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 周中賢
摘要:以核算機技術與現代通訊遍及技術使用的有機結合為標志的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將人類社會推動了數字化的信息時代。 隨著物聯網、 云核算、互聯網、 傳感網、 廣電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開展,智慧城市應運而生。 2008 年世界商業機器公司( IBM ) 提出了智慧城市這一概念, 即: “可以充分運用信息和通訊技術手段感測、 剖析、 整合城市工作中心系統的各項要害信息, 從而對包含民生、 環保、 公共安全、 城市效勞、 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作出智能的響應, 為人類發明更夸姣的城市生活。” 此概念逐步引起了管理者的更多注重以及國內城市規劃的深入研討, 越來越多的學者開端活躍展開了智慧城市開展思路的理論研討及實踐探究。
關鍵詞:智慧城市建造;研討總述;展望
一、智慧城市建造
(一)云核算數據中心
云核算數據中心歸于承載和智慧化的運用,組成多個支持功能的中心底子設備,一方面承載多種物聯網和三網交融等一系列的數據,最首要的是承載用戶行為數據,組成智慧化運用的要點才能。
(二)基礎通訊網絡
基礎通訊網絡包含寬帶銜接和承載,還有傳輸這些有限寬帶網絡。例如,4G蜂窩和通訊網絡,還有無線wifi全掩蓋。
(三)終端
這兒所說的終端包含電話和電視以及物聯網等終端等。2010 年以來, 智慧城市快速成為我國各城市的建造熱潮。 截止 2016 年 11 月, 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已近 600 個。 現在, 我國一些首要試點城市已提出了智慧城市相關開展規劃和建造方針, 觸及社會管理、 使用效勞、 基礎設備、 智慧工業、安全保證、 建造形式、 演示試點、 政策法規、 規范系統等多方面內容 。智慧城市建造快速增長可以緩解我國經濟的下行壓力, 成為推動 “互聯網 + ” 戰略的杰出亮點。而在企業和專家看來, 在建造過程中也逐步露出出一些杰出的問題, 面臨著不小的應戰。 現在,我國智慧城市建造存在三大通病: 先申報后規劃存壞處、 職權穿插試點難自主、 商業形式有缺陷難逃融資困局。中興通訊智慧城市學院執行副院長孫鵬呼喊頂層規劃與一致規范渠道。 表明智慧城市建造有必要依據當地的具體狀況, 趕快構建全國一致的技術規范, 以防止日后開展的潛在妨礙。外交部歐洲司參贊倪曉京指出, 智慧城市這一概念作為進口貨, 在外國的規范也沒有一致,因而我們的智慧城市建造不能 “比葫蘆畫瓢”, 照搬其他城市的經歷。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智慧城市推行部高級司理周意誠表明, 部分城市提出 35 年建成智慧城市, 實際上在人力、 財力、 物力上都無法滿足要求, 建造智慧城市不能一蹴即至, 要兢兢業業。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 建造智慧城市要把握整體戰略 , 蜂擁而至的試點關于完善規范、 調整方案等任務沒有任何優點。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在信息化百人會第五次專題研討會上宣布觀念: 我國現階段的智慧城市建造在知道、 技術、 實踐上還達不到 “智慧” 要求, 存在信息孤島、 網斷聯難等現象, 并且出資、建造、 運維、 使用、 監管的機制不健全導致重復建造多、 運維功率低、 商務形式立異乏力。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信息化和社會開展戰略研討中心主任吳勝武以為, 智慧城市強調, 在智慧城市建造的實際操作中, 有必要打破部分信息壁壘, 處理 “信息孤島” 的難題, 構成一整套數據共享系統, 為大眾供給完好、 全面、 快捷的效勞。
二、智慧城市評估系統研討
智慧城市作為一項雜亂的系統工程, 評估與建造底子同步。 部分國家開展了智慧城市建造水平的評估作業。
(二)國外智慧城市評估
國外智慧城市評估的研討作業大多交給大學研討組織、 城市智庫型安排及跨國會議安排。 這些安排經過研討城市各項數據、 剖析城市開展現狀, 得出城市的最佳開展途徑, 向各城市管理者推行智慧城市的先進管理理念并供給相應的咨詢效勞。 現在, 國外智慧城市評估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智慧社區論壇的智慧城市評估、 歐洲中等城市的智慧城市評估以及 2012 年由 Boyd Cohen 博士發布的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
1.智慧社區論壇 ( ICF ) 評估目標
智慧社區論壇 ( 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 ) 從 1999 年開端每年舉行 “年度智慧社區”評選活動。 ICF 的評估內容分為 5 個維度, 別離是寬帶銜接、 知識型勞動力、 立異、 數字容納、營銷和宣揚, 并從 18 項評估目標評估智慧社區的開展水平。 這些目標多為定性, 并且較多注重政府和企業, 缺乏對民眾體會方面的目標。
2.歐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評估目標
歐洲的大都人口寓居在規模小于 50 萬的中等城市。 歐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評估目標整體可分為智慧工業、 智慧民眾、 智慧管理、 智慧移動、智慧環境和智慧生活這 6 個一級目標, 以及 31 個二級目標、 74 個三級目標。 這些目標具有清晰和量化的特征, 便利操作和有用。 與 ICF 評估目標比較, 注重民眾體會, 從民眾感知視點調查智慧城市建造狀況。 不足之處在于: 有關城市在準則、社會、 文明、 環境等方面需求進一步彌補, 數據獲取不全且較陳腐, 近三年內的數據只占 27% 。
3.Boyd Cohen 的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
Boyd Cohen 博 士 通 過 研 究 全 球 創 新 城 市TOP100 指數比照各城市立異才能開展水平, 參閱了全球規模內對城市生活質量的排名、 西門子綠色城市區域排名、 美國數字社區的數字城市排名、西班牙智慧城市的 IDC 排名以及全球規模內政府數字管理方面的研討成果, 評選出全球十大智慧城市]。 這些評估數據來源于其他排名和研討數據并具有片面性。
(二)國內智慧城市評估
國內信息化開展水平基礎較好的上海、 南京、寧波等地在智慧城市評估方面做了活躍探究, 這些城市結合自身的開展特征, 別離提出了智慧城市目標系統。 另外, 一些相關安排、 組織也經過結合理論和實踐, 規劃構建了習慣我國國情的智慧城市評估系統。
1.上海智慧城市評估
根據城市 “智慧化” 開展理念, 上海市考慮了信息化水平、 綜合競爭力、 綠色低碳、 人文科技等要素, 于 2011 年 7 月發布了 《智慧城市目標系統 1.0 》, 這是國內首個智慧城市目標系統, 涵蓋了智慧城市基礎設備、 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效勞、 智慧城市信息效勞經濟開展、 智慧城市人文科學素養、 智慧城市市民片面感知等 5 個維度、19 個二級目標、 64 個三級目標。
2.南京智慧城市評估
南京市信息中心在研討各類城市信息化測評辦法的基礎上, 充分學習國內外智慧城市評估辦法, 構成了包含城市網絡互連、 智慧工業、 智慧效勞、 智慧人文等 4 個一級目標、 21 個二級目標的評估目標系統。
該目標系統并未對南京智慧城市進行實地評估, 并且忽視了城市管理和工作、 過于注重基礎設備和工業等。
結束語
經過本文對智慧城市建造與開展趨勢的進一步剖析與論述,使我們了解到因為我國新式城鎮化建造正在持續開展,人們寓居環境和資源以及動力,還有城市工作這些問題漸漸露出出來,以往底子設備以及城市管理辦法底子沒有辦法合理處理城市開展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新問題。
參考文獻
[1]顧成城.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及空間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涂旭明. 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設實現路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4.
[3]金世斌,吳國玖,黃莉. 智慧城市建設的國際經驗與趨勢展望[J]. 上海城市管理,2016,02:1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