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伴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綜合性人才的社會需求量越來越大,其中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也是評判人才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中學生的日常考試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必考的內容,由此不難看出信息技術對中學生的重要作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和傳統的學科有很大的區別,它既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要求學生不僅要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操作,并在操作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教好這門課,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課堂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們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養,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興趣的源泉在于體會到智慧能統帥事實和現實,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要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有這種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為何不去激發它、挖掘它呢?而興趣的挖掘和培養,往往就需要教師的啟發引導。如“信息的發布與交流”這節課程,筆者首先講解了學校的信息資源網,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網管中心,讓他們了解服務器的功能與作用,并讓他們動手操作信息的上傳和發布。面對陌生動感的顯示屏,學生們熱情高漲,個個躍躍欲試,被動的學習就在興趣的潛移默化中轉化為主動的學習。接著,筆者不失時機地順水推舟講授網上信息的發布,學生便欣然接受這節課的內容,達到教學預定的效果。若學校的條件不允許,也可采用啟發和誘導的教學方式,同樣這節課以一個情景導入,開個“新聞發布會”,學生們來當記者,一問一答,互動互助,教學形象就生動有趣了。當然,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最好能夠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成長,開心樂意地學習,這樣能使學生的學習記憶猶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將教學要點融入游戲或研究性學習
“知識是靠平時積累,學習應該循序漸進”,這是大家認識的共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習信息技術,也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同時,信息教師也要善于把各章節考點提煉出來,并以各種形式呈現給學生,方便復習,簡單記憶。如“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這節課,講解文本信息加工的過程,簡單介紹Word2003中的基本操作,然后研究性學習——制作關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電子板報,要求使用藝術字,插入表格、圖片,設置表格、圖片屬性,設置字體格式,使用文本框,對象的組合等。筆者就根據學生群體的特點,緊扣興趣點,有時讓學生制作章節要點的卡片,互換完成填空;有時以搶答、“接龍”游戲來鞏固知識點等。就這樣,在有趣的游戲中,引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較快地學習要點,加深了印象,并渴望多多練習。
三、對學生創新思維進行激發
在中學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只有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才能良好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動性、積極性。并且,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正確地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培養,將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激發產生重要的幫助作用。所以,在對中學信息技術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培養,在正確的引導過程中,幫助其對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從而使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更好地將創新能力和自身的知識水平發展從量變向質變發展,讓其創新能力得到良好培養和發展[3]。在這個過程中,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實踐性和靈活性也將得到良好發展。所以在對中學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在滿足實際條件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設計,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開發和培養,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轉變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
結合計算機專業的中職學生,除了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彌補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之外,中職教育須與企業項目相結合,將對學生的傳統教學轉移至以專業能力為先,項目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專業理論為先,以計算機教學項目為載體,分階段分步驟地增強學生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習能力。如下圖所示。通過對學生分階段的學習,它們大致分為基礎理論、專業綜合能力以及工作崗位培訓。此外,建立完善的需求驅動體系,以項目為載體,以就業為導向,逐步地增強對學生培養的能力水平。如結合綜合理論的知識,針對網頁設計和管理的內容,分析對應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這個模式,從下到上設定基礎項目、仿真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說明相應的教學內容,設立不同的課程,以助于學生能夠盡快熟悉這個項目的內容,增強對項目的勝任能力。如可和外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進行項目方面的合作,針對某一網站的開發,設計專業課程,完善現行的教學標準,編寫可運行的程序。此外,對學生加以考核,劃分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成績比例,按照相應任務完成的情況,確定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要分析不同學生水平差異的成因,縮小學生間的能力差異,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才能。
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是深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把理論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操作中,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培養出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鄒榮.淺析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4,125(5):115.
[2]湯海鮫.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5,61(5):314.
[3]陸曉維.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55(14):161.
[4]程昌銘.中學信息科技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38(6):78-79.endprint