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
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在不斷地發展著自己,世界也在看著中國發展。中國不得不重視教育的發展,黨和政府也高度重視教育的改革。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的有效結合發展可以為中國的漢語教育事業的進步做出極大的貢獻。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同時也擁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應該被良好的傳承下去,而不是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現在的漢語教育往往與漢語言文學相關不大,只是一些基礎知識的初步了解,與真正的漢語言文學還相差甚遠。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教育應該聯合培養出文學素養高,語言表達能力強,應用能力好的學生,這樣才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漢語言文學的教育特色
漢語言文學,作為歷史久遠的傳統類專業之一,其實早在“五四”時期便已確立其基本內涵,而其專業中的課程系統組成是在20世紀中葉左右,在借鑒前蘇聯模式的基礎上確定的。漢語言文學不僅能反映我國的歷史和文化語言傳統,而且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的氣質風貌,傳播民族文化的載體,在民族文化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漢語言文學作為傳統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承擔著傳遞人文風貌,提高整個民族語言文化水平的重要職責,強調優秀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漢語言文學的特色,在于它對學生人文素質的關注,重視語言教育的實用性。漢語言文學教育并非直接注重經濟效益創造的學科,它更為注重社會效應。語言文學是人類的財富,是人類生存的價值所在,更是人類文明的體現,漢語言作為一門學科,我們應該傳承與發揚。
其實,漢語教育的實用性很難得到直接的體現,它對社會的效應是完善人文觀念以及指明文化的發展方向,而并不能以實際的經濟效益來反映。在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的潮流下,我們應該堅持傳統和社會需求協調的方針,促進我國漢語教育的發展,使得我國的漢語教育能夠做到與時代同步。
二、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的應用與發展
1.探索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教育在實踐中的結合發展模式
其實,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結合就是語文教育。語文教育可以說是文學的教育,同時是文化的教育和傳播。在語文教育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教育學的知識來指導語文教育。同時,教師應該運用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方法來促進語文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對學生來說,語文想要學得好,需要具備豐厚的知識積累,經過系統的學習與訓練,才能有所突破,收獲成果。就像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一樣,不可能一蹴而就,語文的學習是日積月累的學習。
2.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踐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創新教學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現代化。在教學中,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教師的教學的幫助也越來越明顯,且幫助巨大。教育中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往往包含了PPT、視頻、圖片等一系列能夠幫助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完善課程和教學。江澤民曾經說過,進行教育創新, 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 大力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程度, 已成為衡量教育現代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在教學中,教師還不能很好地有效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師往往只會簡單地用些PPT或者視頻之類的一些資源來輔助教學,教師還是教學的主導者。21世紀是互聯網走進千萬家的世界,網絡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網絡上有很多優秀的資源,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網絡資源來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學到更多有益的知識。同時,現代化信息技術應該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化社會需要現代教育教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起來發展。
3.強化教育學與漢語言文學的人文關懷教育
人文關懷,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簡單地說,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教育必須以人文關懷為首要的價值取向, 重視人文教育和人文價值的研究和挖掘, 提升人的人文修養;在教育中關注人的生存狀態, 構建人的精神家園, 將人的整體發展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人文關懷的教育。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教育存在著重理輕文現象, 從“ 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發展到今天的“ 重科技、輕人文, 重專業、輕教養” 風氣的盛行。在漢語言文學的教育中,人文關懷教育的缺乏表現在教學中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 輕視學生文學修養的提高;注重文章詞句的語法、語言學分析, 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現在的教育,往往追求高升學率, 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容易形成高分低能的學生,學生往往成績優秀,卻沒有好的創造力。同時,教育工作者追求經濟利益,往往不重視對學生的關愛。學校中,老師往往收取腳掌的好處,對學生不能做到平等一致。這在教育中是不公平的。
漢語言教育身負前承中華傳統文化、后接時代文明成果的重大任務,必須要盡快改變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轉變教學理念。目前的漢語言文學教育面臨著教學方法枯燥、教學內容陳舊、教學過程缺乏交流的嚴重問題。要想進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創新,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創新入手,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表明,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革新是必要的,這個專業在革新的過程中既有優勢,也存在劣勢。身為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正確地認識教育現狀,努力創新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韓家勝,康佳瓊..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對接性思考[J].語文建設,2014,(20).
[2]孟偉軍.淺談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對接性[J].中國職工教育,2014,(18).
[3]孟偉軍.關于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關聯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
[4]劉民殷.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對接性思考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