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雄
編者按:本案中,楊紹華將扶貧辦主任楊林忠看成了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通過他們之間的利益輸送,366.75萬元的生豬采購款中包含回扣74.5萬元,占比高達20%以上。辦案中發現,扶貧成了扶“貪”,扶貧款成了權錢交易的籌碼,這種現象值得引起廣大群眾、干部的警惕。
楊紹華,小學文化,個體工商戶,靠開養豬廠為生,家住云南省怒江州瀘水縣六庫鎮。2016年7月6日,因涉嫌犯行賄罪被福貢縣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
為何一個個體戶惹上了官司?這還得從2015年買豬的那件事說起。
2015年1月5日,楊紹華經營的養豬廠與福貢縣扶貧辦簽訂了種豬采購項目合同,合同總價款為366.75萬元。這個生意對于楊紹華來說可是一筆大買賣,多虧時任福貢縣扶貧辦主任楊林忠“照顧”自己的生意。
當年的1月27日、6月11日、10月16日,三筆項目款分別按時打到了養豬廠賬戶和被告人楊紹華的個人賬戶內。在3次種豬采購項目款撥付后,楊紹華送給楊林忠共計74.45萬元。楊紹華對這三筆錢記憶猶新:當年2月,在收到扶貧辦的購買種豬的預付款110萬元后,我到楊林忠的家里,送他24.45萬元。當年8月份,在第二筆項目款后,我讓兒子楊自友從自己的卡內向以楊林忠名義辦的卡內轉存了40萬元,然后將卡送給了楊林忠,并告訴了他密碼。當年10月份,在種豬采購項目款全部撥付后,我在養豬廠的辦公室送給楊林忠10萬元。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楊紹華在與福貢縣扶貧辦經濟往來中,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時任福貢縣扶貧辦主任楊林忠現金共計74.45萬元。其行為已構成行賄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被告人楊紹華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15萬元。
宣判后,被告人楊紹華上訴,二審法院認為:上訴人楊紹華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行賄罪,依法應予懲處。但上訴人楊紹華認罪態度較好,有自首情節,對其宣判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亦不會對所居住的社區造成重大不良影響,故本院決定對上訴人楊紹華從輕處罰并宣告緩刑。原判定罪準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審判程序合法。
二審法院判決如下:維持一審法院判決中對被告人楊紹華犯行賄罪的定罪;撤銷福貢縣人民法院判決中對被告人楊紹華的量刑;上訴人楊紹華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零6個月,緩刑3年,并處罰金15萬元(已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