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茂娟
在新課程改革快速發展的趨勢下,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讓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意識到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一、創新課堂導入,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導入的成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從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導入點,有助于學生關注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更能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促進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化。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大多數教師會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告訴學生本節課要學習哪一篇課文,學生需要在本節課學習中掌握哪些知識。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好奇心的調動與求知欲望的提高。教師沒有耐性,便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解《綠色蟈蟈》這一課時,如果教師告訴學生本節課我們要學習法布爾的《綠色蟈蟈》,了解生物學家的生物理念。這樣的開場會給學生扣上一個大帽子,讓學生在云里霧里跟隨教師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創新導入方式,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張綠色蟈蟈的圖片,讓學生針對這樣的圖片發散個人思維,想一想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可能是什么。在課堂導入環節,學生不為課本內容所限制,積極發展個人思維,通過聯想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夠讓學生快速融入到語文課堂學習情境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關注學生差異,落實差異化教學
正視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認可并接受學生的差異,才能平衡好課堂教學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所成長。受到個人成長環境、學習習慣、智力水平性和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初中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不盡相同,這樣的差異并不是判定學生聰明、愚笨、優秀與否的條件。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重視教學參考書中的標準答案,認為能夠答出標準答案的學生就是優秀學生,偏離標準答案的學生就是學困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強的教學服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正視學生的差異,耐心給學生提供指導,讓學生記住勤能補拙的原則。引導語文能力強的學生積極幫助學困生,讓理解與感悟能力弱的學生多多閱讀課外文章,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普遍提高。比如在講解《黃河頌》這一課時,在城市中長大的初中學生可能不太了解黃河,對于黃河也沒有任何概念。感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通過作者的用詞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情感理解,理解作者所描述的黃河的壯觀。感悟能力差的學生可能無法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針對這樣的差異,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輔助材料,讓學生了解黃河對中華民族的意義,了解黃河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以及具體形象,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有效性。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組織自主探究活動
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成為重要的教育目標。學校要傳播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更要引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落實。作為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個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正在提高,探究能力有待開發,自主學習水平不高。利用課本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樂趣,有助于學生個人學習潛能的發揮,豐富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比如在講解《竹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自主探究的任務,比如“默讀文章,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文章內容”。這樣的自主探究任務較為簡單,學生利用日常閱讀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技巧便能夠獲得答案。探究任務的迷惑點在于本文是在寫竹影-寫景,還是在寫人物活動。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得到了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后積極交流,分享個人探究成果,能夠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化。《竹影》這篇課文以童趣為主線,利用竹影這個線索描述了許多童年趣事。教師讓學生收集與竹影相關的童年趣事,羅列一個寫作思路,促進學生探究作者的心路歷程,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能促進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認可個人閱讀理解學習水平。
四、利用現代化設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多媒體技術的教育作用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優勢、高效優勢以及信息量大的優勢。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高效課堂構建的必要法寶。多媒體設備并沒有全然普及到初中,學校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以及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但應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學校應當關注教師信息技術使用水平的提高,讓多媒體機設備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的便利。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設施去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多樣化資源,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比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十分易得的動畫作品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多媒體設備的幫助下觀看兩小兒辯日的動畫,快速理解文言文的內涵。又如在講解《斑羚飛渡》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影視作品資料以及真實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震撼的畫面以震撼的過程的影響下,理解作者選擇這一寫作主題、寫作內容的原因,更準確地體會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態度。
綜上所述,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滿足新課程改革標準以及素質教育發展需求的實踐。教師要積極改變個人教學理念,正視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語文知識,才能促進語文教育的高效化。關注各類教育資源的應用,構建高效課堂,是教師個人業務水平得以提高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劉海仙.關于初中語文的生活化閱讀與寫作[J].文學教育(下),2017(02).
[2]文德斌.淺論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4).
[3]繆家紅.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的思考與實踐[J].文學教育(上),201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