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宇
近代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出色的物理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式方法,激發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大大提高。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高超的教學藝術。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
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對八年級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新的學科,他們帶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上課,處理不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上引言課前我首先精心設計幾個有趣的小實驗,如:馬德堡半球實驗、光的色散的實驗、當堂制作不倒翁的實驗、通電線圈吸引鐵屑的實驗、摩擦起電吸引小紙屑的實驗,通過這些新奇有趣的實驗,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開啟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向學生講述愛迪生、牛頓、哥白尼、瓦特、萊特兄弟等著名物理學家的故事,讓學生明白物理的重要性,物理學研究的艱巨性。同時引言課上就應對學生講明:“物理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啟蒙學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礎差異,且與其它學科聯系不大,就像百米賽跑一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你們都是我的新學生,我對每一個學生都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同一起點,同一個教師同樣教學,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好物理這門學科的?!?/p>
二、恰當聯系“生活”,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生從生活中走來,對身邊的事情比較熟悉,比較親切。我在講解理論時,用實際事例來說明理論,講解完理論后,又用理論來解釋實際問題,可使學生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性,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像在教學《控制噪聲》時引導學生去觀察城市道路兩邊的設施,在《光的反射》的教學中讓學生比較黑板上晃眼的地方與不晃眼的地方的區別,又如探究《光的折射》的教學中筷子在水面折斷了是怎么回事,在《液化》的教學中讓學生對著玻璃呵氣會發現什么,在《升華和凝華》的教學中讓學生觀察家中的白熾燈用一段時間后燈絲變細,燈壁變黑是為什么,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的自然現象,都可以引起初中生的探究興趣,是很好的物理素材。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對物理有親切感,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性,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熱情。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增強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活躍課堂氛圍
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一個教態自然地優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給學生帶來輕松愉快的心情。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增強他們的激情,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準確的措辭、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描繪、柔和的聲調、富有表現力的的動作表情融為一體,可使學生在學到了物理知識的同時,感到有一種美的享受。在對物理概念、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進行敘述時,要做到抑揚頓挫,聲音的高低、發音的長短、感情的運用等,都要求教師根據具體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四、重現代科學技術的介紹,在了解現代最新科技知識中培養創造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可以說沒有物理學就沒有今天的文明生活??茖W素質不僅指豐富的科學知識,而且也包括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的能力,所以物理教學就要和現代化科學技術及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適當介紹現代科技的新成果、新發展、新成就。例如:新型電池、超導體、激光、登月技術、火箭的發射與回收、現代信息技術等。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改革作業內容和形式,在獨立完成中培養創造能力
作業是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動活動,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知識型作業的基礎上適當的布置一些能力型作業和創造型作業是十分必要的。
1、實驗型作業,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物理知識,布置適當的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動手做,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如課本上小實驗,有些練習題中的思考題等于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完成。
2、觀察型作業,認真觀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有意識地補充一些觀察型作業。如:觀察家用電器的構造銘牌的內容等。
3、探索型作業:教學中適當補充一些探索型習題,可以達到激發學生探索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如:學過透鏡后,可讓學生找出測透鏡焦點的方法有哪些;學過電學后可讓學生想一想怎樣制作電池,等等。
心理學上證明,凡人們感興趣的事物,就會引起注意,并能使人感知敏銳,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從而引起探究傾向,他們就會執著地追求和鉆研,學生的智力因素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若能注重實驗教學,多做有趣的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有情人,巧設情景,適當應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并會使學生在樂趣中獲得知識,共組知識,從而達到“樂學”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初中物理教學案》,第3期.
[2]《中學生數理化》,2017第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