的語言形象直觀地進行闡述,為世界范圍內學習歌唱藝術的歌者與教師提供了一本知識全面、經驗豐富的指導用書。而且,黃伯春先生翻譯得很到位,通俗易懂、可讀性強。本書有利于國內歌唱愛好者和學習者對歌唱技巧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作者系六盤水師范學院藝術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